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yu7爆单,再次证明了雷布斯“对标”战略的厉害。
若你频繁关注华为与小米的智能手机新品发布会,便会发现他们对“对标”策略运用得相当娴熟。两款品牌的手机产品几乎全部以苹果为竞争目标。在众多维度上,它们都与苹果展开竞争,并且力求在每一个方面都超越苹果。
粉丝对此反应热烈,每当某个数据指标超越了苹果,现场粉丝便情绪高涨,掌声如潮,齐声高喊厉害,同时销量也随之攀升。
目前,小米已将此对标策略成功应用于小米汽车领域,特别是在小米yu7车型上,该策略被发挥得淋漓尽致。比如:
此款车型的设计灵感源自法拉利,然而其造型更为流畅圆润,更受女性消费者的青睐。后排座椅的靠背调节功能比迈巴赫品牌车型多出1度,这一信息是雷布斯亲自确认的。
AB柱与车门选用了2200兆帕的超高强度钢材,这一数值远超以往汽车企业所采用的最高标准——2000兆帕。其强度甚至比行业内的最高标准高出200兆帕,显而易见,其性能卓越。至于这种钢材的具体使用量,雷布斯并未透露,但从外观上看,这个数字相当引人注目。此外,机械门把手被涂成橙色,这使得其更容易被迅速识别,而传统车型的机械门把手通常与车内装饰保持相同的颜色。
5,在24小时的耐力测试中,小米yu7的行驶里程达到了3944公里,而奔驰cla的行驶里程为3717公里。它不仅超越了奔驰,还超越了保时捷。6,在小米yu7行驶过程中,轮胎持续转动,但轮毂盖却保持静止,雷布斯表示这与劳斯莱斯的性能相同。
小米的辅助驾驶功能已达到1000万clips,这一成绩与业界领先的智能驾驶系统相当。正如马斯克所言,一旦达到1000万clips,其表现将令人惊叹。此外,购买新能源车时,厂家还会附赠安全锤。考虑到新能源车在发生碰撞起火时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车内逃生变得尤为困难,因此配备安全锤至少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护作用。然而,并非所有汽车制造商都提供这一贴心服务。
车辆后排配备了纸巾抽屉,而前排则设有磁吸式纸巾盒,然而,竞争对手并未提供此类设施。在配置和价格方面,与Model Y相匹配,而且雷布斯所列出的各项参数均优于Model Y。鉴于Yu7的竞争对手是特斯拉的Model Y,因此它的各项性能指标都略胜一筹,具体细节可参考配置表。
谁又能忍得住激动呢,米粉们面对这样的对比,无不热血沸腾。情绪的波动瞬间达到了顶点。特别是那个后排座椅的靠背角度调节功能,比迈巴赫还要多出1度。这简直成了吹嘘的资本,瞬间满足了米粉们那颗渴望炫耀的虚荣心。
除此之外,再看看小米汽车其他对标:
小米SU7 ULTRA概念车在纽北赛道上创下了6分22秒的圈速,这一成绩使其在纽北赛道圈速排行榜上名列第三,成功超越了众多竞争者。该车不仅掌握了原地掉头的技巧,还能进行原地跳舞,这一表现使得它直接与仰望品牌持平。
3,小米SU7的设计风格与保时捷相仿,即便不能说领先,至少也达到了同等水平。4,在赛道圈速方面,小米SU7的表现与保时捷相当,甚至在某些方面实现了超越。
小米汽车在多个方面均拥有与竞争对手相抗衡的实力,甚至在某些领域实现了超越,具体细节此处不再逐一详述。
它的对标策略就是:
选择业界顶尖的竞争者进行对比,比如法拉利、保时捷、迈巴赫、劳斯莱斯、特斯拉的Model Y以及林肯的领航者。这样的对手,雷布斯通常不屑一顾。
力求在竞争中略胜一筹,哪怕只是领先一丝一毫,亦或是多出一度或一秒。即便无法实现超越,也要力求与对手持平。
若无法与对手持平,那么在发布会或传播过程中,便不宜提及这一数据。以雷军为例,他仅提及小米yu7的后排座椅靠背调节角度比奔驰迈巴赫多出1度,却从未提及其在这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
国内消费者对这个对标思维和战略颇感兴趣。它迎合了消费者的虚荣需求。众多人渴望以20万元的价格拥有保时捷或法拉利,雷军助他们实现了这一愿望,且某些方面甚至超越了这两款车型。这样的情绪价值极高,驾驶此车与朋友交谈时,话题自然丰富。
因此,我建议那些传统汽车企业的管理者们,如果实在找不到出路,不妨借鉴一下这种竞争策略,别再拘泥于面子问题。别再一味地埋头苦干,试图创新,你花费一整年时间研发出的新成果,真的能超越那些历经百年沉淀的汽车经典吗?
传统汽车行业竞争不足,往昔时期,各企业都能稳定经营,且带有一定的贵族风范,彼此间不会恶意贬低同行,在十年前的汽车展会上,甚至都不会提及其他品牌的名字。
当前,汽车行业的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如同激烈的肉搏战,为了生存,企业不得不放下身段,摒弃保守。鉴于小米通过采用对标策略成功超越了传统汽车制造商,那么传统车企同样可以借鉴这一策略。通过实施新一轮的超越,这正是商业竞争的真正内涵。
以小米yu7作为参照,若打造一款新车,在造型设计、内部装饰、动力系统、智能驾驶以及智能舱室等方面均能达到或超过其水平,同时售价控制在15至20万元之间,那么这款车型必定会受到市场的热烈追捧。
汽车行业内的对标策略,让同侪们既感厌恶,又充满无奈,甚至心生羡慕之情。有位业内人士曾对我说,我们像是被雷军紧紧黏住,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摆脱,真是让人烦恼不已。
业内专家指出,小米的汽车产品如同跨界而来的猛兽,它以谦卑的姿态、恭敬的态度赞美你、靠近你、模仿你,暗中与你较量,最终超越你,而你却无能为力。若你稍有异议,便会被视为心胸狭隘,从而招致非议。
例如,保时捷这样的品牌,虽受尊敬且不断被超越,但如今市场表现不尽如人意,销量大幅下滑,众多4S店纷纷关闭,然而它仍需强调:卓越的设计总能与人心相通。
这便是针对战略的根本所在,你必须去理解和运用它,却无法从中抽身。它就如同黏性极强的胶水一般。
对战略进行对比有何不妥?我个人觉得并无不妥,这实际上是商业竞争的根本所在。小米便是凭借这一战略,成功提升了其汽车产品的竞争力。同样,我国的手机行业、彩电行业也是通过对比先进,成功超越了国际竞争对手。
学习榜样,追求超越榜样,这正是商业竞争的真谛。这种竞争并无不妥,关键在于你能否巧妙运用,运用得是否得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