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服务助力疫情防控依法有序
抗击疫情 司法行政全力以赴
1月28日深夜11点,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把武汉华平律师事务所的主任黄传宏从睡梦中惊醒。接电话的是武汉市江汉区司法局的领导,他们希望黄传宏能够迅速组织团队,着手编写一份关于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法律知识宣传手册。
黄传宏迅速拨通了华平律所其他三位律师的电话,随后,包括四名党员律师在内的团队夜以继日地投入到工作中。第二天中午,他们完成了《依法防控疫情必知——江汉区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法律知识宣传手册》的初稿。紧接着,这份宣传手册被定稿并迅速发放到了当地的干部和群众手中。
作为一名党员律师,我时刻准备着投身前线,运用我所掌握的法律知识,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2月1日,黄传宏以坚定的口吻向《法制日报》的记者表达了这一决心。
这只是千千万万奋战在防控疫情一线的司法行政人的一个缩影。
全国司法行政机关将疫情防控视为当前的首要任务,不仅为其提供法律支撑以协助党委政府作出决策,还致力于开展疫情防控的法治宣传教育。他们深入防疫一线,投身实际工作,同时运用专业法律手段解决各类矛盾和纠纷。全体司法行政人员立誓全力以赴,助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阻击战。
辅助防疫科学决策
2020年1月26日,苏州这座江苏省的城市发布了《关于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第3号)》,其中规定企业复工、复业的时间不得提前至2020年2月8日24时。此外,还决定实施包括“关闭部分交通路口”在内的多项管控措施。苏州因此成为了全国首个推迟上班时间的城市。
此类公告无疑会对民众的生产与日常生活带来显著影响,因此其出台必须建立在坚实的法律基础之上。据悉,在公告的制定与发布过程中,苏州市司法局积极参与,并充分展现了其职能职责。
苏州市司法局备案审查处的负责人吴睿向记者透露,该局对上述通告进行了合法性审查,并且对苏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各工作组的文件以及市政府相关部门执行指挥部通告的相关文件,提出了法律层面的意见和建议。
我局承担市政府信息发布的职责,同时提供法律层面的建议和意见,以保证市政府的新闻发布内容合法合规,执行措施得当。吴睿表示,在春节期间,同事们自发放弃了休假,全身心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
重大疫情当前,科学决策尤为重要。
湖北、广东、浙江、陕西等地的司法行政机关正全力以赴,对涉及疫情防控的规范性文件和相关政策进行严格的法律审核,充当法律顾问的角色,以确保党委和政府能够依法作出决策,并依法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指挥和调度。
湖北省律师协会组建了针对疫情防控的专项法律服务团队,并完善了联合会议机制,持续对疫情防控过程中及可能出现的法律和诉讼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估,主动向党委和政府提供疫情防控相关决策的法律咨询和意见。
广东省司法部门行动敏捷,湛江市司法局出台了《疫情防控法律指南》,茂名市司法局编纂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相关法律规范汇编》,深圳市司法局成立了“疫情防控法律服务团队”,为全市依法有序推进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法律支持与服务。
1月22日午夜时分,深圳市福田区的司法局依旧亮着灯,工作人员与律师志愿者们熬夜奋战,整理汇编了与防疫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决策重点,以便提供给区领导参考。此外,他们还制作了关于疫情风险提示、市民社会责任提示以及排查隔离强制治疗特别提示的《法律告知书》,为防疫排查执法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
深圳作为一座移民密集型城市,面临着大量外来及流动人口的现实。在春节返程高峰期间,如何有效应对防疫压力,成为政府必须解决的难题。特别是关于依法征用房屋,将其用作临时隔离设施的问题,更是考验着政府的决策能力。
福田区司法局局长马晓歌表示,我们提前进行了深入研究,编制了政府临时征用工作的指导文件,明确了法律依据,并对实施流程进行了详细规定,还制定了征用文书的模板,旨在确保征用工作能够依法依规进行,同时保持灵活高效,并且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法律服务答疑解惑
春节期间假期被延长,众多地区决定推迟企业复工时间。在这样的情况下,社会各界对于雇主是否能够自主决定延长假期、是否可以将延长的休假时间用来抵扣员工的年假、以及员工若被实施隔离措施工资应如何发放等问题产生了广泛的关注。
北京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的高级合伙人梁枫迅速召集了律所的合规业务团队和劳动法业务团队,他们加班加点深入研究了相关法律政策。他们撰写了一份超过1.3万字的《疫情期间劳动关系与人力资源合规手册》,手册中涵盖了包括延迟复工、工资发放、工伤认定在内的10个法律问题。这份手册随后被发布到网络上,为用人单位和广大民众提供了答疑解惑的服务。
梁枫及其团队并非唯一关注这一议题的人。在苏州发布第3号通告后,上海市协力(苏州)律师事务所迅速行动,及时推出了《新型肺炎疫情导致企业“延期复工”:劳动法相关七个热点问题深度解析》一文。文章从通告的法律效力、与国务院延长假期通知的关联性、工资发放以及劳动关系可能受到的影响等多个角度,为相关企业提供了详尽的指导与建议。
面对疫情挑战,法律支持未曾缺席。我国司法行政系统以及众多司法行政工作者,通过提供更高效、更迅速的法律服务,有力地满足了社会的关注和民众的需求。
湖北与上海等地区成立了法律服务小组,致力于强化疫情防控的法治宣传教育,主动对疫情防控过程中及可能出现的法律和诉讼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估,进而提出相应的法律应对措施,向企业、民众以及坚守在抗疫前线的员工们提供专门的免费法律援助。
山东省青岛市和威海市的司法部门向公众发布了《疫情防控特殊时期的公众法律责任常识》这一文件,以此帮助市民认识到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应尽的法律责任与义务。同时,辽宁省鞍山市的司法机构紧急印刷了《新型肺炎防控法律知识50问》宣传手册,共计10万册,并分阶段向全市的乡村和社区免费派发。
各地司法行政机构积极运用政务微博、普法微信等社交平台,通过浅显易懂的形式,广泛宣传疫情相关信息、防控策略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旨在提升全社会的防疫意识。
在疫情肆虐期间,众多法律服务实体机构被迫暂停服务,然而各地纷纷增强网络和热线平台的法律服务效能。例如,江苏和云南等地采用了“互联网+公证”的创新模式,通过线上预约等多样化途径,切实推行便民措施,确保即便足不出户,民众也能在线办理公证,同时电话咨询时,有专人负责解答各类疑问。
同舟共济共克难关
1月28日的清晨7点钟,请于武昌徐东大街XX小区迎接严医生,一同前往汉口儿童医院执行防疫值班任务。当天凌晨1点40分,湖北得伟君尚律师事务所的党委书记胡燕,意外地收到了武汉抗疫公益志愿者联盟工作组传来的紧急通知。
清晨7点钟,胡燕早早地便将短信发送给严医生,约定准时在您家门前守候。翌日清晨,7时20分,她准时将严医生送至医院。
疫情爆发后,胡燕迅速加入了武汉抗疫公益志愿者联盟,无私地为行动不便的医护工作者和市民提供紧急出行援助。为了使志愿活动更加规范化,并更有效地支持抗疫工作,她连续通宵达旦,为志愿者团队草拟了《志愿者申请书》和《志愿者公约》。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武汉市汉阳区司法局果断取消了休假,他们不仅将体温计和药品亲自送到有需要的居民家中,还专门安排了车辆来接送小区的医护人员上下班,以及协助病员就医;而江夏区司法局则选派了8名党员干部深入社区,他们穿梭于大街小巷,积极开展疫情防控的宣传、排查和劝导工作……武汉市各区司法局以使命感和责任感践行着为民服务的初心,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构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
同舟共济、共克难关。
在全国范围内,多场抗击疫情的战斗已经全面展开,众多司法行政人员或伸出援手、奉献爱心,或直面挑战、勇往直前。
疫情迅速蔓延,一线医疗机构急需的医用物资供应紧张,全国范围内的律师界迅速响应,纷纷筹集资金购置医疗物资,以支援抗击疫情的第一线。
我们绝不能让那些为大众奉献的人因风雪而遭受寒冷,我们决心成为坚守在疫情最前沿的勇士们的有力支持。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发布了《关于爱心捐款支持抗击新型肺炎疫情的倡议书》,该倡议迅速获得了京师国内44家分所和351家联盟所的热烈响应,截至目前,捐款总额已超过150万元。
北京、江苏、山东、河南、云南、陕西、新疆等地的司法行政机构相继组建了领导小组,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构建了联防联控体系。他们以极其坚定的决心、最切实有效的措施、最为果敢的行动,投入全力,致力于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各级司法行政机关紧密团结,广大司法行政人员齐心协力,共同承担起疫情防控的重任,坚定不移地全力打好疫情防控的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