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南征北战纵横八百里汉地,不断取得辉煌胜利。他身边聚集着众多杰出臣子,贤明谋士环绕左右。这位胸怀大志的将领最终却在樊丘意外身亡,究竟是什么原因?谋士亚父范增曾献策让他割据一方,并长期辅佐他。倘若没有陈平的离间之计,项羽能否战胜刘邦?这个问题令人深思,不妨再次探寻这段充满戏剧性的历史。
秦末那个年代,天下动荡不安,百姓纷纷起义。陈胜、吴广在大泽乡率先举起反抗秦朝的旗帜,各地纷纷响应。范增隐居深山,自称年已七十六岁高龄,尽管满腹经纶却无人能识其才华。当他听到义军和民众的呐喊声传遍四方时,意识到这是改变命运的大好时机。范增先前因战祸而归隐山林,他将满腔抱负倾注于兵书阵图的钻研之中。这些年潜心积累,如今学识渊博,心中自有丘壑,他激情难抑,急切寻找能够施展才华的明主。经过多方考察,范增将目光投向了楚地将领项梁。秦朝末年民众纷纷起义反抗暴政,在这动荡时局中,项梁的英勇表现赢得了范增的赏识。范增足智多谋,为项梁夺取权柄出点子,多次建立不凡功勋。项梁手下英勇善战,但操纵兵权、决胜千里都须仰仗范增。
范增成为项梁的首席谋士,多次运用计谋取得胜利项羽打算牺牲楚怀王自己称王,范增极力阻止怀王得到宽恕后重新将军队指挥权交给项羽这样双方力量此消彼长,项羽在范增的谋划下地位不断提升,声望日益高涨范增的离间计虽然存在风险,但项羽过于自信自己的武力,小看了谋士的建议,因此错失了宝贵的机会
项梁最初开展反秦事业,完全依靠满腔驱逐强秦的决心,到处攻击消灭秦军,但只是一群乌合之众难以凝聚人心。范增劝告道:"秦国虽然已经衰弱,但只要主帅不慌乱,就不能轻易冒犯。只要用当年先朝的大义拥立楚王,楚地百姓必定像瓠瓜一样分裂开来归顺,如同鱼儿得到水一般,蓬勃兴旺!项梁非常赞同,于是迅速拥立楚怀王熊心,楚军便响应号召、城池纷纷投降。历史发展虽然变幻莫测,范增洞察了民众的真实意图,深思熟虑后采取行动,因此他的功绩被后人永远铭记。
项梁牺牲后,项羽一时情绪低落,不再关心战事。范增发现怀王兵力强大,于是劝说怀王让项羽重新统率军队。项羽再次获得兵权后,范增经常以诚恳的态度与项羽相处,避免引起误会和攻击。后来项羽杀掉了宋义,怀王担心项羽过于勇猛,想要夺取他的军权。范增便委婉地表示项羽"身份低微难以有影响力"绝对不会谋反,最终使怀王改变了原来的想法。如今回想起来,即使双方曾经存在矛盾,范增的聪明才智还是成功化解了所有问题。
在鸿门宴上,范增特意为项羽布下陷阱,计谋周密。项羽虽然才华出众,但谋略精准。当时人们觉得刘邦暂时放任他,一旦危及要害就能轻易消灭,不能让他继续发展壮大。可关键时刻,项羽却因为个人情感而犹豫不决,错失良机,让刘邦找借口逃走。范增再三示意,项羽却充耳不闻,最终导致项羽走向败亡。
彭城大战之后,楚军兵临荥阳城下,范增费尽心思,策划在荥阳城外烹煮刘太公,以此逼迫刘邦投降。不料刘邦厚颜无耻地回应:"项王既然是我的父亲,自然也就是你的父亲,怎能吃掉自己的兄弟?"这番话直刺项羽痛处,差点就让堂堂义帝的父亲被烹杀。范增诚恳地劝解,才得以化解危机离开。这个计策虽然精妙绝伦,但最终也被刘邦狡猾地欺骗化解。善于谋划不如善于诡计,由此可见项羽最终命运多舛。
时间慢慢流逝,项羽对范增的猜忌越来越重范增成为项梁的首席谋士时,项羽还只是个默默无闻的人。后来项羽屡立战功,变得非常傲慢,行为越来越放纵,整天沉迷于饮酒作乐,完全忘记了最初跟随项梁起兵时的初衷。范增看到这种情形规劝项羽却得不到回应,只好无奈地选择离开。这种情况持续下去,使得项羽愿意听从范增建议的心思越来越淡。等到刘邦暗中离间,他们两人几乎毫不费力地就被彻底拆散了。这恰恰印证了那句老话:技艺浅薄,源于平凡。否则,项羽又怎会轻易放过刘邦这个奸诈之徒,最终导致天下失手?
陈平施展奸计,导致分裂成功秦朝末年,陈平在楚军担任低级智囊,由于计策未被采纳而心生不满。之后投奔刘邦,发现刘邦陷入困境,荥阳被敌军围困,便主动献上分化策略:"项王有个致命弱点,那就是范增,他的谋略向来高明。您应该暗中挑拨,离间君臣关系,削弱这个权臣!"刘邦立刻勃然大怒,满口应承。陈平起初向范增示好,紧接着在项王使者面前让他难堪,暗指项羽对他不满。这个消息传回后,项羽果然心生怀疑。范增从此逐渐失去权势。项羽一向自负,他的傲慢与范增割据一方的计策格格不入。在陈平的巧妙离间下,他们从挚友变成了形同陌路。临终之际范增深感惋惜,自己"围炉夺取天下"的谋略,如今已无人能够完成。
楚汉相争期间,项羽在各项方面均优于刘邦,他始终掌握着主动权,并且麾下汇聚众多杰出战将,他的阵营人员数量多于刘邦,这无形中给对方形成威慑,对其心理造成负担。他驱逐范增是个失误的选择,能表明项羽开始走霉运是从范增离世那时起,倘若项羽没赶走范增,楚汉相争或许能持续更久,即便最终难免败亡,也是注定的结局。
项羽的性情存在一个显著的不足,那就是过分自信且听不进他人意见,一旦取得成功便容易变得傲慢,任何人的建议都难以动摇他,而范增恰好能弥补项羽这方面的不足之处,他能够为项羽提供宝贵的策略指导,但项羽却常常忽视范增的建议,项羽缺少一位明智的顾问,再加上他行事鲁莽且不注重细节,最终失败已成定局,实在令人惋惜他自身的才能与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