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审核不断加快速度!按照安排,在10月20日至24日的这周,沪深北交易所会有健信超导、沐曦股份、双欣环保、爱舍伦这4家企业迎来上会的重大考验。随着这4家企业被安排上阵,根据同花顺iFinD统计,年内安排上会企业数量已经达到67家,已超过去年一整年。此外,从当前的IPO存量企业来看,到现在,一共有275家企业正在排队,其中北交所存量IPO企业数量位居首位,达到169家,占比超过了六成。
4家IPO企业即将上会
年内安排上会的IPO企业数量再扩容。
按照安排,科创板 IPO 企业健信超导会在 10 月 21 日迎来上会大考,沐曦股份、双欣环保、爱舍伦这 3 家企业都将于 10 月 24 日上会,其中沐曦股份同样是科创板 IPO 企业,双欣环保想要冲击深市主板,爱舍伦打算冲击北交所。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4家公司里,健信超导的科创板IPO申请于今年5月9日刚刚获得受理。沐曦股份的科创板IPO申请于今年6月30日刚刚获得受理。双欣环保的IPO申请于2023年2月28日获得受理。爱舍伦的IPO申请于2024年6月26日获得受理。
首先,从盈利能力来看,经同花顺 iFinD 统计,双欣环保在上述 4 家企业中处于首位。接着,在 2025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为 17.97 亿元。然后,对应实现归属净利润约为 2.81 亿元。最后,爱舍伦、健信超导两家企业在今年上半年实现归属净利润则分别约为 4967.89 万元、3191.84 万元。
紧跟摩尔线程通过会议之后,国产GPU厂商沐曦股份上市前期工作的发展动态也受到市场的高度留意。
要知道,沐曦股份专心致力于依靠自身开展全栈高性能GPU芯片以及计算平台的研发工作,其主要业务是进行,针对应用于人工智能训练和推理、通用计算与图形渲染领域的全栈GPU产品的研发、设计以及销售活动,并且围绕着GPU芯片来提供与之配套的软件栈与计算平台。在2025年上半年的时候,公司达成了营业收入大概为9.15亿元 。
募资金额的情况是,在上述的4家企业里面,沐曦股份打算募集的资金数额处于首位,大概是39.04亿元,双欣环保计划募集的资金数额约为18.65亿元,健信超导打算募集的资金数额约是7.75亿元,爱舍伦计划募集的资金数额为3亿元 。
上会数已超去年全年
相较去年而言,年内IPO审核出现明显提速。
由同花顺iFinD进行统计,到当前这个时刻,在今年之内,沪深北的三家交易所里,一共有67家进行IPO的企业被安排参与上会,这67家企业涉及到69场上市委会议。然而在去年的一整个年份当中,三家交易所存在被安排上会的企业57家,总共涉及59场上市委会议。
看看年内被安排参与上会企业的整体状况,主板的IPO企业数量是20家,创业板的IPO企业数量是8家,北交所的IPO企业数量是26家,科创板的IPO企业数量是13家。说到募资金额,摩尔线程打算募集的资金数额处于首位,大体是80亿元;有4家企业拟募资金额在40亿到50亿元之间,这4家企业是西安奕材、联合动力、中策橡胶、中国铀业 。
将前面提到的那4家即将要上会的企业除掉后 ,从今年内已经上会的63家企业的上会最终结果来进行查看 ,泰金新能在科创板进行IPO时遭到了暂缓审议 ,节卡股份在科创板进行IPO时被取消了审议 ,其余61家企业所面临的上会重大考验都获得了通过 ,其中 ,恒坤新材 、优迅股份这两家公司在科创板的IPO是在今年内第二次上会才获得通过的 。
上会审核速度提升的同一时候,过会企业提交注册的速度也在同步加快,经同花顺iFinD统计,10月过会企业有优迅股份、昂瑞微、天溯计量这3家,其中优迅股份、昂瑞微都是在过会当天就“闪电”提交注册,另外,从9月过会企业情况来看,摩尔线程也是在过会当天就提交注册,锡华科技提交注册的时间是公司过会的次日。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在今年之内,证监会注册批文的下发情况是较为密集的。经由同花顺iFinD进行统计,截止到当前这个时间,上述的61家过会企业当中,已经有49家已然拿到了证监会同意注册的批文,其所占比例超过了八成。
“相较于去年 ,今年内 IPO 审核节奏明显加快 ,这主要得益于我国资本市场改革的深入推进 ,以及监管政策的优化 。”世界院士专家联合会执行秘书长吴高斌表示 ,预计未来 ,IPO 审核效率将进一步提高 ,审核标准将更加严格 ,审核生态将更加市场化 。
IPO存量企业还有275家
有着更多的IPO企业获取到上市“入场券”,当下沪深北三大交易所的IPO存量企业留存下275家。
从交易所角度来讲,275家企业里,来自上交所的IPO企业数量是57家,来自深交所的IPO企业数量是49家,来自北交所的IPO企业数量是169家,这些企业主要处于5个阶段,分别是已受理、已问询、过会、提交注册、中止,北交所IPO企业数量占比为61.45%。其中,因为目前财报更新,处于中止状态的IPO企业数量较多,沪深北交易所分别有20家、37家、95家。
杨淑娟,这位安永北京的主管合伙人向北京商报记者表明,北交所在最近一两年活跃度有所提升,市值效应以及流动性相对不错,吸引了那些原本大幅撤回或者处于观望状态内里的企业,选择于北交所上市,进而致使北交所IPO存量企业位居首位 。
按照IPO受理日期去看,在上述275家企业当中,有190家企业的IPO申请,都是在2025年这一年之内得到受理的,其占比为69.09%;而泰金新能,创正电气,杰特新材等48家企业的IPO,是在2024年获得受理的,占比是17.45%。
然而,存在着一些“钉子户”,是在目前存量企业当中的。举例来说,北京通美科创板IPO,在2022年1月10日,得到了受理 ,在同年2月9日,进入到问询阶段 ,并于当年7月12日,上会获得通过 ,在当年8月1日,提交注册。可是公司IPO,在“注册关”排队已经超过三年 ,直至如今,都没能等到证监会的同意注册批文 。
据悉,北京通美属于一家半导体材料科技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颇具知名度,其主要致力于磷化铟衬底的研发、生产以及销售,还从事砷化镓衬底的相关工作,包括研发、生产与销售,锗衬底同样如此,有研发、生产和销售活动,PBN材料也不例外,涉及研发、生产和销售,另外还有其他高纯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今年6月30日,该公司更新并提交了财务资料。
除了北京通美,当下还有博华科技,珠海赛纬,恒润达生等超过30家企业,这些企业的IPO都已经排队超过两年时长,然而直到现在都没能注册生效。
杨淑娟进而指出,预计未来 IPO 市场依旧会守住稳健、有序的态势,达成发行节奏全新的常态化,“新常态”并非径直回归往昔的高速扩容,而是于市场承受能力范畴内开展有节奏的“新常态”化发行。
北京商报记者 马换换 王蔓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