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报道,7月25日,一篇题为《少林寺方丈释永信:这只大老虎,谁来监管?》的实名举报文章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并在微信朋友圈内广为流传,使得释永信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那么,实名举报者“释正义”究竟是谁?他所举报的内容是否属实?少林寺迅速决定向警方报案,目前警方调查有何新动向?作为事件核心人物的释永信,他的情况又如何?
【事件回顾】
《少林寺方丈释永信,这只所谓的‘大老虎’,究竟由谁来对其进行监管?》这篇网帖,署名“释正义”,作者自称为少林寺的一员,并在文中附上了自己的联系电话。“释正义”在文中揭露,释永信拥有两个户籍和两个身份证,同时详细列出了释永信及其相关人员的身份证号码,指出释永信曾被“开除僧籍”,还与女子育有子女,甚至成为了外公。这次举报事件与以往所有情况均有显著区别,它自称是“实名举报”,不仅提供了姓名和电话,而且举报内容详实可信,使得即便是一般人,也难以对此表示怀疑。
27日凌晨大约2点钟,少林寺的官方网站发布了一份报案资料,资料中提到,一个自称是“少林寺知情人士释正义”的人,利用实名举报作为手段,散布了大量缺乏事实根据的不实言论,这些谣言已经被一些缺乏了解真相的媒体或网友广泛传播。释永信方丈遭受的毫无根据的诋毁和恶意捏造,不仅严重损害了他的名誉,还对少林寺这一禅宗圣地及其僧团的整体形象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依据我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的相关规定,以及《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释》中的具体条款,被控告者的行为已明确触犯了侮辱、诽谤的罪行,恳请相关部门迅速依法进行查处。
27日上午8点整,少林寺正式向登封市公安局提交了报案材料,随后,该局下属的少林派出所负责接收并处理了这一报案。
【各方说法】
少林寺: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7月27日早晨,记者抵达了嵩山少林寺。与城市的酷热相较,少林寺显得格外凉爽。 “你们是否知晓网上有关方丈的实名举报?”记者在寺内向一位年轻的僧侣询问意见。僧侣不慌不忙,说出了一句颇具深意的话语:“本无尘埃之物,何来尘埃所扰?” “近年来,网络上不时会有关于方丈的劲爆消息传出,你认为这些消息是真是假呢?”这位僧人提出了疑问,然而,记者尚未有机会表达观点,他便紧接着道,“那些无所作为的人,无人会去留意;然而,那些全心全意传播佛法之人,却常常引发众人的关注。用我们常言来说,这些人不过是心生羡慕、嫉妒与怨恨。此类诽谤屡见不鲜,实在毫无意义。”另一位僧人满腔怒火,少林寺的活动繁多,从8月1日至7日,将在泰国举办“一带一路”文化交流活动;到了今年的10月份,又将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第四届少林文化节,方丈亦将亲自出席。我们事务繁重,应接不暇。至于那些网络上的举报,不过是徒增烦恼罢了。
在少林寺中轴线的方丈室内,如同往昔,众多访客正静候着与释永信的会面。直至中午12时30分,送走最后一位客人,他方才结束上午的忙碌,步出方丈室。释永信向东方今报记者透露,多年来,关于他的流言蜚语、谣言中伤、人身攻击屡见不鲜,他早已习以为常。“过去,我多次表达过,面对纷争是非,不争辩才是解脱之道。”因此,面对之前种种指责,我们多数情况下选择沉默。正所谓水清见底,泥沙自沉。然而,这一次情形不同,那篇文章描述得栩栩如生,连身份证号码、住址都一应俱全……”释永信表示,心地光明的人无需畏惧鬼魅敲门,自己有信心经受住考验。鉴于少林寺已决定报警,他本人便不再多言,静待公安机关的调查结果。少林寺面临诸多事务待处理,他们依旧保持着往日的勤奋,专注于各项工作的推进;对于此事的进展情况,他们已经完全授权给律师负责处理。
公安局:正在调查,将根据调查情况决定是否立案
少林寺决定向警方报案,那么登封市公安局对此有何回应?7月27日的下午,登封市公安局宣传科的一位负责人向我们透露,少林寺提交报案后,当地警方正在进行初步的接受案件调查,尚未正式进行立案。至于是否能够立案,还需依据调查结果而定,一旦调查结果符合立案条件,警方将予以立案。
关于“释正义”在网帖上公开的身份证号码和户籍资料,一位来自派出所的民警向我透露,依照相关法规,若要查询他人的身份及户籍详情,必须持有相关部门的正式文件,并非任何人都能随意利用公安户籍的全国联网系统来检索这些信息。
中国佛教协会:如果释永信被开除僧籍,不可能当副会长
“释正义”在网络上提及,释永信曾遭遇“僧籍除名”的处罚,并且已经向“中国佛协”提出了申请,并且获得了“中国佛协”的批准,并已收到相关文件,同意其迁移记录。此事是否属实?7月27日一早,记者与中国佛教协会办公室取得了联系。协会工作人员指出,若他果真被剥夺僧侣身份,那么他绝无可能成为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之职;一旦对此事作出公开回应,相关信息将公布于中国佛教协会的官方网站。然而,截至记者稿件完成时,该协会网站上并未发布任何与此事件相关的声明。
根据公开信息,释永信曾担任第7届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以及第6届河南省佛教协会会长等要职。对于僧侣出家后是否需要拥有两个身份证号码或户籍的问题,相关工作人员明确指出,僧侣的僧籍、户籍以及身份证号码之间并无关联,出家者的身份证和户籍同样需要遵循国家的法律法规。
发帖人:帖子是我发的,可以负法律责任
7月27日夜晚,记者通过网络帖子中提供的电话号码,成功联系上了“释正义”。这位“释正义”确认了发帖者的身份,并保证帖中内容确凿无误,愿意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并表示将逐步公开更多详实的信息。那么,他又是如何获取这些详尽信息的呢?难道“释正义”这个名字是他当年在少林寺时的法号吗?如果释永信被剥夺了僧侣身份,他又如何能够成为中国佛教协会的副会长呢?面对这些疑问,“释正义”仅自称是了解内情的人,其身份属实,但关于其他情况,他则表示“不宜过多透露”。
少林寺对此报案举动,释正义表达了他的期望,他希望媒体及公安部门能够介入并展开调查。少林寺的相关人员则作出回应,指出自元朝时期起,少林寺便依照雪庭福裕禅师所制定的72字辈分规则排列,诸如“德”、“行”、“永”、“延”等字,所谓的“释正义”实际上只是一个虚构的名字,因为少林寺的弟子中并无“正”字辈的存在。
律师:如果内容不属实,有可能追究刑事责任
官网公布相关报案资料并正式提交给公安机关后,27日当天下午,嵩山少林寺特别委托了其常年法律顾问——金博大律师事务所,并由该所的一级律师陆咏歌,以及律师蓝澜和赵璐璐共同对外发布了声明。
河南春屹律师事务所的主任张少春指出,若举报信息失实,则涉嫌侵权行为;若系恶意编造并传播虚假信息,则可能损害他人名誉,损害他人人格,情节恶劣者,甚至可能面临诽谤罪的刑事责任;即便情节轻微,警方在立案后,仍可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对发帖者实施罚款、拘留等行政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