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并参与对冲基金是一项极具挑战的工作,并非所有人都能像哈佛或耶鲁捐赠基金那样拥有高净值人群所具备的资源或途径。即便如此,这也不代表有能力的投资者应当回避接触或投资于对冲基金。
在中国,私募基金设立方式、发行特点、投资方式以及申购赎回流程,都与对冲基金高度相似,具备这些属性的私募基金一般被视为中国的对冲基金类型。阳光私募在经历了2007年和2009年两次辉煌发展后迅速衰落,2011年达到鼎盛状态,而到了2012年,私募基金清盘事件频繁见诸报端,整个行业进入调整期。这种急剧的扩张很容易造成人才、技术及思想上的不协调,因此,熟悉对冲基金公司并形成个人见解,对投资者而言十分必要。
说到私募基金,人们更容易联想到那些曾令全球瞠目结舌的金融事件,这些事件非常引人关注,当前关于私募基金、私募基金组织以及私募基金经理等私募基金方面的资讯,难以满足大众的探究欲,有关私募基金的投资有效资讯更是匮乏,因此投资者很难对私募基金形成准确判断。信息分布不均导致部分投资者可能因盲目信奉而失去清醒,把钱投给缺乏专业评估的公司或基金,好比将财产扔进无底洞,未来收益状况难以预料。一旦实际回报不及期望,投资者因失望引发的恐慌会持续威胁基金存续,进而引发行业剧烈波动。因此,认识基金公司、基金经理、投资方法、投资取向等,对投资人有非常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