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与军队结合的发展将进入专门的发展道路,有实力的公司有望获得支持的益处。国防相关的产业在中国经济改进过程中将占据关键的位置,军事相关的产业将从辅助的角色转变为主要的角色,推动所有行业和军事产业的创新,创造大量的生产能力和机遇。
近期国内军事爱好者们情绪高涨:先是朱日和举行了庆祝解放军成立九十周年的“沙场阅兵”,接着海军在黄海、渤海区域进行了实兵实弹的空中海上联合演练,随后国内举办了一系列国际军事竞赛,规模壮观,令人印象深刻;与此同时,在不见火药的金融市场上,关于军民结合、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等方面的积极信息持续发布,相关股票持续活跃,同样激发了空前的关注热潮。
何为真正的军工股
A股市场里,将近一百支涉及军工行业的股票,给了普通投资者一个实现军工领域投资愿望的途径。不过,要从这些股票中挑出真正属于军工板块的,就必须仔细甄别,具备敏锐的选股眼光。深入查看相关公司的公开信息和研究分析报告后可以了解到,在那些被贴上“军工概念”标签的股票中,其实只有一部分可以算作是名副其实的军工股,其余的多数只是空有概念标签的“伪军工股”。
如何辨别真正的国防工业相关企业?根据中国船舶重工集团董事兼中船投资董事长张英岱的观点,首先,公司必须以生产军需品为主营业务,并且其核心资产应当是国防工业相关的资产,这样的上市公司可以被视为国防工业股。从事的行业主要包含军用船舶、飞行器、军用太空卫星、军用光学和导向系统、飞行控制和导航系统等方面,关键业务资源覆盖了海陆空攻击和防卫等范畴的军事产品;另一方面,从产品层面来看,制造和售卖的商品直接或间接地支持国防工业。
华泰证券军工行业首席分析师王宗超指出,军工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主要经营军品业务,具体包括中航系的中直股份、中航飞机等公司;中航发集团旗下有航发动力、中航动控、成发科技等企业;航天科技集团旗下有航天电子;航天科工集团旗下有航天电器、航天发展;兵器工业领域有北方创业;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旗下有中国重工、中国动力;船舶工业集团旗下有中船防务。这些公司主要经营军需产品,收益基本来自军事领域的投资活动。而其他由军工集团控股的上市公司,现阶段核心业务还是民用产品,资产证券化进程尚待推进。
中航飞机是运20这类军用大型飞机的唯一制造企业,2012年11月,该公司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途径,收购了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等四家单位的航空业务相关财产,航空飞机制造业巨头正式成立,其关键资产属于军用领域;航天电子是航天电子信息领域优质纯正的军工产品供应商,参与了2016年几乎所有重要的发射任务,在多次发射过程中,提供了火箭全部电子产品中的三分之二,其制造、销售的产品直接或间接用于军事需求。
部分军工企业控股的上市公司经营民用产品,这种情况源于历史背景,当时因保密要求等因素,军工集团的关键军事资产无法公开上市交易。随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率先实施了大规模的军工资产上市化运作,现在该集团的资产上市比例已经超过六成。其他军工企业这两年也陆续通过控股的上市公司,推进军事资产上市化进程。未来军工集团将借助军品资产注入其控股的上市公司,完成军品资产的资本化运作,军工集团旗下将会有更多上市公司涉足军品业务领域。王宗超对此进行了解释。
龙头备受资本青睐
外部环境变化、内部革新推进以及军民结合产业动向,都显示出国内军事工业能够不断前进。众多证券研究人士对军事产业及相关股票市场企业的未来发展持乐观态度。
中国重工是中船重工集团控股的国内海洋装备和船舶制造全链条企业,在资本总额、经营收益、盈利能力和市场价值等指标上持续领跑军工板块上市公司,广受证券研究人士关注。中航证券研究员李欣指出,该公司已完成资源整合并实现盈利增长,大型水面舰艇出口业务发展顺利,军用产品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到2017年6月30日为止,中船重工控股中国重工、中国动力、中电广通、久之洋、华舟应急五家军工企业,在上市公司中占股一家乐普医疗,这些上市公司的总市场价值达到2242亿元,中船重工所持股份的总价值为1053亿元。在中国重工内部,它在舰载武器装备的关键技术、舰艇以及民用船舶配套产品技术领域,积累了众多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独立掌握的核心技术。中国重工是海军装备的核心提供方,其军用产品线涵盖多种舰艇,具体包括航空母舰、潜艇、驱逐舰、护卫舰以及大型两栖攻击舰等不同吨位的作战舰船。到今年六月三十日,中国重工的股份总数是一百九十亿八千万股,中船重工直接和间接一共控制了其中五十四亿四千八百万股;中国动力主要从事七种动力系统的研发,分别是燃气动力、蒸汽动力、海洋核动力、柴油机动力、热气机动力、化学动力、全电动力;中电广通的产品系列覆盖了军用和民用两种水声信息传输设备、水下通讯系统以及水下武器系统等军用产品;华舟应急是国内军用应急交通工程设备行业中规模最大、产品种类最全、技术创新能力最强的企业之一;久之洋专注于红外热像仪和激光测距仪的研发、制造和销售,这两种设备广泛应用于陆海空三军,是国内唯一能够同时研发和生产红外热像仪和激光测距仪的高科技企业。
近些年,中船重工着力将优质资源向公开上市企业汇聚,大力优化集团内部构造,重点打造专业化的军民结合商业板块,促使上市企业更加兴旺发达,增强集团资产转化为资本的效能,扩大集团在金融市场的地位,造成集团产业运作与资本运作并驾齐驱的态势,让上市企业变成“侧重国防、军民结合、技术超群、产销资合”的核心主体,变成集团直接募集资金、调整构造、兼并重组、增强效益的重要后盾。
具体而言,我们以六种途径构建具备实质内涵的军民结合股票市场。张英岱对此说明,借助既有公开交易场所,不断实施资本操作,譬如中国重工持续整合资源,借助转让与注入相关资源,强化海防装备生产实力;借助增发股份,达成直接融资;借助市场化债务转换股权,调整资源配置、减少债务,提升上市企业未来成长潜力。还借助公司上市,建立新的产业板块交易平台;单独实施首次公开募股,建立新的交易平台;上市公司进行彼此间的重组和整合;集团内部成员单位在不同地区进行专业领域的整合;并且持续培养具有专业优势的上市公司。
加快打造军工板块集群
借助金融市场的力量,借助资本融合达成体制革新,是增强国防工业实力,促成军民结合的有效方法。
军工类上市公司受制于军品采购及定价的规则,其收益状况分布不均;因保密要求高,且资本运作步伐迟缓,导致信息发布与财务规范滞后,进而影响了投资者对军工企业的评估。军工单位常肩负国家关键使命,在项目初期需倾注大量资源进行技术探索与难题攻克,即便如此仍需面对相关风险。许多行业观察家指出,促进国防与民用产业结合,需要在金融领域强化军事工业相关企业的整体实力,此举十分关键。
中泰证券军工行业研究人士杨帆指出,依据近期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初次会议的内容,中国的军民结合将迈入特殊发展路径,具备潜力的公司有望获得政策支持。国防工业构造在产业变革过程中,将具有关键作用,军事相关板块也将从隐性位置转为显著领域。
张英岱谈到,“十三五”时段,中船重工将瞄准建设“以国防为重、军民结合、技术超群、资本融合的开拓型领军公司”这一核心方向,着手开拓海洋装备、动力机电、信息电子、新兴科技与服务这五大板块,形成包含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及海外挂牌的全方位资本运作网,通过资金作为桥梁,增强并购整合、企业重组及后续融资的操作,达成产业运作与核心事务的合理布局。
王宗超提出看法,传统国企的军品资产多数没有预先推行股份制改革,借助已有上市公司的平台进行借壳,能够更加方便且迅速地推行资产证券化,借助资本市场促进军品业务的进步。此外,借助军民融合以及军品市场化定价的改革措施,可以拓展产品市场,增强盈利水平。军转民能够借助军用技术推动经济产业实现更新换代;民参军有助于扩大供应、增强生产能力,进而提高公司市场地位。此外,借助军工国企改革中的混合所有制等举措,迅速推行员工持股、股权奖励、市场化薪资等机制,促使企业、国家、个人及股东三者利益趋于一致,激发企业生机,助力军工产业实现规模扩张和实力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