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杠杆的违规场外配资,加上“强制平仓”的风险管理措施,导致其风险极高,若相关方未能做好“投资者适当性”的核实工作,就会让众多中小投资者承受远超其能力的风险,这实际上是对中小投资者正当权益的损害
见过借钱炒股的,见过踩进非法期货的,但很少见到借钱炒股又踩进非法期货的。
不过,近期上海有一位男士借助融资渠道,不慎进入了非法的期货交易场所,这种情况真是令人既无奈又好笑。另有一例,在中国证监会最近进行重点审查的所谓高端场外配资企业海南贝格富科技有限公司一案中,该公司并无经营证券业务的资格,并且涉嫌借场外配资的名义进行欺诈活动,许多未被告知的投资者下载并使用了该公司的股票交易软件,他们原本以为能够获得丰厚的收益,但实际上根本没有进行真实的交易,该公司也因涉嫌虚假盘交易而被相关部门查办。
炒股或者投资期货时,配资是无法回避的议题。究竟配资是什么?同正规金融产品对比,配资具备哪些特质?
什么是违规配资
股票配资,简单讲就是向他人借钱进行股票投资。A股市场最早的配资企业出现在九十年代,投资者自己准备一部分资金,配资企业再根据约定的比例追加贷款,同时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比如,投资者拥有1万元,配资公司能提供5倍的杠杆,使投资者总资金达到6万元,可以用来买卖股票。这种融资方式的核心在于利用杠杆放大投资资本。股价上涨时,配资会增强盈利能力,而在高杠杆影响下,亏损也会被成倍放大。
现阶段,参与非法融资活动的既有具备资质的金融组织,也有不具备资质的金融组织,既有个人投资方,也有机构投资方。融资公司为控制风险,通常会要求投资者使用公司自有账户和交易系统进行股票交易,并对止损股票的持仓数量以及购买股票的种类进行规范和限制。
即便如此,违法的配资活动与正规的融资融券业务存在显著不同之处。首先,两者在杠杆倍数及投资对象上存在区别。融资融券业务监管较为严苛,券商通常规定客户资产需达五十万元以上,且必须限定在特定的可融资融券股票名单内。其融资额度一般不超过所持证券价值的百分之五十。通常情况下,即便融资融券业务出现亏损,投资者也极少会损失全部本金。违法加杠杆的倍数几乎不受约束,部分网络借贷机构、私人钱庄甚至提供高达十倍的杠杆,而且对于投资方向也没有明确规范。
其次,融资活动的资金渠道通常来自持牌金融机构的资本金等,而违法配资的资金渠道多种多样,开展配资业务除了需要资金外,几乎没有任何资格门槛。
第三点在于违法融资中介收取高额中介费用,在股市外非法融资的关联网络里,融资中介和资金出借者的利润主要来自各类利息及服务费,这些费用与股票盈利情况无关,无论股票涨跌,参与股票配资的个人都必须支付这些费用,并且个人需要独立承担股价变动的风险,股市场外的股票融资业务通常有两种形式,分别是线下融资和线上网络借贷融资配资期限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以天为单位计算,另一种是以月为单位计算,每月的利息大约在1.3%到2.5%之间,最极端的年化利率能够达到30%,这个水平已经接近高利贷了。而正规证券公司的融资融券业务收费则要低廉许多。
危害不可不防
配资相当于借钱炒股,这一桩“小事”值得大惊小怪吗?
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违规配资危害巨大,不可不防。首先,非法的场外融资活动公然违背了现行证券法规,扰乱了法律维护的金融秩序,推高了市场资金的整体收益预期,促使资金偏离实体领域流向虚拟空间,大量社会资金未经批准通过直接投资、资产管理产品、信托安排等途径涌入股市,或者为规避监管而在不同市场间无序转移,结果增加了实体经济的融资负担,损害了资本市场支持实体经济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能力。
此外,违法的外部资金操作的高风险杠杆特性,以及“强制性卖出”的风险管理措施,决定了其具备高危险特征,若相关方未能做好“投资匹配度”的核实工作,就会导致众多普通投资群体承受远超其经济能力的风险,这实际上是对普通投资群体正当权利的损害。
清华大学商法研究中心副主管汤欣指出,私下非法融资脱离了监管范围,经过多次包装后的杠杆倍数远远超过了审慎管理的标准,表现出显著的“随波逐流”现象,对市场涨跌影响显著。他意识到,在股市持续低迷的状况下,融资公司出于控制自身风险的考虑而采取的强行了结措施,会导致股价严重偏离其内在价值,进而引发市场恐慌性抛售和连续性影响,风险会从高杠杆融资领域传递到低杠杆融资范围,从证券期货板块扩散至银行同业领域,资金周转困难或许会触发全局性危机,危害金融稳定。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谈到,配资模式中的虚拟账户,破坏了资本市场实名登记体系,动摇了上市公司治理和信息公开的基础,也为内幕交易、市场操纵、非法集资、金融欺诈等违法活动创造了规避监管的途径,降低了监管执法的效能,损害中小投资者权益的情况日益普遍,若不加以控制,其无序扩张将违背资本市场生存的公平公正公开准则。
管好自己的“手”
即使配资的诱惑再大,即便配资机构的宣传方式再狡猾,只要投资者清楚自己的风险承受限度,严格管理自己的投资行为,就不会因为配资杠杆失效而遭受损失。
证监会收到的众多投资者关于场外配资行为的反映,归纳出几项禁止此类活动的措施。
要推动证券期货经营单位更彻底执行“客户匹配”要求,认真核实客户信息的准确性和交易账户及操作是否合法;要推动经营单位强化证券系统外部连接的风险控制,确保系统安全稳定;要加大场外融资业务的监管,严厉惩处经营单位参与场外融资的行为,持续保持对违规证券期货活动的严厉打击;要加强对投资者特别是小散户的风险教育,通过多种方式提醒融资风险,提升投资者的风险防范意识;要将股市、期市、债市等市场的场外融资全部纳入监管,加强跨市场风险监控,提升监管协作;要协调相关单位彻底清除所有场外融资的违法宣传材料,并采取必要手段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发布或传播此类信息。
西南证券分析师周励谦表示,去除违规场外融资是构建“稳健牛市”的必要条件。大规模的场外融资容易导致市场急剧波动,此类“投机性”的杠杆手段会干扰金融体系稳定,破坏市场信心。散户有必要揭发私下违法融资行为,恰当管理市场的杠杆水平,这有助于股市稳健持续进步,有利于促使资金“由表及里”,更有效地支援制造业。
博时基金首席宏观策略分析师魏凤春谈到,短期内,A股市场对违规场外配资的整顿,会使得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有所减弱,但长远来看,市场出现急剧下滑的机率并不大。今后,参与股票、期货市场的投资者,必须明确与违法配资行为保持距离,根据自身情况谨慎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