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道品牌,蔚来公司旗下,正式踏入热门的七座SUV领域。7月31日,该品牌推出车型乐道L90,定价区间为26.58万到29.98万元。若选择电池租赁方式,价格区间调整为17.98万至21.38万元。这款车提供两种座椅配置,分别为六座版和七座版。8月1日起,乐道L90开始进行车辆发放。
乘联会信息揭示,二零二五年前六个月,中型SUV市场销售总量为185万量,较去年同期提升百分之十七。多家汽车制造商捕捉到这一市场新动向,纷纷推出六座及七座SUV车型,这些新车中不少属于新能源领域。根据动力形式分析,混合动力和增程式动力在新能源七座SUV领域占主导地位,例如问界M8,理想L6/L7/L8等车型;而纯电动产品数量较少,除了乐道L90,仅有理想i8,并且特斯拉Model Y L也计划即将推出。
蔚来是极少数持续专注纯电动技术研发的公司,并且借助建设充换电体系来应对纯电动车的能源补充难题。事实上,近些年来不少原本坚守纯电路线的车厂,纷纷转向插混或增程技术,例如小鹏、零跑、极氪、岚图、阿维塔以及广汽埃安等,这些企业也因此带来了销量上的提升。
在众多汽车制造商纷纷转向插电式混合动力或增程式技术的背景下,蔚来公司的创始人兼董事长李斌强调“最终新能源将完全采用纯电动形式”。他认为,增程式和插电式混合动力之所以在过去几年广受欢迎,是因为当时纯电动车的充电设施尚未完善,许多消费者选择了作为过渡的插混和增程车型。另外,先前数年间电池价格居高不下,例如2022年碳酸锂价格由每吨6万元猛增至60万元,致使纯电动车辆造价大幅攀升,相较之下插混与增程式汽车因电池费用上涨幅度相对有限。
那个时刻,没有足够证据表明纯电、增程以及插混三种动力形式,究竟对用户产生的实际好处有多大。然而,近些年市场上涌现出大量优秀的增程和插混车型,无形中提升了人们对纯电驾驶的适应程度。
蔚来专注于生产纯电动汽车,因而错过了迅速获利的时机,不过这也促使他们在纯电领域投入了更多资源,到现在已经形成了更深厚的底蕴和显著的进展。
乐道L90在产品方面有显著优势,其突出的特点就是内部空间的实用性能。这辆车子的总长为5145毫米,轴距达到3110毫米。在纵向空间上,它能够提供高达81.5%的有效使用面积,在垂直方向上也能达到85.9%的有效使用比例。这样的空间利用能力在当前市场中是最出色的。乐道L90配备一项特别设计,其前备箱拥有240L的容量,能够根据需求转变为多种户外活动场所,例如垂钓或野外宿营等用途。
乐道L90
动力方面,乐道L90表现令人满意。它全部装备了340kW的永磁同步后电驱动系统,后轮驱动车型从静止加速到100公里每小时的时间为5.9秒。而四轮驱动车型的功率达到440kW,从静止加速到100公里每小时的时间只需4.7秒。配备空气悬挂系统,并且有多路况模式辅助,这让车辆在各种路况下的适应能力更强。乐道L90在能源消耗表现上,达到了同类型车辆中的顶尖水平,每行驶100公里仅需14.5千瓦时,其标配的电池组容量为85千瓦时,能够支持车辆在CLTC标准下行驶605公里。
乐道L90的起售价为26.58万元,蔚来总裁秦力洪对此表示,即便以此价格销售,公司仍能获得合理利润,这得益于蔚来多年坚持长期主义所积累的实力。他进一步解释,如果没有900伏平台实现规模化生产,成本或许难以降低。
李斌谈到,乐道L90是新能源领域从增程式向纯电动过渡的重要节点,纯电平台相较于增程和插混系统,具备诸多明显好处,包括空间布局更合理,使用费用更低廉,维修保养更经济,智能系统更先进,车身结构更轻巧。这些长处过去也存在,但由于纯电技术持续发展,其优势现在更加突出。
乐道L90不是蔚来今年唯一的新车,还有全新蔚来ES8等车型登场,蔚来ES8属于大型三排座SUV,乐道L90则主要供应家庭客户,全新蔚来ES8则侧重于高端商务用途,李斌表示,乐道L90和全新蔚来ES8将合力推动大型三排座SUV向纯电动化转型
为了让乐道L90迅速打响知名度,蔚来总结了先前因生产能力不足造成部分车辆交付滞后的经验教训,在生产环节投入了更多准备工作,并且在新车发售之前就完成了到店陈列,因此实现了新车发布当天即可完成交付的目标。
依据蔚来8月5日所公布的信息,乐道L90在正式发售并开始交付后的第三天,完成了一千九百七十六台的交付任务。这一数据表明,乐道L90或许标志着乐道品牌销量稳步增长的转折节点。
对于蔚来公司整体而言,乐道L90被称作“爆款”具有显著作用。李斌公开透露,蔚来计划在本年度第四季度达成盈利目标,而这一目标的实现,高度依赖整体销售业绩,特别是销量领先的热门车型的贡献。
资本市场依然关注蔚来的实际操作能力。蔚来的发展规划、技术规划以及整体架构,投资者是表示赞同的,但我们的工作效能和执行水平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蔚来今年需要提升的方面就是要增强工作效能和执行水平。我们进行了诸多调整,通过每个季度让投资者观察到我们的进步。行动胜于空谈,说再多都无济于事,最终的结果才是关键。”对于如何实现第四季度盈利的目标,李斌这样说。
(作者 高飞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