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电池的安置位置重新设计悬架结构
从外观和内部设计来看,这显然是一款以江淮同悦为原型开发的电动车型。确实如此,但这并不仅仅是将动力系统进行了全面更换。电动车在动力系统的布局上与传统汽车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直接影响了整车的重量分布。鉴于此,我们在悬架设计上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以同悦车型为例,该款车采用发动机前置和前轮驱动设计,动力系统集中在前轴,因此前悬架承受的压力较后悬架更大。而电动车则不同,尽管发动机舱内仍装有电机和传动机构,但整体重量相较于传统动力系统要轻得多。相较于汽油发动机,无论是在体积还是重量方面,电池都占有明显优势(例如,江淮第三代电动车的电池重量比同悦搭载的发动机多出大约100斤),故而,为电池组挑选一个理想的位置变得尤为关键,因为这一点直接关系到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
整车参数
离地间隙(mm)
≥130
整备质量(kg)
1260
最大质量(kg)
1560
整备状态轴荷分布
580/680(46%:54%)
最高车速(km/h)
130km
0~50km/h加速时间(s)
城市道路续航里程(km)
130
百公里耗电量(kWh)
15
江淮的第三代电动车其电池组设计巧妙地分为两块,一块被放置在后备箱底部,那里原本是备胎的存放位置,另一块则位于后排座椅之下。这种布局明显是为了确保车辆前后部的重量均衡。从电池重量分布和驱动方式来看,江淮爱意可以被视作一款“中置前驱”车型。至于它在操控方面的具体表现,我们将在后续内容中进行简要介绍。
开起来的感觉
恰巧偶然间,我发现江淮楼下的广场上停放了几辆江淮品牌的电动车,旁边站着厂方的员工。我主动上前与他们交谈,意图是争取到试驾的机会。出乎意料的是,那位面容和善的工作人员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这让我误以为他等待的人就是我。
在启动过程中,江淮爱意电动车是选择模仿传统汽车的操作方式,还是特意设计成与普通汽车相似,这取决于驾驶员。他们需转动点火开关,并在点火挡位上停留两秒钟,直到仪表板上显示“READY”字样。完成这一步骤后,驾驶者便可以像驾驶普通自动挡汽车那样,轻松地将车辆驶离。在广袤的马路之上,我大胆地提出了提升车速的请求,心中预料到这将会遭到委婉的拒绝,果不其然,正如我所料,厂方对车辆行驶速度实施了严格的限制。然而,接下来的发展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他竟然主动提出要亲自引导我前往他们的测试区域,“请告诉我路线”。
江淮爱意对电动车的加速体验感到满意,认为其加速既轻快又平顺。尽管速度表的指针上升并不迅猛,但在达到60公里每小时之前,它仍能给你的感官带来一定的刺激。我所言的刺激程度是相对于一般的经济型家用轿车而言的,具体情况可以参考普通的经济型家用轿车。
跑道位于直道之尾,呈圆形,是检验车辆动态稳定性的理想场所(因拍摄时间限制,相关图片未能呈现,敬请谅解);以约5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驶入圆形跑道,并循轨迹前行,随着转弯半径的增大,车辆前轮首先出现滑动现象。由于该车辆未装备动态稳定系统,且动力输出依赖传动系统,不配备差速锁止功能,因此,前轮无法得到任何形式的干预。对车辆实施制动并调整方向盘,使前轮重新获得抓地力并保持车头方向,在此过程中,后轮却出现了轻微的打滑现象。这种现象在干燥路面上的确颇具趣味,因为通常情况下,只要车速保持在合理范围内,发动机前置且采用前轮驱动的车辆在出现前轮打滑后,后轮通常能够跟随前轮的滚动方向前进。然而,对于后轮驱动的车辆而言,它们则需要更多地应对转向过度的问题。
江淮爱意所追求的驾驶性能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与整车的重量分布存在关联。若能装备电子稳定辅助系统,这一状况将得到显著改善。至少,该系统能够在失控的初期阶段便将其遏制。当然,考虑到售价因素,我们再对更高配置提出过高要求似乎不太合理。然而,我仍期望在现有的ABS系统基础上,能够升级至车辆动态稳定系统。
编辑总结:
合肥电动车得以广泛普及,这与当地政府的引导密不可分。政府的政策支持,对企业在此领域的起步至关重要,助力它们积累研发与制造经验。然而,长远来看,企业需凭借自身实力,摆脱政策的庇护,实现蜕变,方能真正经受市场的考验。
电动车要想吸引更多人的尝试,价格因素至关重要;只有贴近大众消费者的购买心理,才有可能获得广泛的认可;在这方面,江淮爱意推出的电动车确实值得关注。电动车的续航里程受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电池的容量不足,而充电设施的不足也是一大难题。众多试图生产电动车的企业都面临着这些问题。通过技术实力突破电动车发展的瓶颈,确实有可能使企业在行业中占据领先地位。然而,在实现这一目标之前,控制成本并非一个能迅速引起关注的策略。(图文来源:汽车之家 李博旭)
汽车技术真的难以理解吗?汽车设计显得遥不可及吗?这又是谁说的呢?实际上,这些内容同样可以变得非常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