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机业务暗藏玄机
人人租的官方说明表明,该公司是中国领先的企业与个人设备信用免押租赁网络平台,合作商家遍布全国超过三万个服务网点,已经累计为超过一千万人提供租赁服务,确保用户获得稳定可靠、品质优良且有保障的设备租赁体验。
但是不少曾经由人人租平台租赁过手机的用户反映,选择租用一年后购买该设备的总支出,明显超过了当前市场的正常价格。
记者先试用了人人租网站的“新机租赁”业务,选用了一部标注“超十万次租赁”的手机,租期设定为三百六十五天。
在查看订单信息时,记者注意到该手机官网标价9999元,若选择12期分期付款,每期需支付租金6502元,但最终还需额外支付6296.1元的买断费用,总计下来消费者年内实际花费为12798.1元,这个金额相当于官方售价的1.27倍。
但这超出官网标价的这部分并非商家全部的收益,商家的进货成本实际上要低于官网的售卖价格,扣除进货成本后的租金总额才是商家真正的获利。
记者抵达人人租的总部,公司职员告知记者平台明确新机租赁的总开销不能超出官网标价的1.28倍,然而若计算实际收益,该租赁费用便贴近成本费用的1.47倍。
另外,人人租在其应用内服务版面标明采用“单台设备独立检测”模式,承诺对所有二手物品执行全面检查、严把质量关、确保为真品。不过据平台员工向媒体人坦言,商品寄出之际,平台并不会实施任何检测流程,商家仅凭夸大物品成色即可获利,只要用户不提出异议便无需顾忌。
入驻商家注册地址查无此“司”
出租手机成色、定价无标准、全看心情
记者依据人人租上公布的入驻商家营业执照上的地址,着手查找相关商家进行咨询。广州沐晴电子设备租赁公司、苏州安倍发电子科技公司、苏州振硕租赁公司、上海溪涧供应链科技公司、上海添沂贸易公司等,均是人人租上业绩出色的入驻商家,然而,根据商铺营业执照上登记的地址,却无法寻找到这些商家。
历经周折,记者在成都寻得一家加入人人租的店铺,该店专门经营二手手机出租业务。店内职员透露,所谓出租,实为消费者分阶段购入手机。与人人租方面所言相符,该平台分期业务的利息颇高,每笔交易所获利润相当可观。商家就二手手机表明,他们出租的旧款手机,状况与价位均可按需选择,随时寄送,人人租平台不会过问他们的交易,也就是不实施监督。
人人租平台及合作商户表示,为避免租客在租赁期内停止付款或中途离开,他们常在出租的手机上秘密安装一个监控程序,若租客未按时支付分期租金,平台或商户能远程使手机失效,只有商户解除锁定,手机才能继续使用。
不过该管理程序带有个人资料外泄的风险。据人人租方面人员透露,商家搜集客户资料意图很清楚,是为了在客户拖欠款项时,对客户施加压力,促使其及时付款。
租机平台、贷款中介、回收机构沆瀣一气
手机租赁如何演变为高利贷?
姜女士身在申城,正为资金短缺发愁,于是她联系了“租机贷”业务,对方解释说这种借贷途径审批门槛不高,不过代价是利息费用相当可观。
在芒果商城这个手机租赁应用里,选择租赁价值1万元的手机,其实等同于平台提供1万元贷款,不过应用规定必须在三个月内分十二期支付总共2万元的租金,按照这种借贷模式推算出来的年利率高达400%,显然属于高利贷行为。
姜女士把个人文件交给系统,里面涵盖公积金记录、薪资证明、外卖接收点、工作地点等隐私数据,系统审核通过后,通知会邮寄手机到住处,但手机寄出后,姜女士被要求变更收货地点,最终手机被送到一个手机交易场所,这样她成功处理了价值万元的手机。
姜女士在交易时支付了500元作为5%的服务费用,首期租金为3500元,手机旧款补偿100元,结算后她实际获得5900元。
姜女士接着在好几个应用软件里,同样用租赁手机来换取资金,先后租了九部设备。没过多久,她因为没法准时缴纳租赁费用,就造成了拖欠。她本人也遭受了各种非常规的追讨。没有办法,她只能再租新的手机,“用租来的设备来支付租赁费用”,实际上就是“用借来的钱来偿还借款”。姜女士总共在十几个平台租赁了三十部手机,获得了贷款十八万元,但最后实际需要偿还的债务达到了四十一万元。无尽的催收让姜女士甚至动了抵押房子的念头。
姜女士最终选择了报警处理,上海市公安局静安分局在接到报警后着手调查此案。有人以租用手机为名,并不实际收取手机,而是利用手机商家回收服务进行资金周转,“租金”虽然分期支付,但总金额远高于手机正常售价,年化利率高达400%以上。警方通过租机平台、中介人员以及手机市场这三个环节,逐步追查,最终揭露出一个从事非法信贷业务的犯罪链条。
今年三月十二日,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审理了本市首例涉及租赁机器并提供贷款的案件,该案以非法经营罪名,当场判决租机平台负责人戴某某服刑一年零一个月,同时处以一百万元人民币的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