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1年起,小米集团的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在一场发布会上对外宣告了小米公司正式踏入智能汽车领域,这一举动迅速引发了汽车行业的广泛关注。毕竟,小米集团作为一家备受瞩目的手机制造商,本身就具备极高的关注度。此外,还需提及的是,前手机制造商乐视集团的创始人贾跃亭关于“下周回国”的言论,早已成为了坊间流传的笑谈。然而,依照雷军的战略部署,小米汽车的处女作预计在首年度实现销量10万辆,随后三年内总计交付量将达到90万辆,这一宏伟目标彰显了小米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勃勃雄心。
近期,备受瞩目的小米汽车在工信部公示名单中崭露头角,这一消息预示着其即将正式进军市场。不过,目前的新能源汽车领域竞争已相当激烈,不仅有蔚来、小鹏、理想、零跑等新兴品牌在角逐,还有诸如深蓝、银河等传统汽车品牌的子品牌纷纷加入战局,共同争夺市场份额。在这个背景下,小米汽车的正式推出至少要等到来年,显而易见,届时汽车市场的竞争将愈发白热化。那么,在愈发激烈的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小米能否确立自己的地位,更进一步实现年销量10万辆、三年累计销量90万辆的宏伟目标呢?
车辆的销售情况与外观设计紧密相关;就外观而言,小米汽车推出的首款车型名为小米SU7,属于中大型轿跑车范畴。客观来说,在众多国内新能源汽车轿跑的细分市场中,小米SU7的颜值和尺寸都相当突出。它的车头设计并未采用常见的“眯眯眼”式日间行车灯与分体式大灯组合,而是回归了常规设计,更符合大众的审美观,这一点实属不易。
小米SU7在外观上独具匠心,其流线型的车身轮廓与低矮动感的造型,给人留下了深刻的视觉印象。此外,车辆还配备了价值高达两百万的新款小米LOGO,进一步提升了整车的尊贵与典雅气质。在尺寸上,小米SU7的车身长度为4.997米,宽度为1.963米,轴距更是达到了3米,展现出其宽敞的车内空间。这样的尺寸数据显然表明,车内空间无需过多担忧。对于那些重视车内空间与舒适度的消费者而言,这无疑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小米SU7作为一款中大型轿跑,不仅在颜值和尺寸上极具竞争力,同时在车内空间与外观设计方面亦十分出众。这款车型充分体现了小米汽车对产品品质及设计美学的执着追求,预计将赢得众多消费者的青睐与喜爱。
在尾部设计方面,小米SU7配备了隐藏式的电动自适应尾翼,该尾翼能够依据车辆的行驶状况和速度自动调节其角度,从而实现最佳空气动力学性能,有效减少风阻系数。同时,在车后玻璃上,小米SU7装备了一枚摄像头,这不仅提升了车辆的科技气息,还为驾驶者带来了更加安全的流媒体后视镜功能,确保了画面的稳定性。
此外,小米SU7的尾灯设计同样引人注目。该车型采用了贯穿式的深色熏黑尾灯,而中间的凹陷设计巧妙地展现了小米的英文字母LOGO,从而让车尾显得更加潮流和与众不同。在车尾下方,两侧的三角形通风口巧妙地与车身同色的装饰板相结合,扩散器的设计进一步提升了车辆的动感气息。该设计不仅具有观赏性,而且让小米SU7在视觉上显得更为宽阔且庄重。
工信部此次申报了PRO和MAX两款不同配置的车型,这两款车的主要区别在于SU7 MAX车型配备了一个额外的电机。在配置上,PRO车型搭载的单电机最大功率为220千瓦,最高车速可达210公里每小时,使用的电池是比亚迪集团旗下的弗迪牌磷酸铁锂电池。而双电机版本的PRO,前电机功率为220千瓦,后电机功率为275千瓦,最高车速提升至265公里每小时,电池则采用了宁德时代的三元锂电池。无论是PRO型号还是MAX版本,消费者都有权自行决定是否添加激光雷达等个性化配置,诸如熏黑式的车标、定制化的卡钳颜色等,这样一来,消费者的选择余地就大大增加了。
内饰方面,观察驾驶座位的谍照可知,小米汽车配备了与奔驰AMG相似的蜻蜓式运动型方向盘,驾驶者若想体验激烈驾驶,只需轻触红色按键,即可迅速切换至运动驾驶模式。此外,内饰选材上,大面积的皮质软包和精细的缝线工艺,也使得整体质感显得更为高端。
此外,该设备配备了一块尺寸较大的嵌入式全液晶仪表盘,同时,还搭载了HUD抬头显示功能以及悬浮式的大型中控显示屏。值得一提的是,小米作为一家互联网科技公司,在智能科技领域拥有卓越的实力与丰富的经验。观察华为鸿蒙OS与领克08的首次结合以及魅族FLYME AUTO车机系统的用户反馈,我们可以发现,手机制造商开发的车载互联系统对传统汽车制造商乃至新兴造车企业构成了显著的下位挑战。与此同时,小米汽车所采用的澎湃OS也将成为其核心竞争力之一。
关于大家最为关注的费用问题,过去小米手机凭借其高端配置的手机产品,仅以1999元人民币的价格在手机界引起了轰动。尽管如今的小米手机价格已非1999元,但对于小米而言,这个数字1999承载着深刻的纪念意义,象征着小米始终秉持着追求极致性价比的初衷。因此,众多人纷纷推测小米汽车是否会继承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数字,而其入门级车型的售价或许将定为19.99万元人民币。试想一下,一款标配电动尾翼的C级轿跑,在外观设计、配置以及智能化程度等方面均达到了同级别中的顶尖水平,却能在二十万元以下的价格区间内销售,即便是在明年,这样的性价比也将极具吸引力。
写在最后
尽管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竞争态势看似相当激烈,但我国新能源市场的规模尚远未触及顶峰。目前,新能源汽车在汽车市场中的占比仅为三分之一,这为小米汽车留下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此外,小米本身就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其手机用户群体以90后和00后为主,这一群体拥有巨大的消费潜力。只要小米坚守着对性价比的执着追求,就如同它最初踏入家电领域那样,我们有理由相信,依然会有众多忠实的“米粉”朋友们,用他们的真实财富来持续支持小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