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增是秦末项羽的重要谋士,项羽称他为亚父,范增富有谋略,见解独到,常常有与众不同的看法,他最终的结局是怎样的呢,很多人对此感到好奇,下面,我来为你讲述范增去世的经过。
范增生于公元前277年,秦末农民战乱期间,他成为项羽的核心智囊,被项羽敬称为“亚夫”,是项羽无法替代的军师,他的人生颇具传奇色彩,史书中关于他的记述极为稀少,最为人所知的便是鸿门宴事件。
范增早年辅佐项梁,成为其阵营的核心智囊,长期协助项家两代掌权者。项梁牺牲后,项羽赐予他“亚父”的尊号,给予他极高的待遇。即便项羽在项梁离世后对范增表现得极为恭敬,他们之间的地位仍是君臣有别。项羽对范增无法做到完全信任,因为他生性多疑,无论范增多么有才能,这始终是项羽的遗憾。
依照常理,项羽的才能远胜刘邦,然而最终刘邦获胜项羽落败的缘由何在?当刘邦剖析自己取胜的缘由时,他明确指出:“项羽有范增却不能信任重用,这就是他失败的根本原因。”这番话直截了当地点明了刘邦与项羽之间的差异所在。
范增最终如何离世?项羽在鸿门宴时的举动,令范增深感沮丧。在鸿门宴期间,范增屡次示意项羽动手,但项羽却因怜悯而不愿行动。当项羽始终没有动手时,范增便自行出手了。他安排项庄表演剑舞,意图针对刘邦。然而,项伯及时阻止,在张良的协助下,刘邦得以脱身。煮熟的猎物就这样溜走了,任何因它而受挫的人都必定会愤怒。范增认清形势逆转,极为愤怒,用剑砍碎了刘邦赠予的一对玉器,公开指责项庄实则是在讽刺项羽:这个年轻人不值得共谋大事,将来取代项王天下的,必定是沛公啊。那个晚上,他的人生从最高点跌入最低谷。
公元前204年开春时,楚军多次切断汉军的补给线,刘邦被困在荥阳,因而向项羽请求讲和。项羽心生怜悯,打算答应刘邦的请求。范增劝谏道:“汉军很容易对付,现在不趁此机会消灭他们,将来必定会后悔。”他直接警告项羽,若再次放过刘邦,自己将来定会懊悔。此后,项羽和范增联合攻打荥阳,这成为扭转战局的关键时刻。但是,刘邦运用了反间策略,项羽因此对范增的举动生疑,范增盛怒之下返回故里。范增说:大局已定,君王请自行处理,我请求允许回归乡里,以普通士兵身份养老。
范增的结局如何?他是在这封信寄出后不久,于归途中因背疽病逝的。不论功过如何,范增当时已年逾七十。他的人生充满波折,最终成为一位令人同情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