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的发展势头迅猛,其SU7车型单月销量已突破两万辆,已然成为市场上备受瞩目的新能源品牌。展望2025年,小米汽车计划再添一款新车型——小米YU7。这款纯电动SUV的定价预计在30至40万元区间。众所周知,国内消费者对SUV车型情有独钟。我个人认为,小米YU7的销量有望超越小米SU7。你以为故事就此结束?然而,小米汽车系列中还有一款新成员,其内部代号被称作“昆仑”。与SU7和YU7不同,这款车型并非纯电动,而是采用了增程式动力系统。它的定价将低于SU7和YU7,肩负着“以低价扩大销量”的重任。据悉,这款车型预计将在2026年正式与消费者见面。
小米SU7
小米汽车的成长路径颇具参考价值,其核心理念在于“以小博大”。截至目前,小米汽车投入的资金约为130亿元。虽然130亿元数目可观,但在汽车制造领域,这实际上并不算多。我曾听闻一位业界前辈提到,若要涉足汽车制造行业,“门槛”便是100亿元,没有达到这个数额,造车几乎无从谈起。众多车企因资金链断裂而纷纷倒闭,威马、高合等品牌便是前车之鉴,而极越等品牌也未能幸免。这些企业最终都因为资金链断裂而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唯有实现盈利,车企才能实现自我“造血”。若无法盈利,则不得不寻求融资。一旦融资无望,车企便只能走向“倒下”的结局。
小米YU7
我们继续探讨小米YU7这款车,尽管它的预计售价在30至40万元之间,但熟悉小米汽车的朋友们应该清楚,这个品牌有着对标特斯拉的偏好。在小米SU7上市时,它就是以特斯拉Model 3为竞争对手的。遵循这一模式,小米YU7也将与特斯拉的Model Y展开竞争。小米SU7的定价区间为21.59至29.99万元,而特斯拉Model 3的售价则在23.19至33.59万元之间。显而易见,小米SU7的性价比更高。根据市场趋势预测,小米YU7的定价预计也将低于Model Y。值得注意的是,Model Y的售价区间为24.99至35.49万元。根据现有信息,我们大致能够推测小米YU7的价位,我个人估计大概是在二十三到三十三万元这个区间内,不知您的看法如何?
关于小米的第三款车型,其定价初步设定在约15万元,然而小米计划引入一种全新的经营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将与安全、动力和续航相关的部分组件将被去除。换言之,这可以被视为一辆基础款车型。若消费者希望获得更多功能和配置,则需要自行选择并安装,进而通过这些选装项来增加车辆的价格以及提升车企的盈利能力。若您对车辆配置与功能的需求并不高,“素车”便能满足需求,如此一来,可以有效降低购车的初始成本,进而实现提高该车型销售量的目标。
小米汽车的前两款产品,无论是SU7还是YU7,均选择了纯电动作为动力来源。然而,第三款车型的增程式动力系统,代表了小米汽车在技术上的一个新突破。增程式汽车虽然在本质上仍属于纯电动汽车,但通过配备“充电宝”(即增程器),有效缓解了驾驶者的续航担忧。不过,这种车型并未配备纯电动汽车那样的大容量电池,因此其纯电行驶里程相对较短。
目前纯电动汽车在加油的便捷性方面尚无法达到同等水平,这一现状催生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增程式电动汽车的出现。这两种车型仅作为过渡产品存在,一旦动力电池技术实现重大突破,例如实现5分钟快速充电,充电体验将接近燃油车加油,届时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增程式电动汽车或许将逐渐淡出市场。
(注:部分配图来自拉面师傅,权利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