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北京证监局对违法交易行为实施集中惩处,涉及20名当事人予以告诫,另有1名当事人接受约谈,这一举措具有显著震慑效果。另据统计,到9月18日为止,今年内已有超过一百名从事证券行业的人员受到处罚。
今年初以来,监管机构反复强调证券从业者不能逾越违法交易这条界限,坚决查处从业人员的违规交易活动。行业内部人士指出,监管机构对违法交易行为采取强硬措施,对管理松懈的机构进行严格追责,有助于迅速建立从业者管理的高标准环境,不断优化行业整体环境。
追溯久、处罚严
上海证券报的记者进行了整理,得知今年至今,监管部门已经下达了将近五十份针对从业人员违法交易股票的处罚决定。除了处罚决定的发布频率明显提高之外,还表现出一些其他的现象。
近期,多项处罚案例集中爆发,例如今年早些时候,中国证监会针对招商证券部分员工涉嫌交易股票等违规行为展开调查,综合运用刑事问责、行政处分、监管措施及内部追责等多种手段实施全面惩治。证监会处罚了63个人,总共罚没8173万元;禁止1个人终身不能在证券市场工作;把1个人涉嫌内幕交易的情况交给了司法部门;对46个人实施了监管措施,其中准备认定3个人是不适合的人选,和5个人谈话,还有38个人收到了警告信。
北京证监局9月14日下发的最新一张处罚决定书中,涉及20位证券从业者因交易股票而收到告诫书。当天,该局还针对庄某某实施了监管谈话的行政手段,这位证券从业者此前也涉足股票交易。
其次,历史记录非常悠久。一旦受到监管部门的调查,不论违规行为发生多久,都会被查出来。关闭账户、注销号码、更换设备等办法无法消除客观存在的事实,不仅如此,离职的员工也躲不过。
天津证监局公布的处罚决定书指出,平安证券天津分支机构的证券工作人员边某元,因进行违规交易被处以十万元罚款。该员工于二零一九年二月一日加入平安证券天津分公司,担任理财顾问一职,并在二零二一年十一月十日离开公司。根据这些信息,边某元在二零一九年二月一日到二零二一年十一月十日期间,在平安证券天津分公司任职,是一名证券领域的专业工作者。
第三项规定执行标准严格,即便没有收到利益分配或酬劳,即便争议调解已经成功,即便说明存在经济窘境,都不会干预违规行为的确认,也不会取消处分决定。
确实,因违法交易造成重大资金损失的实例屡见不鲜。就拿今年六月来说吧,重庆证券监管部门公布的一份惩罚性裁决文书表明,西南证券在重庆潼南设立的那家证券服务点的一名工作人员叫何某,他私下进行股票交易,最终导致本金损失高达106.98万元,结果还被他处以10万元的经济处罚。
业内专家指出,监管机构实施重罚彰显了其维护市场规则、保障投资人的决心。借助显著的惩处力度,监管者能有效遏制潜在的违规者,这种“杀一儆百”的手段有助于营造更佳的行业氛围和职业操守。
“踩红线”为何屡禁不止
监管机构反复强调工作人员不可触碰违法交易的底线,然而依然有人冒险尝试,其根本原因究竟是什么?
业内观点指出,根本原因在于证券从业者面对利益引诱时心存侥幸,依法守规的观念较为薄弱。由于证券人员与股市联系更为紧密,再加上通过亲属账号、借用客户账号等操作炒股具有很高的隐蔽性,一些员工自身遵纪守法的观念不够强,在巨额利益的吸引下,最终走向了违规违法的深渊,这是华东某证券公司营业部负责人的看法。
违规买卖股票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也反映出证券公司内部管控和外部监督体系需要更加完善。根据处罚记录,基层网点通常是此类违规行为的集中地,涉及的投资顾问助理、资深投资顾问以及网点负责人等人员居多。
有证券公司业务部门的工作人员谈到,证券公司业务部门有网点分布广、工作人员多、业务能力水平不一等问题,因此管理上挑战较多。这也与证券公司业务开展逐步向线上转移的走向以及公司内部管理日益集中的方向密切相关。比如,当分支机构的员工人数和职位安排出现显著变化时,相关人员和岗位在变化过程中可能会跟不上节奏,导致与监管规定的要求产生偏差。
上海新古律师事务所王怀涛律师指出,除了个人对规范运作重视不够、公司内部管控存在漏洞之外,还可能源于信息交流不充分、管理监督存在挑战,使得一些人觉得“违规行为未必会被察觉”“即便被查处了依然有利可图”。规范非法证券交易活动,必须借助先进技术手段,增强监管覆盖面和精确度,并且要实施严厉的惩戒机制,显著增加相关企业从业人员违规的代价。
强化监管与提升内控并重
证券领域里,工作人员私下交易股票的情况十分普遍,相关管理部门一直对此采取严厉措施。近些年,证监会重点惩治从事证券工作的人员非法买卖证券的行为。从2019年到2023年,一共处理了67个涉及工作人员违法炒股的案件,处罚了139个人,目的是建立一种让违规行为无法发生、不易发生、不愿发生的有效体系。
另外,就健全制度体系而言,今年8月初期,证券公司2024年的等级评定信息公布,评估标准中进一步规定了对董事监事高管及核心业务职员违法交易证券、违规为客户管理资产等行为进行扣分,传递了坚持合规管理与风险控制的明确信号。
采访对象指出,在增强外部监督作用的同时,证券公司必须改进内部管理机制。需要严格约束员工行为规范,同时完善内部审查、自我检查和责任追究体系,促使证券行业朝着更正规、更专业的方向前进。
上海兰迪律师事务所马佳律师表示:规范制度层面,需迅速构建严谨的信息层级划分机制和信息隔离措施,界定员工可接触的信息界限,防止信息获取超出权限或越级;技术层面,运用当代信息技术进行监控,并结合交易数据对客户进行用户画像,也能有效察觉员工私下交易等违规操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