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冲基金运用对冲交易策略运作,也称作避险基金或套期保值基金。这类基金不局限于追踪市场指数,而是采用股票多空、全球宏观、事件驱动等多种策略,在股票、债券、大宗商品、衍生品乃至加密资产之间进行灵活配置,同时借助杠杆、卖空、衍生品对冲等工具来放大盈利或控制风险。
根据LCH Investments的记录,2024年,对冲基金领域总共为投资方创造了2890亿美元的整体回报,其中排名全球前20位的对冲基金管理人提供了937亿美元的总收益,这部分收益占总量的44.3%。从整体运营体量观察,到2024年岁末,排名前二十位的对冲基金控制的总资产值,在全部行业资产总值里占比达到20.2%。
值得留意的是,到 2025年8月15日为止,国际上多数对冲基金第二季度的美国股票仓位资料已基本公布完毕,总体上,投资团体在人工智能与医疗健康领域从看跌转为看涨,对于中国企业的股票看法则出现明显分歧,Millennium、Point 72等对冲基金在最近三个月内还多次参与了中国A股的实地考察活动。
下面将依次介绍Millennium、Point 72、桥水、Marshall Wace、Dymon Asia这五家著名对冲基金近期的美国股票投资组合,以及它们在中国A股市场的调研情况。A股调研资料截止8月14日,由z根据Choice信息汇编;美国股市仓位统计至本季度最终,源自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今年以来价格波动情况,统计日期为8月14日
千年:国内量化专家摇篮,专攻仿生机器股企
千禧年基金诞生于1989年美国纽约,发起人是美国量化投资领域的开拓者Israel Englander,到2024年年底,该基金管理资产总额为740亿美元,自成立至今总共实现净盈利655亿美元,在全球范围内排名第三。
千禧年基金的量化投资体系以运用多种策略和进行全球范围配置而闻名,特别侧重于统计套利和高速交易方式,其中,世坤投资作为千禧年基金旗下规模最大的量化团队,其负责管理的资金量大约占到了千禧年所有量化投资策略总量的百分之八十左右。应该指出的是,在中国,许多著名的量化管理公司,例如诚奇资产里的何文奇,九坤投资里的王琛和姚齐聪,以及灵均投资里的马志宇等,都拥有在Millennium的工作经历,因此业内常常将Millennium视为“中国量化投资公司的摇篮”。
根据A股市场考察信息,过去三个月期间,Millennium总共执行了39回A股考察活动,涉及31家企业。从股价波动角度分析,有24家公司在接受考察后股价出现增长,今年内实现上涨的企业累计达到36家。从行业领域角度观察,包含若干具备人形机器人特性的公司。
根据美股持仓记录,Millennium在第二季度末的持仓总值为2070.76亿美元,较第一季度末的1878.8亿美元增加了16.27%。具体来看,其前三位主要持仓分别是罗素2000ETF-iShares的看跌期权,英伟达的看跌期权,以及纳斯达克100ETF-Invesco的看涨期权。第五十只最大持仓的股票是ETF产品“中国大盘股ETF-易方达(认沽期权)”,第二季度持有数量增长了百分之十,这个ETF今年已经升值了百分之二十七点七三。
点七二:华尔街最疯狂的盈利工具,正瞄准AI计算能力龙头企业,近期有十六家中国概念股加入其中
Point72 Asset Management,又名Point72,是一家全球多策略对冲基金,其总部设在美国康涅狄格州斯坦福德,由华尔街知名交易员Steve Cohen于2014年建立。到2024年年底,这家公司的资产规模达到了352亿美元,自成立以来总共获得了380亿美元的净盈利,在全球范围内排名第十二位。
这家公司原先叫SAC Capital Advisors,成立于1992年,后来变成了Point 72,它的年均复合回报率超过了30%,因此被誉为“华尔街最疯狂的盈利工具”。这家机构的创建者Steve Cohen,凭借他非凡的职业生涯,成为了美剧《亿万》里那位金融巨鳄巴比・阿克斯的灵感来源。
需要指出的是,Point 72最近三个月对A股的考察频次高达67次,涉及57家A股企业,在所有海外对冲基金中位居首位。就行业分布而言,自动化器械和半导体领域受到的关注次数分别达到10次和9次。就股价表现而言,今年内实现上涨的企业总计48家,而经过调研后股价上涨的公司数量则多达51家。英伟达服务器的PCB板关键供应商胜宏科技,今年股价涨幅巨大,已经超过了四倍。
根据美股投资组合分析,Point 72在第二季度末的资产总值增至509.41亿美元,较第一季度末的438.07亿美元提升了16.27%。其重点投资对象包括标普500ETF-SPDR(看跌期权)、微软公司、标普500ETF-SPDR(看涨期权)、亚马逊企业以及英伟达科技,这些股票的持有金额均超过10亿美元。
特别要留意的是,Point 72同时也包含了台积电、拼多多、京东、阿里巴巴等许多中国概念股。它新增加了拼多多、唯品会、理想汽车这16家中国概念股。从所占市值角度分析,排名第18的台积电,其持仓市值在整个中国概念股中是最高的(大约3.21亿美元),今年已经增长了22.72%。
桥水基金:清仓阿里、京东等中概股!瑞·达利欧正式退出!
桥水基金是享誉全球的宏观对冲基金,Ray Dalio于1975年创办了这家公司,其总部设在美国。桥水的根本方针能够归纳为“全局性套利+风险均等”,包含两大主导方针纯粹阿尔法、全天候方案。到2024年岁末,其财富管理总额达653亿美元,自创办以来总净赢利为635亿美元,在全球排行第四。
根据众多媒体报道,瑞·达利欧近期卖掉了他在桥水的全部剩余股份,并且不再担任公司董事职务。消息指出,桥水基金已经回购了这些股份,文莱投资局,一家东南亚主权财富基金,购得了公司将近二十分的股份,一跃成为公司的重要持股方之一。
近些年,达利欧屡次对中国的资产表示赞赏。2019年,桥水在中国推出了旗舰基金桥水全天候增强型基金,至今已经运营六年,每年都能实现盈利。虽然桥水在中国没有A股调研记录,但是其在中概股上的调整行为,一直受到国内投资人的密切关注。
到今年第二季度最后,桥水在美股的资产规模为247.92亿美元,比第一季度末的216.54亿美元增长了14.49%。主要投资里,排名靠前的有标普500ETF-SPDR、标普500ETF-iShares、英伟达股票、核心MSCI新兴市场ETF-iShares以及谷歌-A。值得注意的是,桥水清仓了阿里巴巴、百度、京东等多只中概股。
马歇尔瓦斯:近期新出现的稳定币类型Circle,正在增加持有拼多多的股份,同时也在增持京东的股票。
Marshall Wace是英国伦敦的本国一流对冲基金,由Paul Marshall和Ian Wace于1997年一同建立。到2024年年底,它的资产经营总额为450亿美元,从成立至今总共获取的净赢利为295亿美元,在全球范围内排名位于第16位。
Marshall Wace在传统行业主要运用全球多空股票策略,此外还整合了量化投资、系统化交易、基本面研究等多种投资方法,对欧洲市场有特别优势。近些年,这个基金开始大力发展数字资产范畴,涉及区块链技术、数字货币支付平台、稳定币等。
Marshall Wace连续三个月考察了九家A股企业,其中八家在今年完成了增长。从这些企业所属的板块和行业分析,它们分别属于银行和科技成长这两个领域。
根据美股投资组合分析,Marshall Wace的股票资产总值为887.79亿美元,较上一季度末的787.65亿美元增加了12.71%。其重点投资包括标普500ETF-iShares、微软公司、亚马逊集团、英伟达企业以及苹果公司。最新加入的投资组合中,稳定币领域的Circle公司位列第六。应该特别指出的是,Marshall Wace在京东、拼多多、亚玛芬体育这三只中概股上的持仓有显著提升,其持股数量与上一季度末相比,分别增长了49%、23%和33%。
Dymon Asia:在亚洲极具声望的一流对冲基金,正逐步抛售阿里巴巴股票,同时也在减持台积电股份。
Dymon Asia Capital,通称Dymon Asia,其总部设在新加坡,主要致力于亚洲地区的宏观对冲策略,同时经营多策略对冲基金,并且涉及私募股权和风险投资业务。该机构诞生于2008年,是由Danny Yong和Keith Tan共同建立的。到2025年3月,Dymon Asia的资产管理总额达到48亿美元,是亚洲本土最顶尖的对冲基金之一。
罗佳斌是Dymon Asia现任投资总裁,他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曾在Point72工作过。罗佳斌于2012年加入Dymon,他将公司规模从28亿美元扩展至48亿美元,业内称他为“亚洲多策略平台奠基人”。
罗佳斌年初在访谈中提到,亚洲这边Alpha资源比较充裕,由于有效性不及美国这类成熟市场,因此Alpha的市场规模相对较小,大约只有美国那边五分之一。
Dymon Asia在过去三个月里进行了32次对A股的调研活动,调研范围包括28家A股企业,其中涉及不少机器人与芯片领域的热门公司。在这些调研中,有20家公司的股价在调研之后出现了上涨,而在今年内,共有23家公司实现了股价的上涨。
根据美股持仓记录,其二季度末持仓总额达到7.23亿美元,与一季度末的4.47亿美元相比,显著增长了61.74%。主要持仓包括标普500ETF-SPDR(看跌期权)、标普500ETF-SPDR(看涨期权)以及MicroStrategy Inc-A(看跌期权),这三者构成了前三大持仓。
Dymon Asia在它前50名股票里,还保留了BOSS直聘的股份,数量没变,同时减少了贝壳的持有量,也减少了阿里巴巴的持有量,还减少了台积电的持有量,另外增加了满帮的持有量,这五只中概股的持股市值分别是1428万、489万、446万、401万和314万美元。
信息资料:本文内容与数据主要取自公开文献及外部数据库名单,本站无法对它们的真实性、正确性、完整性、时效性提供可靠担保,研究意见仅作参考,相关产品不代表具体投资指引。风险提示:投资活动存在不确定性,决策过程应审慎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