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8月22日电(记者高亢、赵文君)22日,记者参加国新办举办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发布会获知,在“十四五”期间,我国对食品安全监管的各个环节加强了力度,建立了地方管理和企业责任落实的制度,处理了226.04万起食品安全事件。
对于米面油等基础食材,严格把控资质审批环节,加强从生产到消费的每一个环节的监督,实施全面的抽样检测,确保没有不达标的产品进入市场。粮食加工品、肉制品、奶制品等产品的质量合格程度多年来一直维持在很高的水平。
用心照看关键群体,严控婴幼儿奶粉品质安全,强化登记手续,加密系统查验。坚决纠正学校食堂饮食隐患。重拳打击针对长者的欺诈活动,实施健康食品专项整顿。
严格规范“新兴业态”。针对平台经济近年迅猛发展催生的网络购物、外卖订餐、直播销售等多样消费模式,需加强平台企业的合规引导,提升专项检查频率,集中整治“幽灵外卖”、虚假宣传等乱象;应迅速拟定网络销售、平台外卖、直播电商等监管规范,进一步厘清各方食品安全职责,在保障消费便捷性的同时,及时排除新兴领域的风险苗头。
严厉打击突出问题。针对公众高度关注的特定区域和产品,重惩掺混造假、违法投放、虚报信息、欺诈消费等违法活动,依法撤销经营许可3072项,对相关人员实施职业禁入23.8万人,涉及刑事犯罪的迅速移交司法部门,以强硬手段形成高压态势,有效遏制犯罪行为。
监管机构提议,鼓励民众借助“12315”渠道主动报告食品安全方面的情况,号召行业人员自觉披露内部存在的风险及违规行为,促使行业团体加强企业自我约束和诚信建设。接下来,将保持高压态势,持续增强食品安全监管效能和保障程度,坚决维护好民众的饮食安全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