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移动社交领域代表性应用包括微信、QQ、微博、陌陌、小红书等,它们是该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份报告的关键信息包括社交平台的发展轨迹,手机网络用户的具体数量以及他们占全部网络用户的比例,移动社交平台用户的总数以及相关市场的整体规模,还有移动社交产品用户的具体使用要求
1、中国移动社交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互联网持续进步,网络互动与现实交流逐渐融合,为传统交流方式带来丰富补充,国内网络互动发展迅猛。2010年之后,得益于移动网络的高速增长,移动互动凭借高效便捷的沟通特点,吸引了众多大型社交平台关注,国内社交平台重心逐步从电脑端网络互动转向移动互动。
CNNIC发布的相关资料表明,2020年时,我国通过手机上网的网民数量已经高达9.86亿,占全部网民的比重达到了99.7%。到了2021年6月,使用手机上网的中国网民数量增加到了10.07亿,相比2020年12月增加了2092万。网民使用手机进行网络活动的比例是99.6%,这个比例和2020年12月的数据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移动端用户数量的增加和比例的提高促进了国内移动社交领域的迅猛发展。
近十年来,国内移动社交领域的发展十分迅猛。依据艾瑞咨询的统计,2020年,我国移动社交平台的使用者数量增至8.9亿,同比增加8.0%;同期,移动社交平台的市场体量也增长至1162亿元,较前一年提升了29.7%。展望后续,伴随网络技术的持续进步和用户需求的不断扩展,国内移动社交平台市场前景将更加广阔。
2、Z世代用户市场前景看好
根据移动社交人群年龄构成分析,统计资料表明,我国移动社交参与者中年轻人比例很大。具体来说,95后和00后分别占13.3和18.2,两者相加达到31.5。由于这两个群体比例持续上升,Z世代用户市场发展潜力可观。2020年,我国Z世代移动社交平台整体规模为649亿元,比2019年增加了31.9个百分点。
3、熟人通讯为主要需求
根据移动社交产品用户需求分析,熟人联络是用户核心需求,占比达62.2%;结识有共同兴趣的人也是用户主要目的,占比为33.9%;还有31.9%的用户选择使用移动社交平台,是因为平台上社区内容品质较高。
更详尽的信息和数据可查阅前瞻产业研究院的《中国社交网络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此外,该研究院还提供多种专业服务,包括产业大数据分析、行业研究咨询、产业链顾问、产业结构图示、产业战略规划、区域园区规划、产业项目招商、首次公开募股可行性研究以及招股书编制等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