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去年才冒出来的术语,在众说纷纭的扩散下,曾经让很多人望而生畏,提起来就害怕。这不,本周一,证券B基和传媒B两只分级基金在收盘后通报要开始下折,“不要购买下折分级B”的提醒又被大量转发,让相关投资者感到十分为难。
不过!牛妹听说,昨天有人却在*证券B基下折日盈利了!!
得知此事,牛妹感到十分惊讶,究竟是如何做到的?怀着诸多不解,牛妹联系了这位投资人。
牛妹并不提倡普通参与者尝试债券价格触底的情况,要是碰上这种情形,欢迎来询问牛妹。
打破偏见一:
下折——风险与收益并存
先来看这位投资者的交易记录,2月29日的
根据交易记录图片可知,他于本周一和本周二在跌停价位购入证券B基,随后在该基金价格上涨后又回落时卖出部分份额,从而达成了一次因下折而获利。
再来看大盘的表现。
周二,也就是前天,市场受到央行降准、中信证券大股东增持等积极因素推动,重新焕发生机,沪深300指数、证券指数和中证传媒指数分别增长了1.85%、4.26%以及2.02%。已到下折基准日的*证券B基一度从跌停板被推至涨停板,换手率创下74.42%的记录。
那么,问题来了,该投资者前述操作背后到底是什么逻辑?
这位投资者向牛妹透露,他借助分级基金触底反弹获利已经不是头一回,早些时候的医疗B(150262行情,资料,评论,搜索)触底时他也参与其中,并且从中赚取了少许收益,2月29日他在开盘时购入临近触底的证券B基,主要因为证券公司指数的15分钟MACD指标在前一日大幅下跌后已经出现钝化形态,因此他认定此处已是相对较低的位置这只基金连续三个交易日跌停,但溢价并不显著,他判断是入手的好时机,即便出现净值折算,其面临的风险与可能获得的回报是平衡的,不会因为净值折算而带来额外亏损,即便真的不幸遇到净值折算,从指数运行态势来看,也没有动摇他对市场看涨的基本判断后来,三月一日他在跌停板上继续买入,交易结束后,他查看涨幅明显的股票板块,却没见到任何单只股票涨停,因此他选择获利了结一部分资金,之后再静观其变。
他表明,不论怎样,对分级B的持有者来说,下折基准日出现的回升是极大的好处。
首先,净值显著回升推高了分级B的折算价值,随之折算比率也相应增长,下折时产生的负面影响将会降低。其次,下折本质上是合同条款,并不会对分级B的持有者造成损失,分级B在下折前过高的价位才是导致亏损的根本原因。如果下折前,分级B因为恐慌情绪和不利状况被严重低估,下折也可能让分级B实现盈利。
打破偏见二:
下折后不总是带来赎回潮
2015年以后,因为分级基金触及下折线,引发的最主要不良后果之一便是投资者集中撤资的现象。
实践表明,一旦分级基金净值跌破某个阈值,超过半数的基金份额会被投资者要求赎回,基金公司通常通过卖出持有的股票来应对这种资金流出,倘若赎回金额巨大,并且恰逢市场交易不活跃,便存在资金周转困难的可能性。
一旦出现资金周转困难的情况,无疑会对相关领域造成毁灭性打击;同时,对于分级基金来说,除了B份额会面临巨额亏损,触发下折时A份额也会因为母基金价值起伏而无法保证收益,甚至可能出现亏损。
但是最近,由于下跌导致投资者赎回产品的状况出现了转变。以在交易所交易份额较多的国防军工B为参照:
集思录统计,1月29日,军工B出现价格跌破情况,当天A份额的折价程度为3.5%,B份额的溢价程度达18.43%;当时场内A、B份额合计约180亿份,B份额的净资产为0.225元。2月3日完成折算之后,A份额的变动幅度保持稳定,没有像过去几次价格跌破时那样引发大量赎回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