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天下大乱,反秦浪潮风起云涌,思想文化界也波涛汹涌,争论不休。为了整齐思想,巩固皇权,秦始皇施行严酷的“焚书坑儒”之策。许多读书人惨遭杀害,年事已高、学识渊博、才智出众的范增,舍弃简陋的居所,带着长剑和酒囊,毅然决然加入反秦的洪流。张良率先领会了范增的深谋远虑。他被范增边走边唱的曲调吸引,于是停下马匹,上前与范增一同下棋。在棋盘上黑白交错间,范增对天下大势的精辟见解,令张良内心深感钦佩。然而张良终究缺乏指挥千军万马的本领。当范增偶然遇到项梁和项羽这叔侄二人时,项梁将他尊为军师,此后范增一直追随左右,南征北战。范增的计策让项梁如鱼得水,战无不胜。叔父项梁对范增的计策言出必行,项羽却持有不同看法,当范增打算送走虞姬时,两人几乎发生激烈争执。定陶战役中,项梁无视范增的劝告,执意要乘胜追击秦军将领章邯,结果遭到秦军增援部队的包抄,被章邯刺落马背,因伤重去世。临终之际,项梁了解侄子的性格,将项羽托付给范增,并让项羽认范增为亚父。项羽刚失去叔父,就记着叔父去世时的交代。在范增的协助下,项羽带领军队“破釜沉舟”,凭着战无不胜的气势,在战场上接连取胜。项羽正率军快要到达关中,突然听到刘邦已经先进入咸阳的消息。 彭城分别时,项羽和刘邦事先约定,谁先攻入咸阳,谁就是关中地区的统治者。范增早就察觉到刘邦的言而无信,认为他将成为项羽统一天下的阻碍,因此多次建议项羽寻找机会铲除刘邦。刘邦离开咸阳后,范增趁项羽迟疑不决之际,安排了鸿门宴,打算借项庄舞剑助兴之机除掉刘邦,但最终因项羽的犹豫和刘邦的假装醉酒而未能得逞,刘邦得以脱身。鸿门宴上未能除掉刘邦,范增却始终没有放过刘邦,在拥立项羽称西楚霸王之后,他提议封刘邦为汉王,扣押了刘太公和吕雉,迫使刘邦退守荒凉的蜀地。 那时期项羽因为刚愎自用,渐渐失去了许多优秀将领的追随。韩信、张良、陈平接连归顺刘邦,却未能让项羽有所醒悟,反而把范增的忠告当作烦人的闲话。韩信运用计策使刘邦得以离开蜀地,张良和陈平的计谋为刘邦争取了主动权。范增很快不再受到项羽重用。范增假装要辞职,项羽顺势应允。范增愤然离开,没过多久便因心情郁结和年老体衰在归途中去世。这个消息传到项羽那里,留给他的只有深深的懊悔,以及失去天下的结局已近在眼前的残酷现实。
正文
大汉风之谋士范增,其智谋与生平事迹解析
此篇文章发布距今已超过0天,您需要注意文章的内容或图片是否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