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广州市专利授权量十强院校出炉
广州日报报道 (记者陈翔、徐静)记者日前了解,2014年广州市专利授权数量排名前列的高校名单公布,华南理工大学以1390项专利授权位居首位,中山大学和广东工业大学分别位列二三位。引人关注的是,有两所高等职业院校进入前十,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排在第十位,并且是这十所院校中唯一一所民办学校。
根据官方资料,中国2014年总共接受了92.8万项发明专利申请,其申请数量已经连续四年稳居全球首位。尽管申请量创下历史新高,但背后却隐藏着转化效率不高、审批过程缓慢的严峻问题。特别是在那些汇聚了大量专业人才并积累了丰硕研究成果的高等学府,这种情况表现得尤为突出。
近些年,知识产权相关机构与高校借助各类方针及回馈办法,推动学子进行科技革新,促使他们提交专利登记的意愿不断增强。
早在2006年,中山大学就制定了关于技术成果转让的管理办法,学校在成果转化收益分配上首创了“三七分成”的规则,发明者能拿到收益的70%,而首位发明人又能从这70%中再获得70%的分配比例,这种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机制,在当时在国内众多高校中处于领先地位。
此外,中山大学在职称评定方面,同等看重发明专利和SCI文章,这些既是教师任职和评估的依据,也是相关标准;学校还专门为技术、应用及工程领域的教师设立了评审机制,其中专利方面的成就,包括是否持有专利权、是否推动专利落地等,均构成技术、应用与工程类教师获得职称认证的必备要素之一。
根据《广东工业大学资助在校本科生专利申请细则》,若学生作为第一发明人申请发明专利,且通过学校审核,则申请费、实质审查费、代理费、授权费以及前三年的年费将全部由学校承担。对于学生作为第一发明人申请的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若通过学校审核,每项可获得五千元资助。
调查结果显示,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进入前十排名,是仅有的私立大学。专利数量激增,也反映了这所学校较强的专业教育能力和科研教学实力。从2013年至2015年6月,这所学院共发布论文487篇,其中核心期刊收录的有48篇,被EI和SCI数据库收录的有5篇。学院教师一共编撰了38本教材,承担了36项省部级课题,接受了5项市级课题,以及99项学院内部资助项目。教师们还为省市级机构撰写了19份专业咨询报告。另外,学院共获得了112项国家专利,包括1项发明专利和89项实用新型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