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YU7一经推出便引发抢购热潮,令业界人士震惊不已。谁曾想,售价介于25.35万元至32.99万元的电动汽车竟然能创下如此惊人的订单量,这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新能源车市的吸引力在于不断有新竞争者加入,正如7月3日全新亮相的小鹏G7,其售价设定在19.58万元至22.58万元之间,相较于小米YU7,便宜了超过5万元。
当前市场环境下,价格无疑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小鹏G7展现出的诚意显著,其订单量在短短9分钟内便突破了万台大关;而且,近期小鹏G7的交付工作已经启动,首批车主已成功领到了车辆钥匙。
这辆凭借价格优势崭露头角的小鹏G7,其产品实力究竟如何?它是否能够从竞争激烈的小米YU7市场中分得一份份额?让我们暂时放下外在的华丽,集中关注产品本身。
小鹏G7聚焦于中型纯电动SUV领域,其一大亮点便是拥有高达702公里的CLTC纯电续航能力。这一性能无疑能有效减轻消费者的里程焦虑,特别是在同类价格区间内,这无疑构成了其显著的竞争优势。而小鹏自研的“太极AI底盘”以及全系标配的智能可变阻尼减振器,共同保障了出色的驾驶体验。本系统致力于通过智能化的调节手段,同时确保驾驶时的舒适体验和车辆的操控稳定性,努力在舒适与操控之间寻求一个恰到好处的平衡。其真实表现能否达到宣传中的那种顺滑程度,还需要等待更多用户的实际评价来验证。
在设计上,G7沿袭了小鹏品牌的家族特色。其前脸采用了标志性的第二代X FACE造型,三段式日间行车灯具有很高的辨识度,独立式大灯与导流槽巧妙结合,同时装备了主动进气格栅,旨在优化空气阻力和散热效果。车尾部分,采用了人们熟悉的贯穿式尾灯设计,整体线条简洁而流畅。在尺寸上,4892mm的车身长度和2890mm的轴距,为中型SUV提供了宽敞的内部空间基础。
坐进车内,G7在内饰选材上颇费心思,运用了众多柔软材料进行覆盖,从而增强了触摸时的舒适感。吸引目光的是那块15.6英寸的悬浮式中央控制大屏幕,而其背后则是图灵AI芯片与高通8295P芯片的强强联合。据官方介绍,这款智能座舱的计算能力实现了高达26倍的增长,为顺畅的多任务操作和复杂场景应用提供了坚实的硬件支撑。
在智能驾驶领域,G7采纳了纯视觉技术路径,并配备了小鹏AI鹰眼视觉融合感知系统以及VLA-OL模型。这一方案的核心变革,是将“持续强化学习”提升至“自主强化学习”,旨在提升系统对环境认知和自主决策的能力。尽管如此,纯视觉方案在极端天气等复杂环境中的表现,依然是业界关注的焦点,也是用户在选择时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
小鹏在舒适性与科技配置方面表现卓越。其四门扶手采用曲面实木设计,提升了整体质感;前后排座椅均配备了3个50W风冷无线快充,有效缓解了充电焦虑;仿麂皮顶棚的设计更是提升了车内的档次感;即便是5.9L的手套箱,也配备了电子密码锁,这些细节之处都体现了小鹏在设计上的用心。
G7在科技展示方面的一大特色是采用了追光全景抬头显示技术(AR-HUD)。该技术声称具备87英寸的超大屏幕,并着重强调了其“清晰可见、不会造成眩晕、不会遮挡视线”的优势。在功能上,它涵盖了全场景AR车道级导航、辅助驾驶提醒、泊车引导、窄路影像、摄像头影像以及车辆信息等多个方面,旨在将关键信息直接投射到驾驶员的视线前方。同时,9英寸流媒体内后视镜提供了更清晰宽广的后方视野。
音响系统同样引人注目,首次引入聆境AI音响技术,配备了20个定制的Hi-Fi扬声器,能够实现7.1.4全景环绕声效果,同时提供四种不同的空间音效选择。它具备“千曲千面智能调音”功能,并设有“私享、驾享、共享”三种模式,这些模式与AI调节音场中心的功能相结合,旨在满足各种场景下的个性化声音需求,比如驾驶时专注于导航,后排乘客享受音乐等。
在动力配置上,G7车型采用了单电机后轮驱动设计,其最大功率达到了218kW,相当于296马力。官方数据显示,该车型从静止加速至100公里/小时仅需6.5秒,极速可达202公里/小时。此外,其100-0公里/小时的制动距离仅为35.8米,整体性能表现与其兼顾舒适、家用以及运动定位的特点相匹配。
补能效率构成了其另一个显著优势。依托于800V高压SiC碳化硅技术的全域平台以及5C超充AI电池技术,小鹏汽车宣布G7在快速充电模式下,从10%到80%的SOC充电仅需12分钟,且充电10分钟就能提升大约436公里的续航里程(按照CLTC标准)。此外,G7的百公里能耗低至13.2kWh,这对于减少日常使用成本具有积极作用。此外,最高6kW的对外放电功率也拓展了户外用电场景。
总体而言,小鹏G7呈现了一套明确的策略:拥有极具竞争力的价格(起售价19.58万元)、出色的续航能力(可达702公里)、800V技术带来的快速充电效果、以及小鹏品牌一贯注重的智能化座舱和科技配置(例如大尺寸AR-HUD抬头显示和AI智能音响)。其核心优势显著,不仅门槛较小米YU7低出五万以上,而且在尺寸上与主流中型SUV相匹配,续航能力更为出色,更别提其独具特色的智能化体验,特别是在智能座舱的交互操作和视觉技术的呈现方面。
然而,面临的问题同样不容忽视。小米YU7凭借其强大的品牌影响力、紧密的生态合作以及独特的设计魅力,已经建立起一道高耸的热度防线。与此同时,小鹏G7在纯视觉智驾技术、新底盘的实际调校效果以及品牌影响力方面,与小米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这些都是小鹏G7在市场上必须接受考验的关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