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4月,才刚开始第一周,还没完全过完呢,造车新势力们就都纷纷展示出了自己的成绩情况,有了各自的成绩单 。
毫不意外,基本上都是大幅增长。

就连新势力销量排名第五的蔚来,都有同比37.59%的增长。
然而对蔚来来说,这并不是什么好消息。
37.59%的增长率,在新势力里边完全拿不出手。
事实上,这已然是蔚来,连续第三个月份,被阻挠在“月销过万”,这一及格线的范围之外了 。

很明显,蔚来汽车掉队了。
仅在一年之前,蔚来处于造车新势力首位,傲然眺望四方,公然将宝马、奔驰、奥迪视作竞争对手。
那么,看上去风风火火的蔚来,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呢?
售价太高
蔚来汽车在创业之初,就想做BBA那样的豪华品牌。

销量、品牌影响力暂且不论,至少在价格上它已经做到了。
2021年,蔚来汽车平均价格超出40万元,大幅度地越过了奥迪,还超越了其他二线豪车品牌。
但存在的问题在于,当下消费者所需求的,并非是那种高端类型的车型,而是具备高性价比的车型,并且整个行业都需要依靠这样的车型去提升普及率。
这就决定了,“高端新能源市场”,是一个很狭窄的市场。

先是,在创业起始这个阶段,蔚来靠着那能让人耳目为之一新之感的外观设计,还有处于一流水准的售后服务,当然是以这样如此良好的表现吸引了数量不少的高端用户群体,进而挖到了属于自己的第一桶金 。
可是当下,能够进行收割操作的那些,基本上已然全部完成收割了,要想进一步去拓展壮大客户群体,这就变得相对困难起来了?

外资领头羊特斯拉,售价不断下调。
身为国产中起引领作用的比亚迪,眼下对于超过30万元这个价位之上的高端市场,暂时而言并没有展现出什么凸显的兴趣 。
再看同为新势力的理想汽车,主打的是30万元级别。
蔚来40多万的均价,其实是整个行业的另类。
车型老化
相较于过高的定价而言,蔚来汽车存在着这样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此问题为车型老化,并且更新换代的速度相对比较慢。
在2021年,于几家造车新势力头部厂商范围之内,唯有蔚来并没有推出全新的车型 。
在日新月异的新能源市场,这个缺点相当致命。

一直到现在这个时间点为止,蔚来汽车存在ET5、ET7、EC6、ES6、ES8这五款车型在售卖,可是作为主要卖点的车型ES8、ES6、EC6自从上市了之后就没有怎么去开展升级方面的操作。
提起ET7以及ET5,若想切实构建起市场影响力,只怕得等到2022年下半年才行呢。 ,。

这种问题出现,存在一个相当关键的缘由,那便是蔚来所铺展的摊子相对较大,进而面临较为沉重的资金方面的压力。
依据蔚来汽车2021年的财务报告,一整年的营业额是361亿人民币,然而净亏损数目达到了40.2亿元。

与此同一时间,蔚来于2021年把换电站的数量提升到了大概700个,单单每个换电站的建设成本就达到了200至300万人民币左右。
与此同时,蔚来的多数体验中心建造在了城市中繁华热闹的地段,而这也同样是一个会消耗大量资金的事物。

一方面,2021年,芯片价格以及零部件价格上涨的幅度特别大,另一方面,电池等零部件供应的情况经常处于供应不上的状态 。
这进而对蔚来单车利润造成了进一步挤压,致使其并不具备余力去开展全新车型的开发工作。

车型老化,销量下滑,只有不断开店。
开店成本高,导致没有钱开发新车型,这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一种正常的商业经营活动,本应是拓展收入源头同时节省开支,然而降临到蔚来这个品牌这里,却演变成了开启支出洪流并节制收入源头。
定位不明确
产品和品牌定位,是一门大学问。
在蔚来的自我认知里,它是有着清晰定位的,那就是”高端“。
然而高端,是一个不能称为定位的定位。

能将特斯拉同其他几家主流新能源厂商做个对比,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有着优良口碑,比亚迪的刀片电池以及超级混动DM - i系统极具魅力,小鹏是以性价比为主打,理想凭借增程式混动开拓市场,它们各有各的拿手本事。

那么蔚来呢?
看着大气?
坐着舒服?
用料足,配置高?服务好?
这些东西只适合锦上添花,构不成核心竞争力。
没有给用户一个鲜明的品牌印记,这是蔚来的大问题。
提起蔚来,人们的脑海中只有一个字:贵。

也许,它强力推动的换电模式会是一个突破口。
但是,倘若销量持续呈现如此萎靡不振的状况,那么蔚来是否能够撑住换电模式,这都还是一个无法确定的未知数呢。
结束语:对于蔚来这种突然冒出来的造车新势力来讲,高端市场可不是那么容易做的。连续三个月每个月的销量都没有超过一万,这实属一个危险信号,蔚来得好好思索思索该怎么去提高销量了。毕竟,要是没有销量,一切都形如空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