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简述国内军事工业近期的态势。现阶段国内军事工业仍处在起步阶段,产业聚合度不高,未来可拓展的领域十分宽广。[id_672862586]
军事装备制造是一个庞大的领域,涵盖了核能生产、飞行器制造、太空探索制造、军用电子设备生产、武器装备制造以及舰船制造。
中国报告网行业专家表示:军用物资依据其使用目的能够划分为军用物资和民用物资,依据产品属性、功能及用途可以区分为基础物资、配合物资和辅助物资这三种类型。基础装备通常涵盖武器、武器体系或可单独使用的民用装置,例如飞行器、导弹、自动化指挥平台等,与之相配的装置是安装在基础装备上的部件和配件,例如飞行器动力装置、导引头、联络装置等,辅助装备也涉及为其他领域配套的物品,比如军用电子产业供应给各行各业的传感装置、电子元件。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基础与整体实力显著增长,国家对国防的关切程度和资源支持持续增加。在2001到2012年间,国家财政支出里用于国防的费用总额从每年1442亿元急速攀升至6691亿元,年均增长速度为15.43%。2011年和2012年,增长幅度分别为13.02%和11.01%.,2013年,我国国防开支比上一年增长了10.7%.,总额为7,201.68亿元人民币.,整体上,仍然维持着稳定且较快的增长态势.,然而,同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相比,中国的国防开支无论是从绝对值来看,还是从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来看,都处于较低的位置。2001年之后,中国的国防开支在每年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占比都低于1.5%这个水平,而同期美国的这一比例则稳定在3%以上,甚至在2010年达到了4.70%。从这些数据对比来看,中国未来的国防投入还有很大的增长潜力。
现阶段国内军事工业还处在起步阶段,产业聚合度不高,未来可拓展的领域非常宽广。《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实施暂行办法》的颁布,意味着各类军工企业重组改制的政策基础已经形成,为军工企业全面进入股市创造了条件,也为军工已上市公司注入资产消除了壁垒,当外部和内部环境日渐完善时,大量资本运作开始进入实际操作环节,关注点转向了更核心、更优质的军工资源。
中国报告网披露的《中国军工IC市场竞争调研与盈利战略研究报告(2014-2019)》表明,伊朗核问题形势逐渐缓和,短期内爆发大范围冲突的机会不大,不过叙利亚局势愈发错综,外部力量角逐更加激烈,内部安全态势趋向复杂,对国防产业的影响有待深入分析,此类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均给我国国防产业进步造成若干阻碍。国家整体经济政策持续向好,军队开支逐年增加,科学技术持续革新,这些因素显著促进了国防产业的进步,为该产业在复苏阶段实现快速扩张提供了新的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