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永信的微博账号于2018年3月20日正式启用,至7月27日,其粉丝量已经攀升至87.8万人。
自释永信最后一次更新微博至今,他的微博账号已活跃了2683日,累计发布了4005篇微博,平均下来每天大约更新1.5条。在7月份,他几乎每天都至少更新了一条微博,但截至24日早上,尚未有新的动态发布。
21热点观察室经过调查发现,少林寺的官方网站于2025年7月8日发布了关于方丈释永信最近一次公开活动的报道。报道中提到,7月7日,少林寺举行了一次全体僧众的会议,释永信亲自参加了此次会议。目前,该报道依然挂在少林寺网站的首页位置。
早在7月26日,就有网传消息称,释永信已被带走调查。
27日当天,网络上一张名为“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带领情人和子女等共34人秘密逃往美国,已被相关部门截获”的“警情通报”迅速传播开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开封警方作出声明:所流传的图片纯属虚构。紧接着,“少林寺官方公众号”对外发布了相关情况说明。
少林寺官方资料显示,方丈释永信,本名刘应成,诞生于1965年,籍贯安徽颍上。
1981年到少林寺,礼第二十九代方丈释行正长老为师。
1987年,行正长老安详离世,其弟子继承了他的教诲,接手了少林寺管委会主任的职位,全面负责寺院的各项事务。
1999年,荣膺少林寺方丈。
1998年7月至今,当选为河南省佛教协会会长。
2002年9月至今,当选为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
自1998年3月起,他先后成功当选为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以及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
释永信曾经被举报私生活混乱
据澎湃新闻报道,在2015年这个十年前的年份,少林寺的方丈释永信因被指控私生活不检点,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
以下截取自澎湃新闻2015年旧文:
2015年7月25日,一份由自称“少林寺知情人士释正义”撰写,并附有联系电话的网帖《少林寺方丈释永信这只大老虎,谁来监督》迅速走红网络。
网帖称,释永信有2个户籍和2个身份证,并列出其身份证号。
此外还称,释永信有情妇,并与女子通奸。
次日夜间,少林寺的官方网页上公布了报警文件,强烈呼吁“相关部门迅速依法对散布谣言的人进行严肃处理”。
少林寺的释延芷法师向澎湃新闻透露,他们已将报案所需文件递交至登封市公安局的网络监控部门,公安局已指派少林派出所负责此事的具体调查。目前,派出所已经对情况进行了初步了解,接下来预计将正式立案。
方丈显得异常冷静,毕竟此事已不止一次给少林寺带来了恶劣影响。然而,方丈本人却始终保持着镇定,师傅对此事亦表现出了极大的理智。释延芷法师如此说道。
少林资管曾成立,累计投资额逼近八千万,关联企业投资达四亿五千万,土地购置动作频频,正式踏入房地产行业。
天眼查APP的数据表明,到目前为止,释永信名下与10个机构组织存在关联,其中已有5家企业完成了注销手续,这些企业主要包括河南少林寺高速公路开发有限公司等。
追溯释永信的商业轨迹,可以发现,在1998年7月,他创立了河南少林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这一公司即是少林寺无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前身,目前该企业已宣布注销。该公司主要从事旅游资源开发及各类产品的经营。
在2008年12月9日这一天,释永信成功创立了一家以投资为核心业务的河南少林无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该公司被简称为“少林资管”,并且其注册资本定为一百万人民币。
少林寺的商业化运营关键载体为少林资管,自1999年起,已对外投资了16家公司,其中最大一笔投资金额高达1600万元,总投资额接近8000万元。
一直以来,少林资管的运作让少林寺备受“过于商业化”的质疑。
2008年5月,少林寺直属的、专注于“少林寺”品牌整合与商品研发的子公司“少林欢喜地”正式在淘宝平台开设了官方店铺,该店铺主要销售佛教用品、武术器材等商品。
华龙网曾有一篇报道,提及少林欢喜地淘宝店内,一套由中华书局精心编撰的《少林武功医宗秘笈》售价竟高达9999元。
红星资本局发现,目前该淘宝店已搜索不到。
2014年,中国手游集团与少林资管达成一项重要协议,该协议允许中国手游集团在移动设备和电视平台上,基于少林品牌开发相关主题的游戏内容。
2022年4月,中国基金报披露,位于郑州市郑东新区的一宗土地,被少林寺所属企业以4.52亿元的低廉价格成功竞得。这一消息迅速传开,引发了公众对于“少林寺涉足房地产业”话题的广泛讨论。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2年,释永信已不再担任该公司的投资股东,目前该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一职由释永福担任。
截至目前,少林资管旗下仅有一家子公司仍在运营,该子公司名叫少林欢喜地(登封)有限公司。
中国嵩山少林寺申请注册666个商标曾引热议
1980年,当电影《少林寺》在嵩山少林寺这片荒凉之地开始拍摄时,这里尚未引起太多关注。然而,到了1982年,随着电影的上映,少林寺名声大噪。寺中最有活力的和尚释永信,与少林寺一同,成为了历史舞台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也成为了中国当代文化中的一个显著标志。
2020年,中国嵩山少林寺在23年间提交了666项商标注册申请,这一举动引发了广泛的关注。经过媒体的详细梳理,我们发现,自上世纪90年代起,这座宗教圣地便开始大规模地布局商标,致力于品牌保护工作。其中,“东少林”、“南少林”、“西少林”、“北少林”等名称均已被成功注册。
公开资料显示,我国嵩山少林寺在商标领域进行了全面的战略部署。自1997年开始,截至2020年9月13日,少林寺共提交了666项商标申请,涵盖了“少林寺”、“少林”、“少林功夫”、“少林印象”以及“少林生活”等多个商标,其中部分商标实现了全类别注册(商标注册时共有45个类别可供选择,每个类别下还设有更细致的分类)。在1997年以前,早在1982年,便有医药保健品企业成功对“少林寺”这一商标进行了注册。然而,自嵩山少林寺开始注重商标权的保护工作以来,鲜有企业或个人再行申请注册“少林”商标,甚至有企业在合法使用“少林”商标长达18年后,该商标被法院判定为无效。
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开的案例显示,2018年,嵩山少林寺向天马果公司提出申请,要求其注册并使用的“少林”商标被认定为无效。嵩山少林寺认为,这一商标的使用容易让公众误以为其与宗教场所存在某种特殊关联,可能伤害到宗教情感,进而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经过审理,法院最终裁定,支持了商评委对天马果公司使用长达20年的“少林”商标无效的裁决。
嵩山少林寺在申请注册商标的过程中,也曾遭遇挫折,因涉嫌误导,其申请被商标评审委员会予以驳回。
北京青年报等媒体披露,嵩山少林寺于2004年8月17日向商标局提交了“少林藥局SHAOLIN MEDICINE”的注册申请,该商标计划用于方便面、茶叶、咖啡等商品的生产与销售。
嵩山少林寺坚信,“少林藥局”拥有超过七百年的历史,与嵩山少林寺之间建立了独一无二的联系,因此该商标具有显著特征;再者,嵩山少林寺所申请的商标若用于注册商品,不会产生不良影响。然而,商评委在答辩中指出,“少林藥局”在历史上起初拥有治疗各种疾病的秘方百余种,寺内僧侣及周边民众的诊断与治疗是其主要业务。由于战火连绵,少林药局的事务时常中断。这样的商标很容易让消费者误以为它是治病购药的场所,从而忽视了它作为商标的识别功能。
嵩山少林寺对于国家商标评审委员会驳回其注册商标的申请表示不满,遂将商评委告上了法庭。2010年4月,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在审理此案后,裁定维持了商评委的复审决定。
法院经过考量,鉴于少林药局的历史发展及其所扮演的角色,若将申请的商标用于茶叶、咖啡等商品上,消费者可能会误以为这些商品源自药局,进而可能认为其中含有药物成分,这可能导致对商品特性的误解,并可能引发不良的社会效应。
媒体经过整理发现,嵩山少林寺在捍卫自身商标权益方面表现突出,同时亦被质疑存在恶意抢注的行为。根据中国商标网的数据,嵩山少林寺已陆续提交了“东少林”、“西少林”、“南少林”、“北少林”等多个商标的注册申请,并且几乎涵盖了所有类别。
在历史长河中,关于“南北少林”的传说流传甚广,人们普遍认为,所谓的“南少林”指的是福建的南少林寺,而“北少林”则是指嵩山少林寺。嵩山少林寺的方丈释永信曾明确指出,嵩山少林寺北部的“北少林”是其分院之一,然而,对于东、西、南少林寺的具体情况,他并未作出公开且明确的回应。
嵩山少林寺与福清南少林寺注册的“南少林”商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