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深圳,华为在广东举办了一场关于鸿蒙电脑技术及生态的沟通会。会上,搭载鸿蒙操作系统的鸿蒙电脑首次公开露面,这一事件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发的操作系统在个人电脑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
据悉,鸿蒙电脑经过长达五年的精心布局,汇聚了超过万名工程师的力量,并与二十多家研究所携手合作,共同研发,积累了超过2700项关键专利,对操作系统进行了从内核层面的全面重构。不仅如此,鸿蒙电脑还融入了人工智能和智能交互等先进功能,为用户提供了更为智能和流畅的操作体验。目前,已有300多种生态应用与之兼容,预计到今年年底,将有超过2000个应用实现适配。
据相关资料显示,华为研发了这款覆盖全场景的智能操作系统——鸿蒙,该系统自2015年启动项目以来,仅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便完成了同行通常需要30年才能达到的成就。2019年,华为宣布向公众推出鸿蒙操作系统,并于2021年将其应用于智能手机。
近期,鸿蒙操作系统在创新的道路上持续发展。2023年9月,华为正式推出鸿蒙应用,这标志着鸿蒙操作系统将全面采用自研“内核”,在开发环节将不再依赖于其他操作系统的开源代码。
截至目前,鸿蒙操作系统的设备数量已突破十亿台,注册开发者人数已达到七百二十万,累计代码行数超过一亿一千万行。该系统在操作系统内核、文件系统层面,以及编程语言、人工智能框架以及大模型等方面,均实现了自主研发。
《 人民日报 》( 2025年05月09日 07 版)
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科普中国客户端。
返回人民网科普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