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爱县新华小学的学子们步入流动科技馆,在此流连忘返,他们尽情地感受与领略科技的神奇魅力。程全老师用镜头捕捉了这一幕。
一百多名中小学生齐聚省科技馆巨幕影院,共同感受科技的独特魅力。摄影师王铮记录下了这一幕。
5月31日清晨,新乡市民刘女士携子早早抵达河南省科技馆门前。正值端午与儿童节同日,孩子早早便提出了愿望,希望能参观省科技馆。她感叹预约之难,连续数日定时闹钟,提醒自己提前预约,最终成功抢到了假期内的入场券。
为何众多科技馆能成为热门的打卡点,而不再仅仅是博物馆和游乐场?为何孩子们对科技馆情有独钟?
科技馆不仅是城市的地标性建筑,更是展示城市科技创新成果的“交流中心”,众多人纷纷选择通过科技馆来领略城市的魅力。在2024年,我国科技馆接待的游客数量首次超过了1亿人次。在不久前的五一假期,我省的35座科技馆共接待了超过42万次的公众参观,无论是开馆数量还是服务公众的人数都创下了历史之最。
不断上升的数据背后反映了民众对科普知识的渴求日益增强。我国领导人非常重视科普事业的发展,他明确指出:“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是推动创新发展的双翼,必须将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宛如鸟的双翼、车的双轮,只有两者并进,才能广泛播撒创新的种子,增强创新的影响力。
记者深入我省各科技馆进行实地考察,共同探寻这些科技馆为何能成为备受瞩目的热门场所,并引发科普知识的普及热潮。
大朋友小朋友都觉得好玩
科技馆相较于博物馆,往往更能激发孩子们的兴趣,而科技馆的研学之旅,也已成为孩子们度过假期的多种选择之一。
跟随我们的步伐,尽情舞动吧!在河南省科技馆二楼创享空间展厅的动感舞台上,几名学子正中央翩翩起舞。舞步轻盈,舞台上的灯光变换着炫目的色彩,音乐节奏亦随之起伏。
在距离不远的探索发现展厅内,孩子们簇拥在科技辅导员郑毅周围,全神贯注地聆听他详细阐述特斯拉线圈所蕴含的科学奥秘。
朱永昶,范县板桥实验学校的教师,提及特斯拉线圈时表示,它使他洞悉了电弧与空气相互碰撞的诸多秘密。在这里,他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科学知识,而且视野也得到了极大的拓展。
科技馆在孩子眼中是既有趣又能学到知识的乐园,同时,它也是众多家长心目中理想的“遛娃”场所。许多家庭在旅行时,都会选择带孩子去参观当地的科技馆,这已经成为他们出行的一大选择。在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平台上,关于科技馆的游玩攻略随处可见,不少家长甚至特意购买了科技馆的年卡,带孩子去科技馆的次数远超游乐园。
不仅是孩童们的至爱之地,科技馆同样吸引了众多成年人的青睐,成为他们乐于造访的场所。
河南省科技馆游客数据研究表明,自2023年1月开馆试运行至今,18至39岁年龄段青年参观者数量逐年攀升,累计突破160万人次。今年3月份,河南财政金融学院会计学专业学生郭妮同学荣幸地成为了省科技馆的第500万位参观者。这位年仅19岁的大二生,已经成为了5次回访的“常客”。
踏入展示区,便能唤起心中那些在学校所学到的知识,仿佛又回到了校园时光。32岁的郑州市民刘先生感慨道,每次来到科技馆,都让他沉浸在青春的回忆之中。
在周末的科技馆里,常能见到孩子们聚精会神地跟随讲解员学习制作手工艺品。同时,周围聚集了许多三十岁左右的年轻父母,而六七十岁的祖父母则悠闲地坐在一旁。
科技馆激发了全民参与的科普狂潮,吸引了各个年龄段和社会群体。无论是牙牙学语的幼童、朝气蓬勃的青少年,还是满头白发的长者,都能在此找到并亲身体验到他们感兴趣的知识与活动。
新花样新体验实现常开常新
河南省科技馆内,一个占地1550平方米的沉浸式空间,展示了100余种沙漠生物,包括狐獴、鬃狮蜥、土拨鼠等众多活体动物,它们与游客互动,生动地再现了沙漠风貌,深入揭示了沙漠生命的奥秘。近期,这里举办的《漠名奇妙》沙漠主题展览,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观赏。许多游客不禁惊叹:“没想到科技馆中竟然隐藏着如此真实的沙漠!”
在活动现场,郑州市民李女士向记者透露,她之前曾带着孩子来过这里度过暑假,最近听闻这里开设了一个沙漠临时展览,于是她又带着孩子前来一探究竟。在这里,孩子们不仅能深入体验沙漠的意境,还能在专设的沙区尽情玩耍,脸上洋溢着无比的喜悦。
科技场馆之所以充满活力,关键在于其持续的吸引力。众多游客,如李女士,之所以会反复踏入科技馆,正是因为每一次到访都能带来全新的体验。
为了与科技发展的潮流保持同步,并确保内容始终新颖,科技馆必须持续推出新内容,通过引入新鲜元素来吸引游客持续前来参观。
郑州科技馆常西湖馆区,自开馆不到一年,已成为郑州市区的一颗耀眼“新星”。这座新馆不仅拥有更广阔的面积,还精心打造了如“轮子上的世界”等独具特色的展览厅。此外,它还引入了国内首创的青春期教育以及新质生产力主题的展厅。馆内展品丰富,总数超过600件(套),其中90%以上都支持互动体验。
踏上自行车即可启动发电,对着屏幕精准计算角度与速度,篮球便能稳稳落入篮筐;身临其境地感受明轮船在水中航行的景象……这些可感知、可触摸、可互动的体验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对未知世界探索的浓厚兴趣。
科技馆不仅引进了前沿的黑科技,其展示课程也在持续地进行更新。自正式开放以来,河南省科技馆的展厅已经举办了大约4987场教育活动,并服务于约152292人次。其中,成熟的教育活动研发项目超过200项,诸如《神奇的伯努利》和《声控小黄人》等课程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姜丽佳,作为河南省科技馆的一名科技辅导员,专注于机器人编程的教学工作。在此之前,她在北京某所学校担任了多年的科学教师。她向记者透露,开发一门新的展示课程通常需要2至3名科技辅导员组成团队,经过多轮修正和审核,直至课程达到成熟状态,这一过程往往需要长达一个多月的时间。此外,科技馆能够接触到更多数量和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我目睹了孩子们从最初的探索到对知识的热爱,从简单的模仿到独立创造的转变过程。”她感慨道。
在端午佳节期间,我省各科技馆巧妙地将端午节与“六一”国际儿童节融合,精心策划了一系列节日活动:河南省科技馆举办的“欢庆六一,共度端午”主题活动,将传统文化和科学探索完美融合,非遗糖花制作、龙舟手工DIY、帆船竞赛等项目吸引了众多家庭踊跃参与。郑州科技馆精心策划了一系列趣味活动,包括粽子团扇制作、钟韵童心体验、龙舟竞渡游戏、指尖陀螺挑战以及创意小船设计等,旨在为公众带来假期中的全新娱乐方式……
科技馆通过数字化展示、沉浸式体验以及丰富多样的活动,接连推出新颖的科技手段,从而掀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科普热潮。
重实践重探究打造社会课堂
现代制造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我们必须着力推进技术难题的攻克,积极探索自主创新的进步途径。“以科技创新为龙头,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培育新型生产力”……在今年5月,国家领导人莅临河南进行调研时,多次强调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科学兴趣的培育与激发应从小孩时期开始,这样他们才能更深入地掌握科学知识,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进而造就一批具有科学家潜力的年轻一代。
科技馆作为科技与教育之间的关键桥梁,其在普及科学知识和科学教育领域的贡献日益凸显。凭借其固有的实体参观和互动体验优势,它已成为中小学生接触科学、认识科学的理想“社会课堂”。
记者在河南省科技馆进行实地考察时发现,尽管周五馆内游客稀少,然而馆外的大巴车却绵延不绝,络绎不绝的学生们井然有序地进入馆内参观。
这种情形颠覆了人们对于科技馆在平日里冷清无人的固有认知。据省科技馆宣传联络部主任代晖透露,每周三至周五,该馆与省内众多学校携手举办馆校联动活动,前来参观学习的团队接连不断。截至目前,已有超过170所学校在省科技馆开展了研学之旅,参与不同形式的教育实践活动的师生人数累计超过7万。
河南省科技馆副馆长侯家选指出,该馆通过展品进行科学教育,将书本知识转化为直观可触的现实体验,从而更便于青少年理解和吸收。他认为,在“双减”政策背景下,科技馆应积极增加科学教育的投入,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职能。
近年来,我省积极实施“将科技馆延伸至馆外”的策略,以此作为推动科普资源深入基层的关键措施。流动科技馆穿梭于乡野之间,科普大篷车跋涉于山川之间,成为众多人士探索科学、热爱科学的平台。据悉,自2013年“流动科技馆”项目启动至今,河南省科技馆已足迹遍布全省376个地点,总计为2175万人次观众提供了服务。
科技馆的火爆程度,远非仅仅吸引大量人流那么简单。在城市的文化版图和教育体系中,科技馆犹如一座璀璨的灯塔,散发出独特的魅力和深远的影响力。它不仅见证了奇迹,感知了历史,还给予了人们滋养。究其根本,“科技馆热”所体现的是对科学知识的渴求,对创新精神的追求。
未来,在科技与文化、教育的多向奔赴中,科技馆仍将大有可为。
他山之石
全国科技馆的不同“打开”方式
广东科学中心
广东科学中心新近开放了两大主题馆——逐梦星辰馆和探秘海洋馆,这两个馆的展览总面积达到了4200平方米。借助108件精心设计的展品,公众得以身临其境地踏上一场星辰与海洋的探索之旅。逐梦星辰馆以“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为核心主题,而其中的“星际漫游”展项则提供了360度全方位的沉浸式体验,让人仿佛置身于壮阔的星空之中。探秘海洋馆则以“探海之旅”为主题,引领观众深入神秘的海底世界。该展览项目精心构建了一个全方位数字化的海洋世界,实现了全场景的生动复现,并融入了全方位的感官互动,打造出一个令人身临其境的海洋神秘空间,让参观者得以近距离感受丰富多样的海洋生态景象。
辽宁省科技馆
辽宁省科技馆着力构建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科技展示空间,以“特效影院集群”为支柱,引入IMAXGT激光影厅技术,并开创了“科普公益与院线同步放映”的崭新模式。该馆拥有一块面积达638平方米的全国最大激光银幕,这不仅满足了东北地区对顶级视听享受的需求,更成为了“科普与文化”相结合的典范。
长安云科技馆
长安云科技馆的总体建筑面积大约为16.12万平方米,馆内以科技馆和规划馆作为主要布局,同时融合了自然馆、气象馆、陶瓷艺术馆、综合配套服务区以及西安城市艺术中心,共同构成了“五馆一区一中心”的完整布局。在这里,游客可以身临其境地体验知识与趣味相互交织的独特魅力。
深圳科技馆
深圳科技馆,其外观与太空飞船相仿,近期正式对外开放,已成为深圳的新地标。馆内,游客可借助全息影像,领略宇宙大爆炸的震撼景象;亦能乘坐模拟中国空间站的设施,体验太空之旅;跟随“嫦娥六号”的步伐,踏上月球探险之旅;还能观测“祝融号”火星探测器的实时动态,近距离感受我国深空探测的丰硕成果。此处,人们同样能够借助显微镜用肉眼观察到平日里难以察觉的细胞构造;在庞大的DNA知识库中畅游,一探究竟,它究竟蕴藏了多少丰富的信息。(记者:李茜茜、师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