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是 2014 年,倘若购买的新车里没有配备导航系统,恐怕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了。不过,是否拥有导航并非关键,其使用体验才是真正的问题。为了探究车载导航的实用程度,我们挑选了数款 2014 年上市的新车,来检验它们的导航功能究竟是否称职。
(注:文中小图均可以点击放大)
这个系列的第一篇,我们来聊聊路虎揽胜运动版:
2014款路虎揽胜运动版配备的导航系统由高德提供,是原厂预装式的导航产品,用于车辆的前装配置。
操作方式
该车配备导航设备,其控制界面为一块 8 英寸的液晶显示屏,通过触摸进行交互,而驾驶舱中央控制面板以及方向盘上均未布置任何物理按键。触摸屏反应灵敏,操作手法简单易懂,但习惯移动设备的使用者发现,揽胜运动版在某些环节未能完全继承智能手机、iPad等产品的流畅交互和用惯模式。由于车载系统硬件存在局限,实际操作时会遇到一些麻烦,后续评测将详细说明这些问题。
界面
界面布局和路径指引的视觉呈现运用绿色、白色、灰色、蓝色、黄色作为核心色彩,整体呈现明朗整洁的视觉效果,交互设计十分人性化,风格偏向极简主义。地图展示方式会依据光线条件自动转换,日间版图界面以白色、绿色、浅粉色、棕色、蓝色为主,夜间版图则调整为深灰色、黄色、绿色、蓝色为主,这样更方便使用者观察。
最主要的缺点在于中央控制系统与指示盘不能整合,指示盘的显示界面不能呈现路线指引数据。


设置目的地
确定行驶终点对这款车的路径规划而言十分直接,进入电子地图的主界面后,容易识别出这项操作,对于使用者而言掌握起来非常容易。这项功能比市面上多数车机导航更便捷,当前市面上存在多种人机交互系统,比如沃尔沃 Sensus、宝马 iDrive 等,这些系统在其他方面表现优异,但在设定目的地这一基础操作上却显得繁琐,无法直接通过地点名称来选定目标。
这款路虎揽胜运动版更贴合国人寻找地点的方式,倾向于直接输入目的地或兴趣点名称,而非欧美常见的通过街道、门牌号进行查询的设计思路,并且地图中的兴趣点数据相当完备,在我们的实际检验中,从未遇到无法检索到具体位置的情况。



输入方式
输入目的地时采用拼音方式,系统会在完成上字输入后立即执行关键词的智能匹配,匹配精准度表现优异,由此有效提升了查找速度。同时,终止导航的操作极为便捷,支持单次点击完成取消。
在采用整体键盘输入时,触屏的不足之处变得明显:它大幅缩小了每个英文字母的感应区域,仅相当于指尖的尺寸,这种情况下人们会下意识地用指尖轻触代替指肚按压,对于指甲较长的女性用户而言,使用起来颇为吃力,进而造成识别效果有所下降,经常需要重打字符,在我的实验中,重打(或写错)的频率达到了30%。

导航表现
路线方案大体得当,不过这辆试驾车缺乏网络连接,因而当前不能呈现即时交通状况,也无法依据拥堵程度挑选路径。行程时间估算大体精确,倘若非遇到特殊情况,比如道路养护或交通事故,预测时间与实际行驶时间相差不大。

在路口处、要转弯时、或需要换道的关键时刻,能适时发出语音指引,声音要清楚、简洁,不能像某些导航那样过于频繁令人烦躁,否则反而容易让使用者忽略重要的转向信息。在关键指引位置,该设备能自动转为 50/50 的双屏模式,一边用较大比例尺展示详尽地图,另一边可分别以二维或三维形态呈现右侧路口的导航指引,在高速公路的出入口采用三维画面,而在常规道路或封闭区域内则切换为二维形式,这种方式有效防止了过多的三维画面导致导航信息变得晦涩难懂。分屏布局解决了地图动态调整尺寸的难题,同时提供了转弯点剩余秒数和距离的双重警示。即便错过了路口,系统重新规划路线所需的时间也相当短。


不足
GPS 系统使车辆能够精准确定位置,车机导航搜索卫星效率很高,同时具备速度限制提醒和前方监控摄像头警示功能。然而当行驶于立交桥时,系统对车辆所处桥上桥下的判断存在偏差,导致导航时常错误显示辅路或桥下路段的限速信息,给驾驶者造成困扰。此外,监控摄像头的提示也时常出现不准确或信息不全的情况。限速提醒和监控设备警示都仅在界面的左上角部分呈现,且没有声音宣告。当前交通法规执行严密,惩处措施严厉,路途中的警示标识也不够醒目,因此在这种情形下,倘若车辆已经超速且前方有监控设备,要是导航能够提供相应的声音提示,那就显得相当关键。
总结
这款车的导航功能表现一般,虽然没有特殊的功能和亮点,不过一些基础的功能完成得相当不错,同时对于使用者而言,掌握起来非常容易。
这个导航系统没有提供即时交通状况信息,所以无法避开交通拥堵,这个功能不如手机应用程序。
过去有种观点认为,车辆售价与导航系统表现呈负相关,即价格较高的汽车,其内置导航功能或许不够理想。此次评估的众多车型里,路虎揽胜运动版价格最为昂贵,超过百万元。就导航功能本身而言,它和手机上的导航应用程序相比,存在一定不足,但若与其它车辆的导航系统对比,至少还算可以。
从整体布局、视觉呈现等方面考量,它的路径规划确实具备专业水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