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的讨论热度持续高涨,即便是在其技术发布会结束之后,社交媒体上依旧频繁出现关于小米汽车的各类信息。这些信息中既有赞誉,也有批评,甚至还有不实谣言和恶意抹黑,而那些真实且有益的资讯却被这股互联网热潮所淹没。
本文从消费者视角出发,细致筛选了小米SU7购车时消费者最关注的要素。若你对小米汽车抱有兴趣,不妨继续阅读下文。
1 四款车型,没有丐中丐的版本
小米汽车品牌下的车型名为SU7,根据工信部发布的第377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中的新产品申报清单,我们可以看到,除了SU7之外,还有SU7Pro和SU7Max两款车型。此外,还有一款名为SU7Founders Editon(创始限量版)的车型尚未对外公布。
小米SU7是一款定位于C级的高性能生态科技轿车,其车身长度达到4997毫米,轴距为3000毫米。该车型是在小米汽车摩德纳平台架构的基础上精心打造的。
SU7提供了两种电池配置选项,一个是73.6kWh,另一个是101kWh。前者采用的是弗迪磷酸铁锂电池技术,而后者则搭载了宁德时代的麒麟电池。具体到续航里程,搭载73.6kWh电池的两驱车型可以达到628公里或668公里,而搭载101kWh电池的四驱车型则分别能行驶800公里和750公里。
在动力配置上,小米SU7双电机版本的车型能够输出高达673马力的最大功率,实现百公里加速仅需2.78秒;而单电机版本的车型最大功率为299马力,其百公里加速时间则为5.28秒。
小米SU7的不同型号在硬件配置上有所区别,比如配备了空气悬挂系统、电动式尾翼等,有关详细的配置信息,敬请期待小米SU7官方发布会的揭晓。
2 大压铸的维修成本高,但是有解决办法
大压铸技术可实现单次成型,迅速生产出精确尺寸、结构紧密的大型铸件,显著提升了生产速度。这些压铸产品不仅力学性能优越,表面质量优良,尺寸保持性极高,还能实现轻量化设计,满足现代工业对材料性能的严格要求。此外,通过减少后续的机械加工步骤,有效降低了材料和能源的消耗,进而大幅节约了生产成本。
对于维修而言,由于整体结构是一体成型,一旦遭遇撞击,后续的更换费用将极为昂贵。
小米SU7的尾部采用了分段式构造,在一体化大压铸的地板之上,特别设计了缓冲区域。在遭遇常规碰撞时,仅需更换缓冲溃缩区,其维修费用与传统设计保持一致。而在遭遇极高速碰撞的情况下,一体化大压铸的地板能够提供更佳的安全保障。
小米SU7的底盘采用了一体化大压铸技术,其设计特点在于:即便是轻微的碰撞,维修起来也不会让人感到心疼;而在遭遇严重撞击时,它更能展现出强大的坚固性,为你提供安全保障。这无疑是当前市场上最理想的解决方案。
3 智能驾驶是重中之重,小米SU7不会阉割
小米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在2024年底进入行业第一梯队,
第一期投资总额高达47亿元,团队构成庞大,成员数量超过一千名,同时参与测试的车辆数量也超过了两百台。依托于强大的算力芯片和先进的感知硬件,小米智能驾驶项目从起点便设定了高标准,采纳了最新的底层算法,即BEV+Transformer+占用网络,并且将大模型技术全面整合其中。
小米SU7Max搭载了激光雷达技术,因此在智能驾驶领域将率先引入更多尖端的新功能,为用户提供了更高级别的选择。尽管如此,SU7标准版的智能驾驶性能同样十分卓越,足以应对日常出行需求。NOA(自动驾驶导航)已成为众多品牌智能驾驶技术的关键发展方向之一,小米在2024年成功在城市NOA领域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与排名第一的梯队并驾齐驱。
底层算法领先,小米更拥有顶级硬件配置,配备了两颗NVIDIA DRIVE Orin高性能芯片,整体算力高达508TOPS。此外,感知硬件同样奢华,包括一颗激光雷达、十一颗高清摄像头、三颗毫米波雷达以及十二颗超声波雷达。
4 年产量15万台,还有二期工厂在建
小米汽车的讨论热度相当旺盛,或许愿意为其买单的消费者数量颇多。然而,雷军也表达了自己的担忧:既担心消费者不愿意购买,又忧虑消费者可能不会购买。
小米的汽车制造基地被划分为两个阶段,即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其年产量分别设定为十五万辆。第一阶段工厂在2022年4月启动建设,并于2023年6月顺利竣工。第二阶段工厂预计将于2024年3月动工建设,并计划在2025年3月完成建设。
一期工厂已启动试生产阶段,街头陆续可见多辆路试车辆,预计将于3月份正式投入大批量生产。换言之,自2024年3月上市后,市场剩余的销量大约在12万辆左右。考虑到小米的品牌知名度和SU7的实车表现,初期很可能出现抢购现象。
5 自有工厂,不是北汽代工
小米已取得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许可,着手生产电动汽车,此举预示着小米将在明年年初步入汽车制造领域。
然而,若要在我国境内生产和销售新能源汽车,必须满足两项资质要求:首先,需获得国家发改委的批准,并在获得许可后的两年内建立起工厂,同时确保在三年内开始销售车辆;其次,造车企业还需取得工信部的认可,并符合《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的相关要求。
因此,小米必须获得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批准,取得相应的资质,方能依法依规地生产新能源汽车。
目前小米可能尚未获得工信部的批准,这或许是因为小米汽车在申报时采用了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这一名称,而该公司正是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的完全控股子公司。此举或许是为了加快量产进程,小米选择了借助北汽的资质。
小米以后会不会拿到生产资质,这是一个不太清楚的情况。
6 最后
众人最为关注的焦点落在小米汽车的售价上,然而雷总在多番场合中已经公开指出,该车的价格并非9.9万元,亦非14.9万元,亦非19.9万元,尽管如此,其高昂的价格自有其合理之处。据此推测,小米汽车的整体售价预计将超过20万元,而最高配的创始人版更是可能高达40万元。这样的定价是否满足了大众的心理预期呢?
小米14Pro搭载徕卡品牌变光圈镜头,光影猎人900系列,配备第三代骁龙8处理器,内存组合为12GB+256GB,黑色款型,支持5G网络,并具备与SU7小米汽车互联功能。
京东好评率97%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旗舰店
¥4599
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