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三十万元购入的汽车,在两年后仅值十五万元,特斯拉的拥有者表示自己像是成为了被收割的作物
新车到手价格就下调了三万元,如今二手车市场价值锐减了一半。二零二五年三月,北京一位姓李的车主望着自己的 Model 3,心中满是沮丧。这一现象并非偶然,特斯拉在 2023 至 2025 年期间总共进行了八次价格调整,Model Y 的售价从 39 万元降至 26 万元,引发了一批原有车主的强烈不满,他们纷纷组织抗议活动,要求维权,二手车市场也因此遭受重创,2023 款 Model 3 仅两年车龄的残值率仅为 48%,比同期的比亚迪汉低了 20 个百分点。
马斯克的降价促销手段确实维持了全球销量领先地位,2025年第二季度交付量达到38.4万辆,不过代价是毛利润率从29%急剧下降到18%,净收益与去年相比减少了20.7%。更严重的是,客户开始表达不满:2025年中国市场销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减少49%,欧洲市场占有率被直接压缩一半,就连本国的美国市场也面临通用和福特的双重竞争压力。
二、从挑战者到“表现不佳者”:Cybertruck的八次返厂维修与一百九十万份合同的虚幻
谁也未曾料到,2019年备受瞩目的“先锋皮卡”Cybertruck,竟沦为特斯拉的“重大挫败”?2024年实际交付的车辆数仅有1.05万辆,与最初预订的数额相比,简直九牛一毛。更为狼狈的是,部分车主刚将新车开上路面,便遭遇了诸多问题:车身的不锈钢材质出现了锈蚀现象,雨刮器在下雨时突然失灵,甚至还有车辆在行驶于高速公路期间,钢板竟然出现了掉落的情况!
美国监管单位终于无法忍受,2025年3月勒令整体撤回4.6万辆——这个数字几乎等于Cybertruck的全部制造量,有车主抱怨说,花10万美元购入的这辆车简直是个“会移动的毛病集中地”,对比之下,自家十年前的福特皮卡反而更值得信赖。
自动驾驶引发死亡事件?FSD 所谓的绝对安全论,伴随高达十七亿元的天价赔偿金
“无人驾驶系统远比人类驾驶更可靠!” 马斯克 2016 年的自信宣言言犹在耳,现实却无情地击碎了这种说法。2025 年 6 月,新泽西州一辆 Model S 在启用完全自动驾驶模式后,突然失控并撞向桥墩,导致一家三口不幸遇难。统计资料表明,完全自动驾驶系统在能见度差(如浓雾、风沙)的环境下,发生意外的情况比平时高出十倍之多,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已经检查了240万辆特斯拉汽车,加利福尼亚州甚至打算叫停该系统的销售授权。
更糟糕的情况出现了,公司的大股东们也开始不安了。到了 2025 年 8 月,一场针对马斯克的集体诉讼案提上日程,控告他虚假宣传自动驾驶系统安全性能以抬高公司股价,要求赔偿的数额达到了 17 亿美元。面对指控,马斯克强硬回应,指责是律师为了经济利益在煽动事端。然而,市场并不买账,投资者的信心迅速流失,导致特斯拉股价在六个月内下跌了一半,公司总价值缩水了 7000 亿美元。
四、中国品牌 “围剿”:比亚迪吉利把特斯拉逼到墙角
早些时候认为驾驶特斯拉非常体面,如今小区中数量上比亚迪、极氪超越特斯拉。上海车主王女士的体会点明了情况:2025年比亚迪全球销售达181万辆,为特斯拉的两倍;吉利凭借“银河”系列,纯电动车销量跻身世界前三位。
中国汽车为何近期表现突出?比亚迪的“神行电池”可在十分钟内为车辆提供动力,续航达四百公里,这一速度是特斯拉的两倍;极氪007则配备了激光雷达和八百伏平台,其自动驾驶技术领先于FSD许多。特斯拉那边,Model 3 和 Y 已经卖了八年,外观几乎没变,4680 电池也宣传了四年,至今没能正式生产,网友们打趣说,这家公司要么在降价,要么就是在降价的过程中。
五、马斯克的最后希望:自动驾驶汽车能否挽救特斯拉的命运?
陷入绝境之中,马斯克选择将希望寄托于自动驾驶出租车 Robotaxi。2025年6月,他承诺在年底前让没有方向盘的出租车服务覆盖美国一半人口居住的区域。然而实际情况并不理想:在奥斯汀市中心,测试车辆出现蛇形驾驶、超速行驶,甚至在中路丢下乘客的情况,网友们嘲讽其驾驶技术不如刚拿到驾照的新司机。
情况更加复杂,中国现已出台法律,不允许“完全依靠视觉的自动驾驶”;特斯拉若想进入中国的 Robotaxi 市场呢,根本不可能。
结语:特斯拉还是那个 “颠覆者” 吗?
特斯拉自 2003 年创建,历经 20 个年头,其市值在 2020 年达到了万亿级别,以此证实了电动汽车能够颠覆全球格局。然而,当下特斯拉正遭受自身自满与行动迟缓的负面效应:产品更新换代节奏缓慢,产品存在诸多瑕疵,同时竞争对手正不断逼近。到了 2025 年,特斯拉的情况类似于当年的诺基亚——表面上看似处于领先地位,实际上却已经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