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权人转换屡见不鲜。自2016年9月中国证监会颁布了《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的新修订版之后,并购重组变得更为严格,因此许多公司开始寻求更换控制权的其他途径。控制权转移是借壳上市的关键环节和备选方案,被视为公司后续资本活动(例如资产注入等)的重要标志,广受市场关注,创造了“低迷期关注并购重组”的投资机遇。自2014年起,A股披露控制人更换的企业累计达208家,进入2016年,该类公告数量增至78家,显示出逐步加快的态势。
协议转让通常在先,融资活动紧随其后。数据显示,股权协议转让是A股公司控制权更迭的主要途径,控制权本身具有价值,因此很多协议转让的定价都超过当前股价,控制权溢价转让现象十分普遍,这也让二级市场的参与者有机会跟随新股东获取相应的控制权变动回报。另外,当上市公司的新任主导者掌握企业实际管理权时,他们常常借助公司平台,快速进行资本操作,比如注入自身拥有的优秀业务板块,或者通过增发股份来并购其他公司,以此提高上市公司的经营效益和资产价值。高成本出售以及后续资本操作的预期,让控制权变更成为具有投资价值的重大事件。
六大特征锚定公司公告控制权变更后股价表现。我们考察了控制权更迭信息发布后股票的额外获利情况,结果显示:公告发布一年内股价持续显现超出预期的涨幅,表明具备较长时间的投资潜力;通过协议转让实现股权转移的企业股价走势最为理想;在深圳创业板和中小板上市的公司业绩相对更佳;国有企业转为民营企业或民营企业之间发生股权变更时,股票的额外收益最为显著;总市值低于两百亿元的公司股票价格波动幅度更大,整体表现更为出色;投资控制权变更所能获取的回报在不同行业之间没有显著区别。
从企业属性角度,我们筛选了2016年披露过股权转让信息的、属于创业板或中小板的、民营股东更换为民营股东,或者是国有股东更换为民营股东的、市值低于200亿元的公司。从股价支撑力度考虑,我们选择了2016年经历控制权调整且股价低于交易价格,具备较强价格缓冲空间的上市公司。经过筛选,符合所有先前标准的公司共计六家,包括科林环保、天马精化、达意隆、日海通讯、栋梁新材以及深圳惠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