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到的停车缴费短信可能是假的,最近上海停车缴费出了个麻烦事,许多市民发现,通知短信并非官方发出,而且第三方平台收取的费用,比官方标准高出很多。
根据上观新闻披露的情况,有车主反映在马路边临时停靠车辆后,收到一条来自“聚合停车助手”的应用信息,原本14元的停车费用被提高到了19元。此外,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平台在未获得车主同意和政府部门批准的情况下,利用技术手段就能获取到“上海停车”应用中的相关数据。“上海停车”平台的相关人员表示,为方便车主快速缴纳停车费用,“上海停车”系统输入车辆号码即可查询未缴费用详情,这类第三方平台或许就是利用了这一便利。
若可随意获取车辆识别码、停放位置及持续时段,那么车主的移动通信号码,以及与此号码相连接的各种更为私密的数据,是否也容易遭受非法获取和不当使用?此类行为已非单纯违规收费问题,而是对个人隐私保护的有力冲击!
或许有人认为多花一点钱,不值得计较,但这并非单纯的涨价!道路停车费用是政府部门的收入,必须全部上缴财政,其他机构有什么理由私自增加费用?政府部门早就宣布“上海停车”相关平台是唯一合法的收款方式,没有批准任何其他机构代为收取。这些平台依然我行我素,根本原因在于管理上存在双重缺陷。信息获取的方法行踪隐秘,不易察觉;同时,对于“加价收钱”的行为,惩处的力度也不强,违法的代价非常小。
这种现象并非上海地区所特有,北京、长沙等其他城市的居民也曾遇到过“仿冒缴费”的手段,多个地方的交通管理部门已经明确表示,他们与相关平台及其背后的企业之间不存在数据连接和业务许可。“上海停车”应用在今年三月就已经发布通知告知用户,表明此类情况的发生并不罕见。现阶段,“聚合停车助手”小程序因为违规行为已经被终止服务,不过它的网站和应用程序依然可以正常访问。
管理单位需迅速制定清晰的平台操作准则,从根本上消除隐患。强化官方平台的数据安全措施,防止外部程序获取信息;划定针对这类“依附平台”的惩戒界限,对涨价行为实施严厉处罚。公众成员也应提高警惕,接到缴费通知时先不要立即支付,通过官方应用进行验证,避免被“仿冒平台”欺骗,一旦察觉异常立即举报。
你是否经历过这种假冒缴费的骗局?对于这种利用漏洞的手段,你有什么看法?可以在下方讨论,帮助大家增强防范意识!


		
		
		
		
