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议题或许会令不少人嗤之以鼻,然而在我看来,当下相当一部分人对于范增的重视程度实在不足。
范增生平
范增是位历史人物,生于公元前277年,卒于公元前204年,出生在鄛地,也就是今天的安徽巢湖一带。他是秦朝末年农民起义时期项梁和项羽的重要智囊,项羽还特别敬称他为“亚父”。在他的生涯中,多次向项羽提出建议,希望项羽能够除掉刘邦,但这些计策都没有被项羽采纳。到了汉三年的时候,刘邦在荥阳遇到了困境,陈平运用计谋挑拨了楚国的君臣关系,结果被项羽怀疑,范增于是选择辞职回家,在回家的路上不幸去世。
黄秋生饰演的范增
复立楚怀王,起义军师出有名。
范增最初投奔项梁,他初次拜见项梁时,农民起义军正处在困境之中,当时的陈胜已经被杀害了。范增剖析了陈胜、吴广起义失败缘由后,向项梁以及其余起义将领提出建议,建议他们拥立前楚王的子孙为领袖,那些领袖采纳了范增的提议,寻访到前楚王的子孙,并将他确立为楚怀王。楚地百姓得知楚怀王重新即位,纷纷响应起义,农民武装力量随之不断壮大。
分兵刘邦,削弱刘邦势力
起事刚开始,刘邦领着部众归附项羽,表面上是项家军一员,其实范增已经察觉到刘邦的企图,就劝项羽把刘邦的部队拆散,分派到各个营寨去,使刘邦失去自己的心腹,可项羽最终以重信义为由,没有听从范增的计策,当时汉初的三大谋士,只有萧何在刘邦手下效力,倘若项羽采纳了范增的提议,结局又会是怎样呢?
剧中的刘邦
鸿门宴上施计杀刘邦
汉元年十年,项伯背叛刘邦,向项羽告密,项羽因而决定进攻刘邦。范增策划了鸿门宴,企图在宴会上除掉刘邦,尽管项羽持反对态度,范增还是暗中安排了行动。然而他未曾料到项伯这个叛徒的出现。尽管这次刺杀刘邦的行动失败了,但它充分显示了范增的洞察力很强,只是时机不对。
剧中的项羽
楚汉相争之时,刘邦麾下有韩信统兵,张良出谋划策,萧何负责粮草。然而项羽这边只有范增可用。范增身兼统帅、治国、谋略三重职责。即便如此,刘邦依然无法抵挡范增辅佐的项羽。倘若项羽不是过于自负,过于标榜自己为正派之人,听从范增的计策,或许刘邦早就灭亡了。一人能比得上“三杰”,由此可见范增能力之超群。
如今很多人对范增存在诸多误解,其实古人对他评价相当高
刘邦:“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陈平说,项羽那些刚直不阿的心腹,比如亚父、钟离眛、龙且、周殷这些人,总共加起来也不过几个。
蒋济:“项羽若听范增之策,则平步取天下也。”
我应当替范增喊喊冤屈。宋朝苏轼写的《范增论》中有句话是”范增若不离去,项羽就不会败亡“但历史的发展有其定数,真是令人痛心,令人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