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小米汽车上市发布会。
小米SU7的上市盛典备受瞩目,短短4分钟内大定数量便突破了一万大关,7分钟内这一数字攀升至两万,而仅仅27分钟后,大定数量更是突破了五万大关。
历经三年的研发,小米SU7的定价信息终于被公之于众。在3月28日的晚上,小米公司的创始人、董事长以及首席执行官雷军,在小米汽车正式上市的发布会上,公布了小米SU7的售价:标准版为21.59万元,Pro版为24.59万元,而Max版本则高达29.99万元。
小米SU7标准型号与特斯拉Model 3同场竞技,而Max型号则与保时捷Taycan一较高下。雷军强调,“这标志着小米SU7的首次正式登场,对我来说,这是人生中最为关键的瞬间。”小米SU7的上市仪式还特别邀请了新兴造车企业“蔚小理”的创始人共同参与。到了3月28日收盘时,小米集团股价达到14.94港元每股,市值一举突破3727亿港元。
雷军最后一次创业,背水一战
位于东南六环之外,紧邻凤港减河,小米的汽车制造基地便设立在此。该工厂的面积达到了71.8万平方米,其规模与北京故宫相仿,肩负着雷军对于新能源汽车制造的美好愿景和重大使命。
雷军,生于1969年,曾历经多番创业挑战。1990年,当时身为大学生的他,与友人携手创办了名为“三色”的公司,主营电脑销售及软件开发,但最终未能成功。大学毕业后,雷军加入了金山公司,并在那里度过了长达十六年的职业生涯。
2010年,雷军再度投身创业浪潮,成功创立了小米公司,并推出了自家的品牌——小米手机。彼时的手机行业竞争激烈,各路英豪争奇斗艳,小米手机的加入更是激起了市场的波澜。仅仅三年时间,小米手机便在中国手机市场中稳扎稳打,确立了其地位。
商场犹如战场,变化莫测,新能源汽车领域正经历一场百团争鸣的激烈竞争,同时也吸引了众多科技企业的关注。三年前,小米集团正式宣布进军造车行业。在发布会上,雷军立下豪言壮语,“这是我人生中最后一次创业尝试,我愿意将我所有的声誉都押注在小米汽车上,为之全力以赴。”
过去三年间,新能源车制造行业经历了激烈的市场筛选,威马、高合等新兴造车企业陷入了经营困境。与此同时,连尚未推出成品车的苹果公司也宣布了放弃造车项目的决定。
雷军得知此事后,深感震惊。他看到这条新闻后,不禁感叹:“小米的战略目标是构建‘人车家全生态’体系。我们清楚造车的艰辛,尽管如此,三年前我们仍作出了坚定不移的战略决策,全力以赴为米粉打造一辆优质的好车!”
雷军在汽车百年赛道上也做了充分的准备。与14年前小米手机从无到有的成长过程相比,小米汽车所处的阶段以及用户对其的期待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小米汽车必须有所创新,其中最为关键的是融入先进的智能科技。
历经近三年的学习、进步与沉淀,汽车业已成为小米战略布局中的核心要素。在2023年10月,小米集团宣布了战略的全新升级:由“手机与AIoT”的融合,提升至“人、车、家全生态”的全方位布局。
三年造车,立志成为全球前五车企
我们致力于在接下来的15至20年内,将公司打造成为全球领先的五大汽车制造商之一。经过三年的精心准备,雷军对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充满了期待。
因此,在今年的开头阶段,他作出决策,要将更多的关注力投入到小米的汽车项目,同时安排集团总裁卢伟冰同时担任小米品牌总经理的职务,并且小米手机的发布会将由卢伟冰亲自主持。
在过去的三年间,我每日都如履薄冰,面对着形形色色的艰难险阻。然而,我心底始终回荡着一个坚定的信念:勇往直前!这不仅是小米汽车迈出的关键一步,更是我人生征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战的开端。雷军如是说。
他展现了极高的诚意。目前,小米汽车的首轮研发资金已超过一百亿元人民币,其研发团队由三千四百余名工程师组成。雷军承诺,在接下来的五年内,小米在研发领域的投资总额将突破一千亿元人民币。
近期,新京报贝壳财经的记者实地考察了小米的汽车制造基地,该基地内设有压铸、冲压、车身、涂装、电池、总装等车间,以及测试跑道。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关键工艺的自动化程度达到了100%。
选择智能电动汽车,实则是对智能科技实力的认可,这也是公众对小米、对新能源汽车的深切期望。雷军认为,智能驾驶、智能座舱以及生态系统,将成为小米汽车在市场竞争中的关键技术优势。
在智能驾驶领域,小米智能驾驶技术秉持自主研发理念,其实车测试里程已累计达到1000万公里。小米SU7系列车型全面配备适用于全国的高速领航系统、一键式代客泊车功能以及智能泊车辅助系统等高级智能驾驶技术。
雷军指出,智能电动汽车的核心是“汽车”与“电动”以及“智能”的结合。在过去十年间,行业成功解决了电动化的问题。展望未来十年,智能化将成为主流,“智能化是汽车的灵魂所在,它将决定这个时代的胜负”。
雷军强调,智能技术是小米的显著优势。随着小米SU7的正式亮相,这亦意味着小米的“人车家全生态”战略正从“完整闭环”向“全面开启”的新篇章迈进。
雷军对小米SU7的期望是,它将成为一款在50万元以下价格区间内,外观最为吸引人、驾驶体验最为出色、智能化程度最高的轿车。“造车之路充满艰辛,然而一旦成功,那份成就感将无比酷炫。”
对标特斯拉、保时捷等,新能源汽车领域迎来实力选手
小米官方宣布进军汽车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到了2023年年底,雷军率先透露了小米汽车的技术细节,随后,小米SU7的售价问题迅速成为了外界热议的焦点。
小米汽车正式与市场接轨,并盛情邀请了汽车行业内的知名人士共同见证,其中包括北汽集团的掌门人张建勇、长城汽车的领军人物魏建军、蔚来汽车的领导人李斌、小鹏汽车的负责人何小鹏以及理想汽车的董事长李想,他们均出席了小米SU7的发布会。
经过众人期待,3月28日夜晚,雷军揭晓了小米SU7的定价信息。该机型提供四大色系,共计九种色彩选择。具体来看,小米SU7的标准版售价为21.59万元,而Pro版的价格则是24.59万元,至于Max版本,其售价高达29.99万元。
小米SU7的售价一经揭晓,小米品牌旗下的汽车产品便正式开启了市场征程。其中,小米SU7的标准车型与特斯拉的model3展开竞争,而Max版本则直面挑战保时捷的taycan。
华安证券的资深分析师金荣指出,小米汽车的直接对手主要集中在20万至30万元区间的B-C级纯电动轿车市场,这一领域目前正处于快速上升期。他通过对比主要对手如智界S7、Model3、小鹏P7、Zeeker001等车型的销量数据,并考虑小米自身在核心领域的优势,对小米汽车上市后的市场表现抱有相当积极的预期。
小米汽车内置流量功能,自公司宣布进入汽车制造领域以来,已有超过20家上市公司表达了与小米汽车业务合作的意愿。根据我们的分析,小米凭借其在智能化技术、生态系统的协同效应、粉丝基础以及销售渠道等方面的明显优势,小米汽车的交付量有望逐步增加,这将为相关的零部件供应商带来巨大的利益。信达证券的分析师陆嘉敏如是说。
尽管近期汽车行业引发了广泛的舆论争议,雷军早已提前做好准备,他倡导大家共同营造一个更加健康、更具包容性的汽车市场舆论氛围。
SU7这款产品,无疑是我们的倾力之作。若各位觉得满意,不妨给予更多的支持;若有所不满,也请直言不讳,我们必定会虚心接受并竭力优化。不过,还请大家语气和善。”雷军在发布会尾声再次恳请。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陈维城
编辑 王进雨
校对 杨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