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品牌在创业初期大多面临产品种类少的困境,但奇瑞通过快速发展,仅用几年时间就将这个劣势转化成了长处,如今在汽车领域,奇瑞旗下就涵盖了九个不同的乘用车产品线。奇瑞凭借数量上的领先,实力得到增强,进而谋求进一步发展,转型序幕由A1车型拉开,这款小车在品质与技术方面都展现出摆脱自主品牌过往形象的努力,而稍后推出的A3则成为奇瑞进入高端市场竞争的必要跳板。
『奇瑞A3的外观』
奇瑞希望A3能真正和合资对手处于相同水平线上,这家以速度著称的企业罕见地表现出耐心,为了让A3达到这个目标,奇瑞做了很多准备,A3首次公开是在2006年北京车展,当时展车已经非常接近量产状态,但奇瑞改变了原定年底上市的安排,接下来两年里,A3几乎成了奇瑞的常客,参加了各种规模的车展。2008年于北京举办的车展上,A3系列车型悉数登场,囊括了混合动力版、柴油动力版以及两厢车型等,这些亮相似乎预示着某种蓄势待发的态势,然而A3并未随即进入市场,它先是在完成了“十万公里不间断的公开道路测试”,并开展了一系列的改进工作,最终以追求极致完美的姿态,逐步揭开了自身的神秘面纱。
奇瑞近些年在新车的样子设计上下了不少功夫,A3的外形是由意大利顶尖设计机构宾尼法瑞纳担当主理,交给国际一流设计机构的做法确实效果显著,从整体配合度,到设计构思,A3都比奇瑞早期的几款车提升了很多。
A3车头运用了通行的U形布局,却不像多数车型那样展现出咄咄逼人的气势,散热格栅被划分为上下两个区域,带有金属光泽的条带与深色六边形网眼组合而成的上半区,看起来相当友善,方形的前灯同样透露出柔和感。
A3的车身构造匀称,轮廓平滑,尾部设计精悍,尾部小巧而紧凑,三角形的尾灯风格鲜明,充分展现了浓郁的欧洲汽车特色。首批推出的三款1.6 L版本均搭载了205/55 R16的轮胎,所以A5的轮胎规格不会在A3上出现。虽然沉寂了两年,但凭借前卫的设计理念,A3即便在今天与众多竞争者相比,依然毫不逊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