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报道,3月6日,国务院联合防控领导小组针对科技研发的最新突破情况举办了新闻发布会。在会上,科技部负责社会发展的科技司司长吴远彬指出,经过一个多月的持续奋斗,科研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目前新冠病毒的诊疗和预防工作已基本具备了可行性。
在诊断领域,目前已有14款检测产品获得批准并在临床中应用,检测技术整体得到了显著提升,足以满足国内诊断检测的各项需求。抗体检测与核酸检测两种试剂相互配合,共同提升了检测的准确率。
在疾病治疗领域,科研攻关成果中的一些药物和救治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救治,例如磷酸氯喹、托珠单抗以及中医药中的相关方剂和注射液等推荐药物,康复者血浆和血液净化治疗等治疗方法也被纳入诊疗方案之中。同时,正在积极研究和推广干细胞、单克隆抗体等前沿技术在危重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在临床实践中,我们确立了针对不同类型和层级的治疗方案,并持续对治疗方案进行改进。这其中包括了防止轻型、普通型病例向重症转变的治疗措施,以及针对重型和危重型患者的救治计划。
在防控领域,我们进行了多种传播途径的动物实验,这些实验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策略提供了坚实的科学支撑。目前,疫苗的研发正沿着五条技术路径加速推进。同时,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也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当前我国疫情形势持续改善,然而仍处于防控的关键阶段,亦是科研突破的关键时期。全力拯救更多患者生命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重中之重。科研攻关以提升治愈率、降低死亡率为核心,紧密围绕湖北武汉一线的防控救治需求,集中科技资源、成果及人才力量,共同奔赴武汉,决战武汉。
持续深化对病毒源头及传播途径的探究,强化病理学及其他基础医学领域的研究工作,以确保在疫情防控及临床治疗方面获得坚实的科技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