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推出SU7之后,YU7无疑再次引发了汽车行业的广泛关注,成为了一款现象级的爆款产品。
然而,对于小米YU7而言,产能与交货问题无疑构成了其面临的最大挑战。在小米汽车应用程序中,YU7标准版车型的等待期最为漫长,最长可能需时15个月;而Max版本虽然等待时间相对较短,但最短也需要大约9.5个月。
目前,小米汽车的生产基地仅限于北京亦庄的一期工厂,尚无法满足双车型号的大量订单需求。《次世代车研所》从相关人力资源供应商那里得到信息,小米汽车的二厂近期正在进行大规模的招聘活动,旨在筹备量产工作。据该供应商透露,新员工需实行两班倒的工作制度,每日工作时间长达11小时。
在产能受限的情况下,其他竞争对手也纷纷采取了“挖墙脚”的策略,众多汽车制造商对小米YU7的预订用户实施了退还订金的政策。
最长要等15个月? 雷军下场安抚
小米YU7发布后,热度远超去年的小米SU7。
依据小米官方发布的统计信息,小米YU7在3分钟内预定量超过20万台,1小时内预定量达到28.9万台,而18小时内预订量更是突破了24万台……
获得如此众多的订单让我感到非常兴奋,这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或许,我们共同目睹了我国汽车产业的一个辉煌成就。小米公司的创始人、董事长以及CEO雷军在发布会结束后对《次世代车研所》表达了这样的观点。
不过,爆单背后有甜蜜,也有产能和交付的烦恼。
《次世代车研所》在小米汽车App上观察到,目前情况是,小米YU7标准版在锁定订单后,最快可在57至60周内完成交付;而小米YU7 Pro版本,在锁定订单后,最快能在50至53周内完成交付;至于小米YU7 Max版本,在锁定订单后,最快则需38至41周来完成交付。
总体而言,标准版产品所需等待期最长,最久可能需耗时15个月;而Max版本虽然等待期最短,但最短时间也大约在9.5个月。
如此漫长的等待期间,部分已支付定金的消费者开始询问是否可以退还定金。然而,小米汽车的客服人员回应称,在支付定金之后,用户需自行锁定订单。订单的排产将依照锁定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在7天的犹豫期内,消费者可以修改订单配置。一旦犹豫期结束,订单将自动锁定,此时定金将无法退还。
为了平息那些已经锁定订单的消费者,小米公司的雷军以及其他高层管理人员在微博平台上频繁表态。雷军强调,他们必将竭尽全力加快生产进度,力争尽快将这款爱车送到您手中。对于所有朋友们给予的支持,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小米集团公关部门负责人王化亦指出,小米汽车应用上所展示的交货日期仅为预估值,这一参考数据是基于订单锁定数量和现有生产能力进行计算的。为此,我们已对所有订单的预计交货周期进行了首次调整。不过,随着生产线不断优化和产能的提升,实际的交货时间或许会有所调整。我们将实时在小米汽车应用中更新最新的预估交货时间,敬请留意。
小米二期紧急招工:230元/天
要解决交付问题,还是要从工厂扩产入手。
据了解,小米在北京亦庄的初期工厂,原本规划年产量可达15万辆。自2024年6月份开始实行两班制工作制,其生产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据小米官方提供的数据显示,平均每76秒便有一辆汽车完成生产。
然而,该工厂面临着重大的挑战,需要解决小米SU7和小米YU7两款车型的生产量问题。去年推出的小米SU7,目前仍有大量订单尚未完成交付。
据悉,小米汽车第二阶段生产基地的建设已接近尾声,预计将在6月份完工并投入使用,届时预计将在7月份开始批量生产。《次世代车研所》从小米的合作伙伴那里得到信息,目前小米汽车第二工厂正在进行大规模的招聘工作,为即将到来的量产做准备。
该供应商发布的招聘公告透露,二期工厂正在招募包括普工、操作工以及拖车司机在内的多个职位,应聘者需在18至38岁之间,且性别限定为男性。工作安排为两班制,每日工作时间长达11小时,并且实行当日工资制,日薪为230元。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二期工厂,小米也正在为三期工厂做准备。
今年三月,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的公示信息表明,位于小米汽车二期工厂项目附近、占地约52公顷的土地已被划定为工业项目用地。到了六月,小米公司成功以6.35亿元的价格拍得亦庄新城的一宗地块,该地块的用途是“建设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整车及其零部件的制造项目”。
外界有推测这可能就是小米汽车三期工厂的选址,然而,小米官方对于这一猜测并未作出任何回应。
多家车企推出“截胡”政策
小米YU7爆单之下,车企中不乏“眼红”者。
小米YU7发布会次日,零跑汽车公司董事长朱江明表示:“原本心情愉悦,只因观察到零跑的订单情况颇为理想,然而晚间目睹了雷总的发布会,短短一小时销售量如此之高,顿时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
小鹏汽车的董事长兼CEO何小鹏向小米YU7送上了祝福,他对小米YU7在上周发布后取得的卓越成绩表示祝贺,认为YU7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关键在于其强大的产品竞争力。因此,他本人也立刻下单购买了YU7,并通过社交媒体@雷军,催促尽快完成交付。对此,雷军在线上回应道,感谢小鹏汽车的支持,他们将会加快生产进度,力争尽快完成车辆的交付。
不过,也有车企选择与小米YU7正面对抗。
蔚来公司高级副总裁兼乐道汽车公司总裁沈斐在微博上发文提到,观看完YU7的发布会后,消费者可以安心选择乐道L60。该车型拥有更宽敞的空间、更大的屏幕、更低的能耗以及更具吸引力的价格。此外,它还配备了52升的超大冰柜,并且支持换电服务,能够直达珠峰。
东风日产表现出了更为强烈的行动力。该公司三电及动力系统开发部门的负责人黄照昆在公开发文中指出:小米YU7在短短3分钟内预订量高达20万台,这一数据背后反映出的情况是,消费者需要等待一年以上才能提车,这在任何国家都未曾出现过如此忠诚的品牌拥趸。反复确认的法则显示“集体往往削弱智力”,汽车生产能力的增强依赖于数千个零部件供应线的同步扩张,这并非如生产手机那般简单,然而这种手机产业的策略却往往能轻易激起人们的情感波动。
黄照昆的言论引起了广泛的争议,面对舆论的压力,他最终不得不做出删帖的决定,并且公开发表了道歉声明。
针对小米YU7产量受限的问题,其他品牌纷纷采取降低售价、提供优惠措施等策略,力图在订单争夺战中占得先机。
小米YU7的发布会当天,鸿蒙智行旗下的智界品牌发布了一项重要举措,宣布对智界全系产品提供高达2万元的现金补贴,同时购车者还能享受到最高6万元的额外购车权益。
在小米YU7的发布会现场,雷军明确表示,他们要将这款车型与特斯拉的Model Y进行竞争。他强调,小米YU7在空间和续航方面都超越了Model Y,并且其起步价格比Model Y低出整整一万元。然而,到了7月1日,特斯拉在中国市场对其Model 3和Model Y的长续航版进行了产品更新。Model 3的长续航全轮驱动版在CLTC续航里程上达到了753公里,百公里加速时间缩短至3.8秒,售价从28.55万元起步;同时,焕新版的Model Y长续航全轮驱动版CLTC续航同样提升至750公里,起售价维持在31.35万元,这种策略显然是为了直指小米YU7的市场定位。
值得注意的是,在众多小米YU7锁单用户焦急期盼之际,部分车企竟然推出了退还定金的政策,意图吸引小米YU7的用户转而购买他们自己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