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社会对于中国人民银行重新开展国债交易的消息关注度显著增加,十年期国债的利率出现了上涨现象。在这种形势的推动下,投资于长期债券和短期债券的基金,在经过前一周的亏损后,本周的回报率都实现了转正。
《每日经济新闻》的记者观察到,部分研究认为,投资团体当前心态较为敏感,市场反弹态势尚在逐步形成过程中。
博时基金继续看好债市
先前那个星期(9月15日到21日),债券市场产生了显著变化,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十年期国债的活跃券利率,在上周五的1.7895%基础上,增加了0.55个基点,变成了1.795%。另外,人们对于中国人民银行重新开展国债交易活动的猜测又变得更强烈了。
视觉中国
二零二四年八月到十二月期间,中国人民银行借助公开市场执行了国债的买入卖出业务,总共获得了五千亿元的净收益,这对债券市场的资金调节和稳定运作起到了关键作用。
《每日经济新闻》的记者发现,2025年开头时,国债市场的需求远大于供给,1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甚至一度降低到了1.6%的先前记录最低点。
中央银行发布官方信息,宣布暂时停止在公开市场上进行国债的收购活动。该机构说明,从2025年1月开始,将不再实施公开市场中的国债购买行为,待将来国债市场的供需情况发生变化时,会考虑重新启动相关工作。
海外消息,上周美联储依照预期实施降息,联邦基金利率调整为4.00%到4.25%区间,这标志着该年度首次降息,并且是自9个月前以来的再次降息动作。此外,美联储还将超额准备金利率降低了25个基点,定为4.15%,同时储备金利率也下调了25个基点至4%。
国内情况显示,八月份的经济统计结果普遍未达预期,其中基础建设领域的投资额与去年同期相比出现了更显著的下滑,固定资本的形成依然在持续走低,表明经济体自身的发展动力依然需要进一步强化。
博时基金指出,基础设施投资相比去年出现显著下滑,房地产市场也持续低迷,国内经济消费需求仍然疲软。由于房地产领域持续走低,且国内需求不足,预计国家宏观政策可能继续保持宽松态势,特别是货币政策的放松幅度或许会进一步加大。
博时基金表示,近期股市表现较好等情况不断影响市场,但是经济基本面和货币政策状况没有改变,因此依然看好国内债券市场,认为债券收益率下降的理由没有被破坏,最近的市场调整反而提供了更好的参与时机。
短期可能延续震荡格局
上周,债券型基金的表现各不相同,含权债基的收益普遍偏高,纯债基金的表现则比较差劲。不过,纯债基金的收益率均值相比前一周有了明显提升,之前那一周的收益是负的,而上周的收益首次转正。
另外,最近公布的经济发展状况表明经济依然处于缓慢恢复阶段,中国人民银行重新开展国债交易的消息逐渐受到关注,本周中期二十年期国债发行利率低于普遍看法促使债券市场出现一定程度的反弹,不过上周五三十年期国债发行利率超出预料导致债券价格显著下跌。
万得数据表明,上周中长期纯债基金的平均周收益为0.03%,华富吉福120天滚动持有A的净值收益率当周达到1.05%;短债基金的周收益同样是0.03%,中银添瑞6个月定开A的净值收益率上周为0.24%。
《每日经济新闻》的报道显示,近期市场活动多与股票和债券的关联效应、行业内部竞争缓解的期待、公募基金销售成本调整引发的投资者撤资动向等有关,整体氛围比较低迷。另一方面,虽然资金状况和公司运营数据等正面条件存在,但这些因素却未能持续有力地影响债券市场的看法和机构的决策。
诺安基金研究发现,总体上,机构投资心态较为不稳,市场反弹尚在积累过程中。具体而言,尽管基本面未对债券市场造成不利影响,央行可能重新开展资产购买操作的消息逐渐增多,股票市场进入调整期,第四季度政府债券发行量或有所减少等因素有利于债券市场短期向好,但债券市场的承接意愿依然不高,投机性资金倾向于看跌,整体市场心态较为脆弱。
所以,近期债券市场或许会继续波动起伏,建议维持稳健持仓,以分阶段交易的方式介入行情。在季度末附近,中央银行很可能以相对温和的态度处理金融机构的短期资金周转,市场流动性对债券交易不会造成显著影响。不过从长远角度出发,由于储蓄资金分流、保险产品利率下调以及债券基金赎回成本增加等状况,会对债券投资资金产生逐步加深的冲击,资金来源的波动性正变得越来越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