
本台(chinatimes.net.cn)通讯员胡金华 从上海发来消息
A股退市机制日渐成熟,众多ST企业将彻底离开交易市场,过去那种在风险中寻求短期暴利的投机炒作现象已不多见,但对于那些长期持有经营不善的ST股的投资者来说,怎样尽可能减少损失,手中的“高风险投资”如何有效退出备受关注。
《华夏时报》记者整理指出,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披露工作已全部结束,在此期间,一些上市公司因经营状况未达标准或审计机构给出无法判断结论,从而触发了停牌风险。节前两天,上海及深圳交易所有多家企业收到将终止上市的通知函,包括*ST园城、*ST同达、*ST商城、*ST碳元等机构。到4月30日为止,A股市场已有24家企业确定将被终止上市,在这之中,有9家企业已经正式完成了退市程序。
监管机构持续加强退市管理,着力清除那些缺乏经营实质和市场价值的公司,以及严重损害市场秩序的个体,这一举措正逐步显现成效,A股市场有望构建起一个更加纯净和健康的生态体系。需要特别留意的是,多种退市情形里,以交易方式退市的比例将近半数,具体表现为股价持续低于一元面值,且公司经营状况有望转亏为盈的ST企业数量急剧增长,所以告诫购买者应避开这类高风险证券,不能再依靠临时性买卖来赚取短期利润,毕竟这类企业一旦发布退市预警,其股价通常会连续出现跌停板,这反映出参与市场的人越来越明智,更加看重资产内在价值。”上海久诚律师事务所律师许峰向《华夏时报》记者分析指出。
一些业内专家指出,对于持有面临退市可能或已启动退市程序的ST股的参与者,这类高风险股票必须尽快卖出,否则可能陷入更麻烦的追偿环节;对于已经停止交易的ST股的持有人,他们只能利用“老三板”股份转让平台的最终交易时机卖出股票,或者向退市公司提出赔偿要求。
退市ST中1元股居多
今年到目前为止,退市新规已经发挥了作用,A股市场已有9家公司完成退市程序,另外还有24家公司已经被确定将要退市,这样一来,市场形成了多种类型的退市情形同时存在的局面,其中包括交易类、财务类以及因重大违法行为而退市的情况。已退市的交易类股票有*ST华仪,*ST柏龙,*ST泛海,*ST爱迪,*ST鸿达,*ST星源,*ST贵人;因重大违法而退市的股票有*ST新海,*ST博天;交易类退市股票还包括*ST民控,*ST美盛,*ST中南,*ST美尚,*ST太安,*ST世茂;因财务问题退市的股票有*ST碳元,*ST同达,*ST商城,*ST三盛,*ST越博,*ST左江,*ST园城,*ST中期,*ST新纺。
以ST中南来说,它已经连续16天股价低于1元,即便5月6日重新开始交易后,连续4天出现大幅上涨,但股价依然没能回升到1元以上,最终决定因面值被锁定而退出市场。
退市股票中交易类占比较大,体现了监管机构对资本市场长期价值取向的强调,过去低价股和业绩不佳股票备受追捧,是由于市场参与者为获取短期利润而从事非正和游戏。当前A股市场上市公司数量达五千家之多,其中股价在1元水平附近波动的股票数量不少,这类低价股未来或将成为新的交易性退市对象,投资者需谨慎对待,除非公司基本面财务状况有显著好转,否则继续持有的风险很高。5月6日,沪上一家私募公司的二级市场交易员黄明(化名)向《华夏时报》的记者透露了相关情况。
4月30日,*ST园城和*ST同达信息同时公布退市公告,原因是公司2023年的财务会计报告遭到审计机构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报告,两家公司收到了准备终止股票上市的通知函,2023年经过审计的净利润是负数,而且去掉跟主营业务没关系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之后,营业收入少于1亿元。
*ST碳元在4月30日也收到了准备终止股票交易的通知函;*ST商城则是因为2023年公司获取净利润为-3.41亿元,并且去掉与核心业务没有关联的收入和不具备市场价值的收入后,经营总收入为0.82亿元;另外,公司2023年的财务报表获得了无法给出明确结论的审计意见,也收到了准备终止股票交易的通知函。
值得注意的是,前述四家企业停止股票交易时的价格走势表明,*ST园城经历了五个连续跌停,最终收盘价为9.84元;*ST同达遭遇了七个连续跌停,最终收盘价为7.13元;*ST商城出现了三十个连续跌停,最终收盘价为1.99元;*ST碳元也经历了二十个连续跌停,最终收盘价为1.98元。
专家指出,当2023年年度报告公布期限临近,一些已获退市预警的企业,由于经营状况未获好转,正被列入退市队列。同时,少数与审计机构终止合作的报告撰写困难的企业,也可能达到财务退市条件。
另外,到4月30日为止,今年已经有十多家企业确定了1元退市,*ST华仪、*ST柏龙、*ST泛海、*ST爱迪、ST鸿达、ST星源、ST贵人这七家企业已经被终止上市并摘牌;ST世茂等企业也已经确定了1元退市,1元退市展现了市场化的“清理”作用,成为了A股上市公司正常退出的主要途径。
此外,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指标的案例也不断增多。《华夏时报》记者获知,*ST新海成为2024年首个因严重违规遭强制退市的企业,*ST博天也因违反重大违法退市规定,于4月25日被终止上市并摘牌,*ST华仪、*ST新纺先前因确认财务作假,也被施加重大违法退市风险警示,鉴于风险已完全释放,这两家公司提前通过交易类退市程序被清退。
监管退市要求持续收紧,表现不佳的股票正遭遇投资者弃购,市场格局逐步改善。2024年,A股退市机制将保持常态化运行,市场优胜劣汰的竞争态势可能更加明显,资本会持续流向经营状况良好公司。
退市后没卖出的股票怎么办
巨丰投顾投资顾问总监郭一鸣分析,A股退市机制趋于稳定,参与者更加重视企业运营和财务表现,同时减少对违规操作和财务问题的容忍,部分企业为避免被终止上市,其行为也引来监管机构的审视和重视。
依照沪深交易所的章程,若某股票在连续二十个交易日里每日收盘价都低于一元,交易所便会作出停牌的决定。自从*ST美盛、*ST民控等一些企业分别披露了《关于本公司股票或许会因股价低于票面值而面临停牌的警示通告》之后,那些持有这些即将退市公司的股票但未能脱手的投资者该如何是好。
东方Choice信息揭示,先前提及的十多家退市企业在本年第一季度末的持股者数量,最低仅有七千到八千名,例如*ST园城、*ST同达、*ST商城、*ST碳元;相反,最高的则高达数万名。
股票一旦终止上市,若未在规定时限内处置,可按情形执行相应对策:该股票自交易所宣布终止上市之日起,经过五个交易日(创业板为十五个交易日)后,将进入为期三十天的退市过渡阶段。在此期间,该股票依然可以进行交易,其价格波动幅度限制为前一日收盘价的百分之十,并且股票代码前会附加“退”字标识。当处于这段时期时,投资者还是可以赶紧出手。”黄明对此建议。
黄明补充说明,倘若投资者在最后三十个交易日里并未卖出退市的股票,那么在股票摘牌之后四十五个交易日内,将会进入股转系统(俗称老三板)进行挂牌交易,其代码会以400为起始。老三板市场主要用来接纳主板市场停止上市后下来的“退市股”股票。此处同样能够达成交易,只是因为缺少名气和参与者,变现能力不强,参与方难以以期望的价位进行个股的买卖。
时段交易有限制,既有持仓的投资者必须前往证券公司办理托管手续才能交易,交易采用拍卖模式,价格波动限制为五个百分点,退市后进入旧三板市场,整理完毕符合条件,有机会重返主板市场,这种情形出现的几率极低,但并非完全不可能,黄明表示。
倘若公司经营状况持续恶化,最终走向倒闭,持有股份的出资人有权要求补偿,但有一点必须留意,就是股份有限公司必须优先清偿债权人和优先股股东,唯有清偿完这些之后,余下的财产才属于普通股股东可以获得的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