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专家分析,新公布的《指南》的核心条款是提高了分级基金参与者的资格要求,主要体现为:个人账户在连续二十天里,每日平均的证券类财产总额须达到三十万元。这些财产涵盖客户交易结算金、各类股票、债券、基金产品以及证券公司管理的资产计划,但排除了通过融资融券业务借入的证券和资金。
监管机构加强了对分级基金的管理。最近,上海和深圳的交易所分别公布了《关于分级基金业务管理的若干意见(草案)》(简称为《意见》),其中对分级基金在二级市场上的参与者的资格要求、风险提示方法、参与者的学习引导等方面进行了补充和修改,这引起了众多行业专家的注意。
专家指出,此类安排将作用于后续分级基金的存量规模与变现能力,分级基金的整体市场体量或许会减少;但提升分级基金参与者的门槛,对于该类基金的长远进步具有显著益处。
投资者门槛提高
另外,个体投资人与普通机构投资人在获得分级基金子份额购买权(涵盖A类与B类子份额)及基础份额拆分资格时,必须先完成会员综合评定,并且要签署《分级基金投资风险告知书》。
交易所人员说明签收《分级基金投资风险告知函》的缘由在于,此类基金构造繁复且潜在危害较大,参与此类基金投资除承受证券交易中的经济全局风险、政策变动风险、市场波动风险、技术故障风险、不可预见事件引发的风险等之外,还会遭遇份额价值偏离、B类份额价值与价位剧烈变动、B类份额杠杆率调整等专门风险。所以,投资分级基金时,必须清楚认识这类产品的风险,认真阅读《分级基金投资风险揭示书》并签字,依照个人情况谨慎选择,自己负责投资可能带来的后果。
《指引》正式推行之后,已存在的个人投资者以及普通机构投资者,需要向相关会员单位申请获得分级基金子份额购买和基础份额拆分的资格。倘若不符合投资者适当性标准,他们有权自行决定是继续保留、卖出还是合并赎回手中的分级基金单位。
《指南》的又一项关键要素是强化风险提示手段。分级基金出现份额重置的,深圳和上海证券交易场所依据管理组织者的请求,可以中止、重启买入卖出活动以及实施停牌、复牌操作。在此之中,在重置参照日当天,第二类份额会增设一段停牌时间。
市场规模或出现缩减
然而,渤海证券对各类分级基金2016年半年报告数据进行梳理后发现,其中B类份额的持有人中,个人投资者所占比例平均值高达90.86%,这表明分级B产品的投资者群体以个人为主。
实际上,分级基金B类份额是一种门槛较低,能够放大收益的金融产品,它为许多资金规模不大的个人投资者提供了参与杠杆交易的机会。
《指引》正式实施后,众多个人投资者纷纷退出市场,这必然导致分级B份额规模和流动性急剧萎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分级B的投资价值,进而造成其估值水平持续走低。渤海证券分析师祝涛指出,鉴于目前多数分级B已处于折价情形,未来各分级B折价幅度的持续扩大,可能会引发分级基金整体呈现折价状态。在套利机制驱动下,众多分级A、B份额汇集成母基金实施赎回,持续下去分级基金市场的整体体量极有可能呈现萎缩趋势。
同样情形出现,兴业证券也预测分层市场的体量极有可能出现萎缩。原因在于,在《意见》正式颁布之后,层级B的参与人数急剧下降,场内交易活跃度会因此受挫。
倘若市场依旧摇摆不定,没有形成明显上涨的态势,那么可以预见到分级B的买卖双方力量将极不平衡(买入需求小于卖出供给),这将致使分级B的折价幅度持续扩大。当分级B的折价幅度不断加大时,分级基金极有可能产生长期的普遍折价状况,从而吸引投机性资金参与其中。兴业证券的分析师苏竞为指出,有获利资金通过购买A、B两种份额,合并后赎回母基金来赚取差价,这种获利操作会导致分级基金在场内的整体规模慢慢变小。
监管完善利于长远发展
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的李颖表示,三十万元的投资门槛以及《风险说明书》虽然加剧了市场对分级基金流通性的忧虑,不过,强化分级基金参与者的资格审核,对于该类基金的长远进步有许多益处。
如今分级基金衍生特性同参与者的风险接受水平终于实现部分对等,往后分级基金可能出现的偏差定价、误读情形、异常波动情况,大概会随着参与者的逐步成熟而减少。
另一方面,分级基金市场的规范发展,有助于恢复其更新换代的正常节奏,只有市场更加规范,才可能逐步放宽审批门槛,增加海外市场投资、商品投资等更多样化的市场工具。同时,分级基金将被引导至更专业化的市场领域,工具型的发展路径更加清晰明确。
对于分级基金前景,我们判断,在目前市场状况欠佳时,资金流转不畅的问题,会给所有分级基金造成明显冲击。尤其是那些资金量不大、每日交易不活跃的微型基金,它们能否继续存在,将面临严峻考验,或许会终止运作,或者转变为普通开放式基金。兴业证券分析师苏竞为表示,不过,倘若股市前景再次转为上涨态势,分级基金或许能再次焕发生机。而且,分级基金属于被动指数型基金,其母基金单位是投资者实施指数化投资的一个合适选择。由于指数化投资未来前景广阔,分级基金的投资意义会持续获得市场的认同和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