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的事故引起了广泛关注,一张图便能帮助大家理解驾驶自动化的不同等级。普遍认为,配备NOA功能的智能车辆归属于国家标准的L2级别。依据我国的相关标准,驾驶自动化被划分为L1至L5共五个等级,目前已有不少汽车制造商获得了L3级自动驾驶的测试许可。
中国新闻网于4月1日发布报道,提及在安徽省某条高速公路上,一辆小米SU7发生了碰撞并伴随爆炸,此事件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
4月1日,小米官方对外发布了一则声明,其中披露了部分车辆的行驶数据以及系统运行的相关信息。据小米方面的初步调查,事故发生时,涉事车辆正处于NOA智能辅助驾驶模式,并以每小时116公里的速度匀速前进。事发地点由于正在进行施工维修,导致道路被路障所封闭,车辆不得不从原车道改道至对向车道。当车辆检测到前方障碍物后,系统随即发出警报并启动减速程序。驾驶员随后接手了车辆,使车辆进入人工驾驶模式,在此过程中不断降低车速并调整方向,紧接着,车辆不幸与隔离带上的水泥桩发生了碰撞,而在碰撞发生之前,系统所能记录的最后速度大约是97公里每小时。
目前普遍认为,具备NOA功能的智能汽车归属于我国国家标准中的L2级别。依据我国相关标准,驾驶自动化被划分为L1至L5共五个等级,其中L1至L2级被界定为辅助驾驶范畴,即以人为主导。
证券时报报道,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的理事长陈清泰透露,截至2024年上半年,我国辅助驾驶功能达到L2级别及以上的乘用车新车市场渗透率已突破55%。展望未来数年,预计新上市的乘用车将普遍配备基础智能化功能,实现全面普及。
L3级等级标志着系统主导的首次应用,被称作“有条件自动驾驶”,意指在特定情境或条件下,驾驶者无需持续关注道路状况,驾驶任务可以由车辆自主执行。
当前,众多汽车制造商正致力于攻克L3级技术难关。据上证报报道,比亚迪公司已于2023年12月对外宣布,其在2023年7月份成功在深圳地区获取了适用于高快速路段的有条件自动驾驶(L3级)测试许可,此举使得比亚迪成为了全国范围内首家获得此类测试牌照的企业。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目前众多汽车制造商已取得L3级自动驾驶的测试许可,其中不仅包括比亚迪,还有奔驰、宝马、智己、长安、极狐、深蓝、阿维塔以及赛力斯等品牌。
L4与L5则被称为“高度自动驾驶与完全自动驾驶” 。
L4级系统,即指那些能在既定设计运行区域内全面完成动态驾驶任务的技术,例如在特定区域内实现无人自动驾驶接驳。以百度萝卜快跑为例,其目前正处于测试阶段,并自称为L4级系统。然而,部分观点却认为其技术实际上应归类为L3级。
L5级别的系统实现了完全的自动驾驶,无论在何种可通行的路况下,都能独立完成所有动态驾驶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