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三样始终立场稳固,对于要求愈发多样的汽车购买者,它们很少显著让步。爱丽舍作为最年轻的成员,往昔的法式风情无法再作为掩饰来提升自身形象,因此调整变得十分紧迫。新爱丽舍已经面市一段时间了,虽然试驾时感觉车辆性能本身没有多大改进,不过对于那些对老爱丽舍一无所知的人而言,它具体有哪些变化可能并不关键,关键在于它如今究竟表现如何。
外观——头尾变化较明显 结构依旧
新爱丽舍在车头和车尾的调整最为显著。车头的镀铬饰条中间位置,安装了尺寸宽大的“双人字齿轮型”雪铁龙LOGO,这个设计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款式,呈现出凯旋的样式,或者可以理解为这是一种刻意强化雪铁龙品牌辨识度的举措。上方的进气格栅相对较窄,与发动机舱的压线相连,共同构成了一个清晰可见的小U形轮廓。
车头主灯的轮廓经过重新设计,呈现出非规整的形态,其纺锤式造型显得较为内敛,不同于凯旋式的张扬风格。两侧雾灯区域同样保持低调,为了顺应设计潮流,前部进气口被显著拓宽,构成一个极富张力的U形大嘴。该造型与两侧发动机盖及翼子板的缝隙在视觉上融合,共同勾勒出完整的U形轮廓,同时底部镀铬饰条与上方进气口的镀铬线条形成巧妙呼应。
初看之下,车头部分与凯旋颇为相像,不过车面轮廓仍然保留着旧款爱丽舍的特征,若加以审视,便能察觉到新爱丽舍的进气区域虽然和凯旋如出一辙,却缺少了那种饱满圆润的形态。
车身轮廓延续着先前的笔直风格,边缘清晰,呈现方形特征。轮圈选用了C2 1.6版车型的同样设计,造型略微增添了几分现代气息。
车尾的轮廓比旧款更加流畅,棱角分明的三角尾灯组也焕发出更加明快的气息,前代车型的方形尾灯确实显得有些呆板。但过于简洁的设计容易产生臃肿的观感,而车尾的小型扰流装置以及后备箱边框的金属包边处理,成功缓解了尾部略显单调的视觉效果。
从公正的角度说,早前发售的爱丽舍尽管经过很长时间,其造型上的和谐感与天成之美依然值得欣赏,这次的更新换代显然顾及了车型的传承性,不少构造都维持原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