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现象出现后,“躺平”一词也迅速在网络走红,社会各界开始关注“躺平族”青年,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媒体经过整理发现,近期一篇题为《躺平即是正义》的文章引起了广泛关注。文章作者在文中极力宣扬“躺平即正义”的理念,详细讲述了自己在两年内没有固定工作的情况下,依靠极低的生活开销和断断续续的零工,维持着一种所谓的“自由”状态。许多网民看完后欣喜若狂,促使“躺平”理念迅速流行开来。一言以蔽之,“躺平”就是对“内卷”的一种反抗。比如,光明日报百家号在5月16日就发布了一篇评论文章《抵制“内卷”,年轻人正热衷“躺平”理念》。该观点指出:实际上,那些推崇“躺平文化”的年轻人并非全然是消极态度,也与几年前网络中流行的“葛优躺”和“丧文化”有所区别,他们当中许多人依然持有自己对于生命价值的理解。他们不想参与社会预先安排好的流程,不愿在急速而繁杂的进程中,通过拼命工作、提升业绩来达成“职位提升”“购置房产”等目标,他们决定脱离对体制内成功的热衷,转而以内心对自身境况的认同作为评判依据。这篇文章指出,网络中流行的这种“躺平”现象并非社会主流,但它确实传递出一个重要信息,那就是需要重视年轻群体的心理感受与生活境况。对于多数年轻人来说,他们并非没有追求,只是很多时候觉得实现目标十分困难,比如渴望拥有更多属于自己的闲暇时光,盼望能显著改善生活水准,经过一番努力却未能成功改变现状,于是便产生了“躺平”的想法。现代社会仍需努力营造环境,使年轻人能于社会体系内达成个人价值。数日后,光明日报刊登了由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团总支书记汪星余执笔的文章《引导“躺平族”珍惜年华积极进取》,文中指出“躺平族”无疑对社会经济带来诸多负面影响。我国经济当前遭遇老年人口增加等众多困难,追求卓越的经济发展目标需要青年发挥创新作用。与因“先穷后老”这一特殊历史条件形成的客观现象相比,“先懒后富”这一现实状况导致的主观态度同样值得高度注意。重视“懒惰群体”,促使他们愿意努力工作,对我国承担转型发展使命的情况来说至关重要。另有看法同样坚持劝说年轻群体要对前景充满希望。比如,《南方日报》在5月20日发表的《“躺平”可耻,哪来的正义感?》一文指出:虽然有人声称,年轻一代正在趋向“低欲化”,并且这种倾向会带动整个社会逐渐变得缺乏追求。然而,这种说法完全是凭空想象。学术界指出,低欲望现象的根本在于缺乏前进的动力。中国是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劳动力供应充足,拥有极为广阔的市场,国家经济未来可期。换句话说,在这个国家,只要足够努力依然能够达成目标、实现价值。文章指出:不论何时何地,不论达到何种程度,拼搏始终是年轻岁月最鲜明的印记。面对压力选择“放弃”不仅不合理,而且令人鄙视,这种消极言论毫无意义。多数年轻人对于这件事能够有明确判断,发笑过后仍旧奋发图强、敢于追梦。另有一些看法是从两代人交流的层面来审视这个现象。比如近期,北大教师丁延庆批评女儿的短片在互联网上广为流传。丁延庆是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的副教授兼硕士生导师,他的妻子同样毕业于北大,也是一位优秀人才。不过,那段爆红的影像资料表明,当他在为女儿讲解功课的时候,也表现得相当焦头烂额和束手无策。丁延庆还提及,“无论你多么出色,你的孩子很大概率是平凡的个体,要明白这个现实并且学会包容,这对任何人都有益处。”可是,也有人提出疑问,一个北大毕业生怎么会养育出能力不足的后代?另一些人则认为,是不是在育儿过程中,家长的方法存在偏差。《成都商报》刊文指出:面对现实不代表甘于平凡。丁老师提及的“接纳”,并非许多人眼中的消极避世,无所作为。而是承认孩子资质平凡,与自我达成谅解,和孩子实现和解。这体现了一种冷静且富有远见的心态。即便部分年轻人选择消极应对,社会上仍旧不乏给予他们希望的呼声。河北媒体长城网在评论文章《年轻人为啥爱“躺平”?》中指出:归根结底,不论年轻人选择什么样的生活道路,都应当给予充分的体谅、敬重和接纳,也许,在某个时刻他们能够发现新的目标,便会再次振作,再度启程。而假如暂时遭遇困境,也不必慌忙地选择“躺平”,需要不断提醒自己,人生中不顺心的事情十有八九。此外,人生原本就包含各种滋味,这也是其吸引人的地方,或许,此刻你正感到困惑、束手无策,不过稍作忍耐,转瞬间或许就能遇见希望,那样的话,你就属于成功者。山东省《大众日报》于五月二十日发表的评论文章中也有类似看法:所谓的“失落感”“淡然态度”“被动状态”并非年轻人放弃追求的表现,更多是他们排解忧愁的一种方式。拓宽眼界,所谓“躺平”其实是一种戏谑,是常见的心理释放方式。好比海外某些青年曾被冠以“迷茫的一代”的名号,但历史证明,那个时期、那群人并未消沉,反而是对人生、对抱负开展了一次声势浩大的挑战行动,促使社会不断向前发展。每一代人都会在某个时期经历困惑和探寻,最终还是会走上充满活力的生活道路。从那个层面看,“佛系”其实只是这段岁月的一个说明而已。(内容源自澎湃新闻,若想获取更多首发内容,请安装“澎湃新闻”软件)
正文
这事儿!年轻人真的爱躺平吗?或许正穿越迷茫
此篇文章发布距今已超过0天,您需要注意文章的内容或图片是否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