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夜晚,小米品牌推出的首款汽车产品——小米SU7正式与公众见面。在小米汽车新品上市的发布会上,备受瞩目的小米SU7的售价于发布会接近尾声时被公布,起售价定为21.59万元。
自2021年3月30日宣布进军汽车领域,历经三年至2024年上半年实现上市的承诺,3月28日,小米汽车如期而至。“小米宣布造车的那一刻仿佛就发生在昨日,那时我宣称小米汽车将成为我职业生涯的终结之作,我愿意将我所有的声誉和成就都投入到这场战斗中。那番话给予了我极大的勇气,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历经三年投身于汽车制造,我深切体会到了其中的艰辛,以至于连苹果公司都选择了退出。小米公司的创始人、董事长以及CEO雷军在发布会上不禁感慨:“汽车制造过程异常艰难,然而一旦取得成功,那份成就将无比炫酷。”
据相关消息,自3月25日开始,小米SU7已在29个城市的59家门店开展了线下静态展示活动,而这些门店均已完成装修或升级。这一消息的传出,使得近期小米汽车产业链相关企业和概念股普遍上涨,反映出市场对小米进军汽车领域的强烈预期。
售价21.59万元起
全系快充:15分钟补能350公里
造型、价格、续航,这些因素一直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在本次发布会上,雷军向大家展示了涵盖4个系列、9种配色、4种内饰设计以及4套轮毂轮胎组合的小米SU7。值得注意的是,车漆的研发过程远比人们想象的要复杂,每一款车漆颜色的研发都需要超过10个月的时间,并且成本相当高昂。以海湾蓝为例,这种高饱和度的颜色之所以受到广泛欢迎,超出了我的预期。这类高饱和度的色彩在过往的家用车中较为罕见,这是因为这类色彩的制造工艺相当繁琐,价格亦相当高昂。为了确保其在户外经受十几年阳光照射仍不褪色,因此,在以前,这类色彩多被应用于豪华车辆上。”雷军这样介绍道。
据调查,小米SU7提供了九种不同的配色方案,其中包括跑车系列的海湾蓝和熔岩橙,时尚系列的雅灰、流星蓝和霞光紫,豪华系列的橄榄绿和寒武岩灰,以及经典的珍珠白和钻石黑。此外,该车型的内饰也提供了四种颜色选择,分别是银河灰、暮光红、迷雾紫和曜石黑。
在防晒性能上,小米SU7的整车玻璃覆盖面积高达5.35平方米。其超大的天幕玻璃采用了双层镀银技术,而前风挡玻璃则采用了三层镀银设计,这两种配置均能有效地阻挡紫外线和红外线的侵入。雷军自豪地表示:“我们的小米SU7是市面上唯一配备三层镀银前风挡的轿车。”雷军在会上展示了小米SU7与特斯拉Model 3的对比实验,两车均在38摄氏度的环境中经历了1.5小时的暴晒,雷军指出,小米SU7的气温比Model 3要低12摄氏度。
电车在续航能力上至关重要。雷军透露,小米SU7标准版的续航里程达到CLTC工况下的700公里,这一数据比特斯拉Model 3的续航里程高出133公里,同时电量也高出11.3度。选择700公里的续航里程作为标配,是因为CLTC工况下的测试数据,而实际使用中,由于车速较快、气温较低等因素,续航里程可能会有所减少。雷军表示,驾驶在高速公路上连续行驶四到五个小时毫无障碍,而且日常工作中,大约一周充一次电即可。小米SU7 Max版搭载了101度麒麟电池,其续航能力可达810公里,成为中国市场上唯一实现2秒级加速且续航超过800公里的纯电动车。雷军指出,电池构成电车中最为昂贵的部件,尽管近期其成本有所下降,但其在整车成本中所占比重仍高达30%至35%。
针对用户关注的充电事宜,雷军披露,小米SU7系列车型均采用碳化硅材料,全面搭载效率高达99.6%的碳化硅电控系统、碳化硅车载充电器以及碳化硅压缩机。具体来看,小米SU7标准版车型,其峰值电压达到486伏,运用了全域碳化硅技术的“超级400V高压平台”,充电15分钟可续航350公里,这一续航里程比特斯拉Model 3多出100公里。小米SU7 Max版本性能卓越,搭载了全域碳化硅的“真800V高压平台”,其峰值电压高达871V,仅需15分钟就能实现510公里的快速补能。
备受瞩目的小米汽车定价信息在发布会上得以公布。雷军透露,小米汽车涵盖了SU7标准版、SU7 Pro和SU7 Max三个不同版本。其中,标准版的价格为21.59万元,Pro版的价格为24.59万元,而Max版的价格则是29.99万元。与小米SU7标准版相比,小米SU7Pro的续航能力达到了830公里,电量也有所增加,达到了94.3kWh,并使用了宁德时代神行电池全能系列。此外,它还搭载了Xiaomi Pilot Max平台,配备了激光雷达,算力高达508 TOPS,并且额外具备城市领航功能(可通过OTA更新实现)。
小米SU7的售价略低于我原先的预期,我原本预计的价格区间在25万至35万之间,这种现象可能与当前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有关。黄河科技学院的客座教授、汽车行业分析师张翔在接受央广网记者采访时指出,尽管如此,小米SU7在设计上具有诸多亮点,且在上市前就备受关注,加之小米手机庞大的粉丝基础,预计其市场销量将相当可观。
2024年小米汽车目标:进入智能驾驶行业第一阵营
“人车家全生态”版图拼齐
雷军在发布会上不断提及“智能化生态遥遥领先”这一观点。他指出,接下来的十年将是智能化的大发展时期,智能化将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小米SU7的目标被设定为“在50万元以下,外观、操控和智能方面都是最出色的”。在这其中,智能无疑是小米汽车的核心竞争优势之一。
去年年底,小米汽车技术发布会上,雷军详细阐述了智能驾驶的技术体系与算法设计。目前,小米智驾团队规模已超千人,预计年底将扩充至1500人。雷军在会上再次强调,2024年,小米汽车力争跻身智能驾驶领域的领先行列。
雷军透露,小米的自动驾驶系统设有两种不同的配置,即Xiaomi Pilot Pro和Xiaomi Pilot Max。其中,Pro版完全采用视觉系统,而Max版则结合了视觉与激光雷达技术。我们一直致力于独立研发两套方案,并运用了完全一致的技术,这包括相同的11颗摄像头组合、NVIDIA DRIVE Orin算力平台,以及我们自主开发的算法。这样的设计确保了各个版本车辆都能体验到我们最新的成果和更优质的驾驶体验。雷军透露,在实车路测方面,小米SU7的专用测试车辆已经完成了超过1000公里的测试里程。借助小米坚实的云端支持,我们进行了广泛的网络模拟实验,总计里程已突破2.5亿公里。
小米SU7全系列均配备了智能辅助驾驶系统。雷军透露,他们已经对全国的高速公路进行了全面测试,结果显示小米SU7在300公里的行程中,完全接管驾驶的情况不到一次,无论是急加速还是急刹车,在100公里的范围内也未曾出现一次。除此之外,该车型还具备代客泊车辅助、智能泊车辅助以及机械库位(极窄车位)泊车功能。
小米,作为一家专注于生态科技的厂商,在开发其澎湃智能座舱时,便将手机和平板电脑纳入了座舱的整体设计考量之中,并实施了多终端一体化的原生设计理念。Xiaomi的HyperConnect跨端互联框架得以传承,当车主携带绑定同一账号的手机或Pad进入车内,中控屏能够无障碍地与之连接,并自动执行识别、安全认证和连接等繁复流程,从而在融合设备中心实现跨设备间的互控功能。即便非小米生态用户,即便使用iPhone或iPad,也能享受到智能化的便捷体验。小米澎湃智能座舱能够接入无线CarPlay功能,同时,后排的支架也适用于iPad,乘客可以通过小米汽车拓展屏APP来控制车辆。
雷军强调,“智驾+智舱+生态”将成为小米汽车在市场竞争中的技术优势。小米构建的“人车家全生态”系统,将各类智能设备前所未有地连接起来,实现了无缝连接与功能协同,让用户享受到无处不在的智能化生活体验。
值得注意的是,在小米SU7即将上市之际,众多上市公司通过互动平台发表了立场,纷纷表示已与小米汽车建立了业务合作关系。这其中,不仅有小米汽车的直接供应商,比如商络电子、德迈仕等,还有不少企业透露,他们正在与小米就合作事宜进行洽谈。
信达证券的研究报告显示,小米的汽车产品本身就拥有庞大的关注度,自宣布进入汽车制造领域以来,已有超过20家上市公司宣布愿意与小米汽车业务进行合作。依托小米在智能化技术、生态系统的协同作用、粉丝基础以及销售渠道等方面的强大优势,小米汽车的交付量有望逐步增加。
小米构建了一个全面的生态系统,能够实现车主的穿戴设备、智能家居以及智能汽车之间的互联互通,从而为用户带来全新的体验。凭借这种创新的方式,有望扭转行业内的恶性竞争局面。张翔向央广网记者透露,雷军在工作上极为专注,他的专注力预示着小米汽车有潜力成为行业的搅局者,进而推动整个电动汽车市场的变革。然而,在技术革新的道路上,小米汽车必须不断实现实际应用和更新升级,唯有如此,它才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走得更远。
雷军在发布会上明确指出,手机制造与汽车制造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毕竟我们拥有长达14年的大规模制造经验,这比新势力造车要简单得多。此外,我们在智能科技和智能生态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实力。然而,汽车制造过程依然极其复杂,需要大量投入和时间,且行业竞争激烈,我们始终对造车抱有敬畏之情。我们必将全力以赴确保车辆品质卓越,并且我们充满信心,坚信自己具备实力与决心,将小米SU7打造成为售价不超过50万元、外观最为吸引人、操控最为流畅、智能化程度最高的轿车。
雷军在采访中曾透露,小米SU7的研发资金已超过百亿级别,参与工程师的人数亦超3400名。查阅小米集团发布的2023年财务报告可知,当年小米汽车的开支高达67亿元。雷军强调,为了打造高品质的汽车,小米不惜加大投入,计划在未来15至20年内,将公司打造成全球前五的汽车制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