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安永公布了关于上半年中国内地和香港IPO市场的报告。该报告显示,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的IPO活动在全球范围内所占比例有所增加。特别是在香港,IPO市场的表现尤为突出,其筹集的资金总额占全球总筹集资金的四分之一,与A股市场合计起来则占到了三分之一。此外,由于几笔大型IPO的推动,港交所以140亿美元的资金募集规模位居全球首位。
依据6月11日前已披露的资料测算,今年上半年A股市场有五十家公司完成了首次公开募股,这些上市公司普遍规模不大,整体募集资金总额超过三千七百一十亿元,首次公开募股的次数和融资金额均较去年同期增长了百分之十四。
根据产业领域划分,工业部门, 科技产业, 材料行业的新股发行数量和募集资金总额位列前三甲。汽车产业作为关键基础产业,借助政策扶持,正快速推动产业形态变革与技术创新。在2025年上半年度完成上市的企业中,超过百分之三十的公司涉及汽车产业链上下游环节。
具体板块方面,创业板和上海主板IPO数量与筹资额均居首位,科创板IPO筹资额创下开板后新低,北交所IPO平均筹资规模显著提高,其余板块平均筹资额普遍降低。上半年A股筹资额排名前十的IPO中,北交所IPO首次进入名单,位列第四。
据称,未来六个月中国股市首次公开募股或将更加注重科技创新产业,具备突出科技特色且符合上市规范的优秀公司会优先进行挂牌申请。整体经济状况、资本市场的资金供给以及候选公司的综合水平,是决定发行进程快慢的关键要素。
依据6月11日前已披露的资料分析,香港市场今年前六个月大概会有四十家新公司首次公开募股,募集的资金总额大约是一千零八十七亿港元,首次公开募股的数量和募集的资金总额分别比去年增长了百分之三十三和百分之七百一十一,今年上半年的资金募集主要得益于几笔大型首次公开募股的推动,预计整体的募集资金数额将超过去年的全年总和。
今年上半年,由于众多内地上市企业或其分支公司在香港启动首次公开募股,香港IPO的整体募集资金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实现了超过五倍的显著增长,这一增幅在近十年的记录中仅逊于2021年同期的水平。
安永大中华区上市服务主管合伙人何兆烽谈到,现在A股的科技成分越来越突出,资本市场正快速集中到创新科技企业上。
何兆烽谈到,今年港股首次公开募股市场的热烈状况,是政策面、市场面、公司供给等多方面力量持续作用形成的。中国企业现在借助A+H两种上市渠道,来增强全球化拓展,打造新的发展动力来源。这对港股的整体环境而言,有助于促进市场机制的不断进步,提高其在国际上的号召力,从而稳固其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