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永信的个人微博在2018年3月20日正式上线,到了7月27日,其粉丝量已经攀升至87.8万。根据释永信发布微博的截止日期推算,他的微博账号已经运营了2683天,累计发布了4005条微博,平均每天大约有1.5条更新。在7月份,他几乎每天都至少发布一条微博,但截至24日早上,暂时没有新的动态更新。
经过21热点观察室的调查发现,少林寺的官方网站于2025年7月8日发布了关于方丈释永信最近一次公开活动的报道。该报道记录了7月7日少林寺举行的全僧众大会,释永信法师亲自参加了此次会议。目前,这篇报道依然挂在少林寺网站的首页位置。
早在7月26日,就有网传消息称,释永信已被带走调查。
27日当天,一张涉及“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带领情人和子女等共34人秘密逃往美国,并被相关部门截获”的消息以“警情通报”的形式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引起了公众的极大关注。对此,开封警方进行了回应,称网络流传的图片是虚假的。紧接着,“少林寺官方网站”的微信公众号也发布了相关情况的通报。
少林寺官网信息显示,释永信法师,本名刘应成,安徽颍上人士,于1965年出生。自1981年起,他踏入少林寺,成为第二十九代方丈释行正长老的弟子。1987年,释行正长老圆寂后,释永信法师继承师业,接任少林寺管委会主任一职,全面负责寺院的各项事务。到了1999年,他荣获少林寺方丈之位。
自1998年7月起,他担任河南省佛教协会的会长一职。从2002年9月起,他又被选为中国佛教协会的副会长。此外,自1998年3月起,他连续四次当选为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和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
释永信曾经被举报私生活混乱
据澎湃新闻的报道,在2015年这个十年前的年份,少林寺的住持释永信曾因私生活问题遭到举报,此事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以下是澎湃新闻当年的一篇旧文内容:
2015年7月25日,一份由“少林寺知情人士释正义”署名并附有联系电话的网帖《少林寺方丈释永信这只大老虎,谁来监督》迅速在网上传播开来。该帖揭露释永信拥有两个户籍和两个身份证,并详细列出了其身份证号码。同时,还指出释永信拥有情妇,并与该女子发生了不正当关系。紧接着,在次日夜晚,少林寺官方发布了一份报案声明,强烈要求“相关部门”立即对散布谣言的人依法进行严肃处理。
少林寺的释延芷法师向澎湃新闻透露,少林寺已将报案相关材料递交至登封市公安局的网监部门。公安局已指派少林派出所负责此事的具体调查。派出所已对此事进行了初步了解,预计接下来将正式办理立案手续。方丈对此事态度冷静,毕竟这已是第三次对少林寺造成不良影响,但他本人仍能保持镇定,师傅对此事处理得也相当理智。’释延芷法师说。”
少林资管曾成立,投资总额接近八千万,关联企业投资达四亿五千万,用于土地购置,正式踏入房地产行业。
天眼查APP的数据表明,截至目前,释永信所涉及的机构组织共有10家,其中5家企业已经完成了注销手续,这些企业主要与河南少林寺高速公路开发有限公司等相关。
审视释永信的商业版图,可以发现,在1998年7月,他创立了河南少林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这家公司即是少林寺无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前身,目前该企业已宣布注销。该公司主要致力于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相关产品的制作。
在2008年12月9日这一天,释永信先生创立了一家专注于投资领域的公司,名为河南少林无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该公司被简称为“少林资管”,并且其注册资金达到了100万元人民币。
少林寺的商业化运营关键载体为少林资管,自1999年起,已对外投资16家公司,其中最大一笔投资额高达1600万元,整体投资总额接近8000万元。
一直以来,少林资管的运作让少林寺备受“过于商业化”的质疑。
2008年5月,少林寺旗下负责“少林寺”品牌整合与商品开发的专业公司——少林欢喜地,在电商平台淘宝上开设了店铺,主要销售佛教用品与武术用品。据华龙网当时报道,在少林欢喜地的淘宝店铺中,有一套由中华书局精心编辑出版的《少林武功医宗秘笈》售价竟高达9999元。然而,红星资本局近期调查发现,该淘宝店铺已无法在搜索中找到。
2014年,中国手游集团与少林资管达成一致,签署了一份合作协议。据此,中国手游集团获得了少林品牌的授权,有权基于此品牌开发移动设备和电视平台上的相关题材游戏。
2022年4月,中国基金报披露,郑州市郑东新区的一宗地块被少林寺下属企业以4.52亿元的价格成功竞得。这一消息迅速引发公众关注,关于“少林寺涉足房地产业”的话题在舆论场上引发了广泛讨论。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2年,释永信已从该公司的投资股东名单中撤出,目前该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是释永福。
截至目前,少林资管旗下仅存一家子公司仍在运营,该子公司名叫少林欢喜地(登封)有限公司。
中国嵩山少林寺申请注册666个商标曾引热议
1980年,电影《少林寺》在嵩山少林寺取景拍摄之际,该地尚处于荒凉状态。到了1982年,影片一经上映,少林寺声名鹊起。当时寺中最为年轻有为的和尚释永信,与少林寺并肩,共同走进了历史的长河,成为了中国当代文化的一个显著标志。
2020年,中国嵩山少林寺在23年的时间里成功申请了666个商标,这一举动曾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经过澎湃新闻的整理分析,我们了解到,自上世纪90年代起,这座宗教圣地便开始大规模地注册商标,致力于品牌的维护与保护。其中,“东少林”、“南少林”、“西少林”和“北少林”这四个名称的商标也均已顺利注册。
公开资料显示,我国嵩山少林寺开展了全面的商标注册工作。自1997年开始,截至2020年9月13日,少林寺共提交了666项商标申请,涵盖了“少林寺”、“少林”、“少林功夫”、“少林印象”以及“少林生活”等多个商标名称。其中,部分商标实现了全类别注册,而商标注册时可选类别共有45个,每个类别下还有进一步的细分。
在1997年以前,早在1982年,便有医药保健品企业成功地为“少林寺”这一名称申请了商标注册。然而,自嵩山少林寺开始注重商标权的保护之后,申请注册“少林”商标的公司和个人变得极为罕见,甚至有企业在合法使用“少林”商标长达18年后,该商标被法院判定为无效。
中国裁判文书网披露的案例显示,2018年,嵩山少林寺向天马果公司提出“少林”商标注册及使用无效的申请,指出该商标可能使公众误以为其与宗教圣地存在特定关联,进而伤害宗教情感,造成不良后果。法院最终判定,商评委关于天马果公司使用近20年的“少林”商标无效的裁决得到支持。
尽管嵩山少林寺在申请注册商标的过程中,也曾遭遇了因“误导嫌疑”而导致的商标评审委员会的拒绝。
北京青年报等媒体披露,嵩山少林寺在2004年8月17日向商标局提交了“少林藥局SHAOLIN MEDICINE”的注册申请,意图将该商标应用于方便面、茶叶、咖啡等商品领域。
嵩山少林寺坚信,“少林药局”拥有超过七百年的历史,与嵩山少林寺之间建立了独一无二的紧密联系,因此该商标具有显著特征;再者,嵩山少林寺申请注册的商标应用于相关商品上,不会产生负面影响。然而,商评委在答辩中指出,“少林药局”在历史上起初拥有治疗各种疾病的秘方百余种,主要业务是寺内僧侣和周边民众的诊断与治疗。由于战火纷飞,少林药局的事务常常中断。这样的标识容易让消费者误以为它是治疗疾病、购买药品的场所,从而不会将其当作商标来识别。
嵩山少林寺对该注册商标申请被国家商标评审委员会否决一事表示不满,遂将商评委诉至法院。2010年4月,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在审理此案后,确认并保留了商评委的复审决定。
法院经过综合评估,鉴于少林药局的历史发展及其所扮演的角色,认定若将申请的商标用于茶叶、咖啡等商品上,消费者可能会误以为这些商品源自药局,并可能含有药物成分,这可能导致对商品性能等方面的误解,进而可能引发不良的社会效应。
澎湃新闻经过整理发现,嵩山少林寺在坚定捍卫自身商标权益的同时,亦被质疑涉嫌恶意抢注。
根据中国商标网的数据显示,嵩山少林寺陆续提交了“东少林”、“西少林”、“南少林”、“北少林”等一系列商标的注册申请,并且这些申请几乎涵盖了所有类别。
在历史长河中,关于“南北少林”的传说流传甚广,其中,“南少林”通常指的是福建的南少林寺,而“北少林”则是指嵩山少林寺。嵩山少林寺的方丈释永信曾明确指出,嵩山少林寺北部的“北少林”是其分院之一,然而,对于东、西、南少林寺的具体情况,他却并未作出公开且明确的回应。
嵩山少林寺与福清南少林寺注册的“南少林”商标
信息源自极目新闻、经济观察报、澎湃新闻、大河报、上游新闻、红星资本局以及21财经客户端等多个媒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