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平"这个说法,最初出现在"躺平任嘲"这个短语里,那个短语大概是在2016年或者更早时候出现的,最初是娱乐圈里粉丝群体使用的一种表达方式,意思是"(这次我实在支撑不住了)就躺在这里让你尽情地嘲笑"。
这个网络流行语迅速走红,源于某个贴吧里出现的自称“躺平理论家”的人物。2021年4月,有网友发布了一篇标题为《躺平就是合理》的帖子,帖子作者讲述了自己在不稳定工作和收入状况下,依靠做临时工和奉行节俭生活,维持基本生存的情况,以此摆脱了高压工作和竞争激烈的环境困扰。
躺平的原因是什么
那些选择不作为的人,主要可以分为三个群体:首先,他们觉得前路茫茫,看不到任何前景;其次,他们感觉自己正遭受着某种形式的压榨,权益得不到保障;再者,他们感觉自己像是被当作资源被消耗,利益被不断榨取。
年轻人的这种状态反映出一种态度:社会背景、生活开销、个人发展对于年轻人而言并不理想,相比之下,选择躺平虽然显得消极,但至少能减少许多疲惫感。原本“躺平学”中的躺平带有哲学层面的思考,还夹杂着些许戏谑成分,而现在年轻人所谓的躺平,更多是在面对激烈竞争时表现出无力感或者淡然态度,因此他们宁愿退回到安逸的环境中,过着需求不高的日子。
过度投入和恶性竞争发生在低水平且缺乏创造力的环境里,导致没有生产性和创造性的内部消耗,这就是所谓的内卷现象,而“躺平”正是对此的回应,年轻人选择减少花费以脱离内卷,选择节俭而非拼命工作去参与内卷,以此追求开源,他们并非不努力、不工作或不竞争,而是反对毫无意义的内部消耗,对成功观念的宣扬感到反感。然而,他们缺乏改变现状的力量,或者尚未寻得替代方案,因而决定以“无所作为”的姿态,避免在角逐中被彻底消耗。
躺平的好处和坏处好处
当今物质条件较为宽裕,人们能够自主选择放慢生活节奏,以比较安逸的工作模式来获得满足的生活水平,或者凭借早先的储备享受悠闲时光。
许多人觉察到外部及自身的状况后,便会着手探究,探究职业的价值,探究生命的价值,一旦明确自身方向,便着手“从终点出发”地行动,自己的人生便会逐步呈现积极的转变。
坏处
这种心态的扩散,会引发普遍的担忧情绪,许多人会感觉自己成了被榨取、被利用的对象,对人的精神层面造成显著冲击。
部分人因为家庭背景优越或者精通某项技能,他们拥有较大的影响力,然而,这并不表明他们的见识很深,很多人的见识仅停留在自身想法,他们自以为是、坚持己见,所以,他们一碰到相似情况就会随意贴上“标签”,在各种场合对“躺平”进行批评。
3.“躺平”会被一些不良分子借机利用,造成不稳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