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的再融资政策推动下,增发市场再度呈现活跃态势,然而,众多上市公司依然倾向于通过配股途径来实施再融资操作。
6月22日晚上,又发布了一则关于60亿元配股的提示性公告。从6月17日开始正式进行认配缴款,投资者有五个交易日可以参与这次配股缴款。23日就是认配缴款的最后一天。公告里特别提醒投资者,要留意申购的时间。
根据Wind信息统计,今年已有8家公司启动增发股份方案,其中涉及4家证券机构,具体为某某某以及某某某,前三家在增资扩股过程中分别筹集资金约40亿、53亿和60亿。另外,还有4家证券公司的增资方案尚未执行,其中某某某和某某某的增资计划是在今年3月之后才公布实施细节。
一位来自北方中型证券公司的投行主管向媒体透露,各种融资手段为参与者带来的潜在收益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也会反过来影响上市公司的选择,对于配股来说,通常要求现有股东追加出资,但优势在于配股定价的折扣幅度不大,公司股东在评估完自身经营状况、配股资金的具体用途以及预期回报后,会决定是否参与配股,这也可以视为一种增加投资的方式。
60亿配股缴款即将结束
根据已公布的增发信息,此次增发将以2020年6月16日深交所收盘时的总股本为基准,这个基准是28.29亿股,配发比例为每持有10股可获配3股,增发价格为每股5元,面向所有股东进行。
从六月开始,股价仅在六月份的第一天上涨了3.32%,之后便持续上下波动并逐步走低,到六月份的十六号,经过十一个交易日,累计下跌了10.75%,最终收于每股六点三九元。即便如此,这个收盘价仍然比配股时的价格高出每股市值一点三九元。用大众的话来说,这次配股的优惠幅度达到了百分之二十一点七五。
依照交易场所章程,股份重新上市后要实施除权操作,计算出的基准除权价格会低于登记股权那天收盘的价位,假如不参与认购配股,投资人持有的股票总价值会因除权而有所降低。
根据披露资料,此次增资计划将筹集六十亿元资金,其用途主要涉及三个领域,分别是,强化资本中介领域的业务能力,通过拓展融资融券业务,开展股票质押式回购活动,以及发展其他相关资本中介业务,以此提高公司在多元渠道上的综合经营效能;其次是扩大债券自营领域的业务范围,具体措施包括增加固定收益类证券的投资规模,以及扩大票据类资产的投资力度;最后是将部分资金用于向全资子公司山证创新投资有限公司实施股权注入。
本月12日公布的《配股说明书》透露,这次增发股票获得的资金一旦到位,企业整体资产规模、所有者权益、资本充足率及流动资金都将相应扩大,其整体运营能力将显著增强。这笔募集资金还将为企业未来拓展既有业务领域,持续巩固行业位置、增强市场挑战能力奠定坚实的财务基础,有助于达成公司长远的发展蓝图。
值得注意的一个情况是,证券市场表现逐步向好,交易变得频繁,A股市场整体呈现波动上涨的态势,2019年获得了5.1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相较上一年增长了130%。
今年来已有4家券商实施配股融资
根据Wind信息统计,今年已有8家公司启动增发股份方案,其中涉及4家证券机构,具体为这四家,前三者在增资过程中分别筹集资金约40亿元、53亿元和60亿元。
经券商中国记者整理得知,自2019年开始,有几家证券公司公布了增资计划但尚未执行,具体包括若干机构,它们计划筹集的资金规模分别是五亿五千万元、十二亿八千万元、八亿以及四亿元。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直到今年3月份,相关配股计划才公布出来。在此时间点之前,监管机构已经放宽了关于再融资的新规定,社会各界普遍讨论着庞大的市场即将重现活跃景象。尽管如此,为何众多证券公司仍然选择通过配股来实施再融资呢?
一位来自北方中型证券公司的投行高管向媒体透露,企业实施股权再融资的途径包括增发新股、公开发行增发、配售股份、发行可转换债券以及优先股等。各种融资渠道为参与者提供的潜在获利机会各不相同,这些差异也会对企业的选择产生直接影响。
这位投行高管透露,当前定增监管趋严,可转债市场成为再融资的主要渠道,从审批和发行层面看,通过可转债筹集资金并不困难,不过后续的监管环节相当复杂,倘若股价持续下挫,投资者极有可能主张降低转股价值;新出台的再融资政策让上市公司的定增审批和发行过程变得简单,并且后续监管没有模糊地带,因此更受发行方的欢迎。
上市公司实施配股再融资通常比较困难,需要现有股东追加出资,这会给原有股东带来财务负担,而且认配率若低于百分之七十则配股就会失败,但优势在于配股价格通常比当前股价更低。在证券领域,老股东会结合企业运营状况、配股资金用途以及预期收益来慎重决定,是否参与配股,这同时也是他们增加投资的一种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