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在鸿门宴上没有听从范增不杀刘邦的建议,范增因此非常生气。他生气到说出“竖子不足为谋”这样的话语,意思是这个人是烂泥扶不上墙。鸿门宴确实是一个消灭刘邦的绝佳时机。如果当时杀掉刘邦,就不会有后来的楚汉之争。但是项羽不认为刘邦能成大事,也不愿意承担杀害有功之臣的恶名。最终这个刘老三就这样从自己的掌控中逃脱了。
第二年,刘邦联合了诸多对项羽封地心怀怨气的旧贵族势力。当时项羽正率军北进征讨齐国,顺势夺取了项羽的根据地彭城,也就是现在的徐州。项羽带领三万精锐骑兵,将刘邦率领的56万临时拼凑部队打得落花流水,阵亡人数高达十几万。项羽堪称速战速决战术的鼻祖,希特勒的闪电战思想便深受其影响。刘邦拼命逃窜,最终抵达荥阳,却又被项羽部队团团围住。项羽借此获得了消灭刘邦的绝佳时机。此次行刑合情合理,毕竟涉及背叛行为,因此无需再像当年那样,借助宴席上的酒食来伪装善意。
刘邦清楚这次困境远比鸿门宴更为棘手,首要任务是迅速铲除范增这个隐患,因为此刻已无项伯能够出面化解。为此他精心策划了一个计策,用以破坏项羽和范增之间的信任关系。这个计策的设计十分巧妙,即便是头脑简单之人也难以被欺骗。项羽派遣使者前往刘邦那里传递信息,刘邦采纳了陈平的谋略,将使者引至自己的住处,室内摆满了丰盛的酒菜。刘邦假装吃惊,声称这是楚王派来的使者呢。我还以为是亚父(即范增)派来的。随即让人撤掉丰盛的酒菜,端上简单的茶饭。使者回去向项羽汇报后,头脑简单的项羽就轻信了。你说这种拙劣的离间手段,稍微有点见识的人都不会相信,其中破绽百出。可头脑简单的项羽就是信了。结果他对范增产生了怀疑。范增愤怒地请求辞职,项羽也没有挽留。范增丢下一句“天下大局已定,君上好自为之。”意思就是你已经败定了就离开了。没等抵达彭城,因背疽发作而在半路上去世了。
当然,结局众所周知,项羽在乌江边自尽身亡,刘邦在评价项羽失败时指出:项羽心胸狭窄,排挤有才能的人,对有功之臣猜忌,取得胜利不与他人分享功劳,夺取土地不与他人分利,这就是他失去天下的原因。“项羽虽然拥有范增却不能重用他”,刘邦的这番话有道理吗?有一定道理,但并非根本原因。
项羽战败刘邦,从医官角度分析,根本是范增输给了萧何。萧何攻占咸阳期间,同伙争抢金银美色,唯独他搜罗典籍文献。待再次掌控关中地区,便以先前获取的秦朝律法为基础,制定并推行新规。这些律例若以当代术语表述,涵盖刑事处置、案件审理、劳动者管理、军事征召、经济活动、赋税征收、人口管理、度量衡规范等范畴。他还对国民数量和土地面积进行了重新核算。税收管理得当,民众乐于拥护,军费开支也能得到保障。但范增并未关注这些,导致楚地百姓参与战争的意愿不强。士兵越战越少,财政越打越紧张,反叛者却越来越多。例如那个出身盗匪的彭越,总在项羽后方制造麻烦。他抢劫粮草财物,杀害民众,聚集的人手日益壮大。由此可见,就算范增不离开,项羽最终也会失败。即使不败在刘邦手上,也会败在英邦、韩邦、彭邦手上。
范增因为背上长了毒疮而去世,这种毒疮究竟是什么?如今这种病症还存在吗?毒疮是生长在背部的一种严重疮疡。中医认为它由体内湿热火毒积聚引起,西医则将其划为急性化脓性蜂窝织炎,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或腐生性细菌感染引发的化脓性炎症。通过这种病症的解读,其实也能看出中医和西医各自不同的诊疗思路。中医药学致力于追索疾病的根本原因,现代医学则着重于明确病症以及致病微生物的构成成分。若要评估中医与西医在治疗疾病方面的实际效果,西医由于药物作用目标明确,因此治疗效果更为显著。中医药学对于深层病因的探究更为深入,倘若在急性病症缓解后的恢复期使用中药方剂,预计也会取得良好成效。两种医学体系各有其独到之处。
这种病症在古代较为常见,特别是在战斗场合。司马迁就记录了战国时期将领吴起为部下吮吸痈毒的情节。那是因为当时人们的衣物多为麻质,质地较为粗糙。此外,战场的卫生状况相当糟糕。皮肤一旦受到摩擦而破损,就很容易受到感染。或许有人会质疑: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边境冲突中,我军战士居住的猫耳洞卫生条件也不好。但为何当时多发生溃烂的病症,而痈毒却并不普遍?这个情况大致是这样的。当时我方战士在平时大多不穿衣物,主要只穿裤子,主要是由于天气热。这样一来,身体皮肤相互摩擦的情况相对较少。后来又特别配备了用于擦拭身体的湿布条,因此,患上痈病的人相对较少。我国的湿巾产品也是因为后来的军工企业转型为民用产业,才把这个商品大规模推广到了日常民用领域。
这种恶疾与心境关联密切,那位医者所言不虚。心境欠佳会致使神经介质乙酰胆碱生成释放加剧,进而造成血液运行不畅。同时机体防御能力也会随之减弱。所以患了背疽之后生命垂危。由于背部神经分布极为密集。往昔许多显贵都因郁结于心而罹患背疽身亡。三国时期的曹休,北宋名臣范仲淹,明代大将徐达。就连清朝肇兴之祖努尔哈赤也最终死于此症。如今还有人会染上这种病吗?如今人们穿的衣物更加光滑,生活环境也更加洁净,患有背疽的人已经变得稀少。不过,依然有人会得这种病。因此我们平时要关注心理的平衡,留意自身的清洁。特别是糖尿病患者,他们更需要小心,由于抵抗力较弱,这类人群更容易受到病菌的侵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