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上依然能体会范增的过人之处,可惜项羽未采纳其建议,释放了刘邦,从而给自己日后埋下隐患,这正显露出范增的远见,也看出了刘邦的雄心,并且他采取多种措施应对,但为何项羽身边有如此智谋之士却最终战败?原因何在?范增最终的结局如何?本文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助大家更深入地认识历史人物。
范增生于公元前277年,卒于公元前204年,籍贯安徽居鄛,即今日安徽巢湖地区,他是项羽阵营中举足轻重的智囊,其才智令人赞叹,凭借多次献上出人意料的策略,他承受了诸多辛劳却建立了卓越功勋,因此项羽对他极为敬重,赐予“亚父”的尊称。
范增与众多年少成名的英雄人物不同,属于大器晚成者,他开始辅佐项羽时已年届七十。投靠项羽之后,范增觉得项羽短期内不适合称王,担心这样会引来祸患,况且缺乏正当理由,陈胜、吴广起义的失败就是前车之鉴。因此他向项梁和项羽提出建议,主张立一位新楚王作为傀儡,以“帮助楚国复兴”为旗号,借此扩展自身力量。他另外还建议项羽和天下所有反抗秦朝的势力建立良好关系,彼此互相配合,共同牵制秦军行动。
项梁在定陶遭遇惨败并战死,秦军将领章邯趁机率军渡过黄河,联合王离的部队进攻赵国,赵军溃败退守巨鹿城,章邯随即率军将此地团团围住。赵国被迫派遣使者向各路诸侯请求支援,楚怀王决定分兵两路:一路援救赵国,任命宋义为统帅,项羽担任副将;另一路则派刘邦领兵,并承诺率先攻占关中地区的将领将被封为关中王。
抵达战场后,宋义敷衍作战,最终遭项羽处决,项羽接掌这支军队的指挥权,运用“背水一战”的策略,将秦军打得大败,楚军的声望因此高涨!接着项羽又把卷土重来的章邯再度击败,同时接纳了溃败的秦军残余。在此期间,秦军与各路诸侯军之间相互猜疑,项羽趁机在新安城将二十万秦军全部活埋。
此时刘邦已经攻占关中,他不再像从前那样行为粗野,而是听从张良和樊哙的意见,对民众非常爱护,一点也没有侵犯他们的利益,同时废除了秦朝时制定的残酷法律,让辛苦劳作的百姓得到了解脱,因此深受大家的喜爱和拥护。
凶狠的项羽和宽厚的刘邦便发生了争执,由于项羽实力强大,军队规模远超刘邦数倍,因此刘邦不得不假装谦卑,双方商定在鸿门会面,老当益壮的范增鼓动项羽在宴会上直接除掉刘邦,可是项羽迟迟下不了决心,刘邦借上厕所的机会成功脱身。公元前204年,楚汉两军发生激战,汉军遭遇大败,刘邦试图议和却未能成功,他利用项羽生性多疑且爱猜忌的特点,挑拨了项羽和范增之间的信任,范增因此愤怒辞职返回故里,在归途中毒疮发作最终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